首页 > 重庆 > 正文
德润巴渝·新时代重庆人丨把“办公室”装进背篓 揭秘黔江区三代“背篓检察官”的故事
05-14 06:15:54 来源:都市传媒

downLoad-20180514061747_副本.jpg

△潘珂(左)和同事用背篓背着检徽和办公用品,跋山涉水,把法律服务送进交通不便的地区。 上游新闻记者 甘侠义 摄

近日,一张照片在朋友圈热传:在黄灿灿的油菜田里,两位检察官背着背篓,抱着检徽,走在田间地头,扛在肩头的“流动检察室”标牌格外显眼。

经了解,这是黔江区检察院检察室主任潘珂和郑宜龙。他们的背篓里装着打印机、笔记本电脑、办案资料、庄严的检徽和一个标牌……给乡亲们送去法治服务。

而当地老百姓也亲切地称他们为“背篓检察官”。不知不觉,“背篓检察官”迎来第三代,在这四年时间里,乡亲们也在三代“背篓检察官”的更替中,渐渐学会用法律解决问题。

downLoad-20180514061705_副本.jpg

△潘珂(右)和同事背着背篓走乡串户。

他们用背篓,和当地人打成一片

5月10日一大早,黔江区检察院检察室主任潘珂和同事从驻濯水检察室出发,来到冯家镇。当天正是赶场天,他们来此设置普法宣传点,同时受理法律咨询。“这是检民联系卡,如果有举报、控告和申诉的事,可以打上面的电话给我们说。”潘珂一边给乡亲们释法,一边记录他们的举报。

主动背起背篓

获乡亲认可

说起背着背篓办案,潘珂笑着说:“这是一位已经退休的老检察官开始使用的。”

老检察官名叫徐维新,曾是黔江区检察院控申科科长。2014年,驻濯水检察室成立后,老徐成为了检察室主任,2015年潘珂也成为其中一员。

检察室的工作除了日常接访,还需要开展法治宣传,化解社会矛盾。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有时候乡亲的诉求不方便来检察室说,这就需要检察官亲自上门。他们将一辆11座的警车改造成集办公、宣传、调解等功能的“流动检察室”。在乡镇赶场、重大活动时,这既是办公车,又是宣传车、调解车。可以现场为人民群众释法说理,化解纠纷,受理申诉控告。

潘珂今年37岁,是吉林市人。刚开始因为不懂当地方言,潘珂闹了不少笑话。一次有居民反映“遭打了一榔头”,潘珂认真地询问“你把榔头给我看一下啊”。对方却蒙了。“榔头”在方言里有“拳头”的意思,居民就是被别人打了一拳,哪有真正的榔头。

与潘珂的情况相反,老徐是濯水本地人,熟悉当地风俗,他进村到户,“老辈子”“老革命”“老班长”……这样的称呼很快与乡亲拉近了距离。有些乡村路“流动检察室”的车辆进不去,老徐找来一个背篓,装上办案所需,背着“办公室”步行前往。这个背篓,和当地人背小孩、背物品的一模一样,不仅方便,还让大家觉得老徐就是“自己人”。

刚开始,潘珂觉得一个大男人背背篓走在路上,有些不好意思。可“前辈”老徐的工作方式,潘珂看在眼里,默默记在心上。他主动学起当地方言,还主动背起背篓。渐渐地,潘珂去村镇走访,当地居民都主动拉起他的手,邀请去家里闲话家常。

downLoad-20180514061735_副本.jpg

△潘珂(右)在居民家中提供法律服务。

村民有疑问

请检察官核实

“检民联系卡”是潘珂专门制作的名片,上面有他的电话,还有“黔江检察”的微信二维码,背后还印着检察室职能职责。在进村走访、普法宣传时,潘珂都会将卡片分发给村民,方便联系,目前已经发出5000多张。

在日常工作中,潘珂发现,诈骗是影响农村稳定的高发因素之一。

意识到这个问题,2016年7月,黔江区检察院检察室开设了“防诈骗绿色通道”,老百姓遇到相关问题,可以请检察官帮忙核实。

去年9月,一位中年妇女通过检民联系卡上的电话找到潘珂。她儿子在四川泸州上大学,学校打电话来说,儿子出车祸急需2000元医疗费,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她给儿子和老师打电话,都没人接。

潘珂通过当地司法机关,辗转和学校教务处联系上,经教导主任核实,孩子正在上课,老师也因为在上课,没有接电话。大家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潘珂介绍,防诈骗绿色通道开通以来,共接到200多人次的居民来求助核实。其中,只有10余起是实情。“不光帮忙核实。如果是真的,还会给他们建议,该如何处理。”

downLoad-20180514061720_副本.jpg

△农村院坝里,调解开始前,潘珂将检徽庄严地挂在门楣上方。

线索等不来

只有出去摸排

2016年10月,老徐退休。可背篓,他没有带走,检察室还增加了新背篓。

黔江区检察院有分别派驻濯水和石会两个检察室,现有6名干警,除了潘珂和一名即将退休的干警,其余都是“90后”,最小的24岁。

检察室辖区有30个乡镇,219个行政村,人口约55万。2017年,潘珂和同事去村里走访,他们沿着国道线走村镇,或者带事进村,“流动检察室”每天要行驶百余公里,检察官步行走访,梳理出乡村通讯录以及每个镇赶场的时间,解决了不少乡亲们遇到的法律问题。

去年7月,试点两年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全面实施。检察机关也从“幕后”走到“台前”。

“线索等不来,只有出去摸排。”潘珂在日常宣传和走访中,也向当地乡亲讲解这方面的政策,“有线索可以跟我们说。”

公益诉讼实施以来,黔江区检察院检察室与辖区各国土所、林业站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案件协查制度,确定了12名生态信息联络员。除了自己摸排,还通过媒体向社会征集线索,截至目前,已移送公益诉讼线索11条。

案例

借出的钱收不到

检察官帮助讨回

5月10日上午,赶场结束后,潘珂和“90后”谭森明来到濯水镇,对之前帮助过的李福生进行回访。在街道口,李福生老远就迎上前,将两位检察官迎回家里坐。

“老李,余款执行得咋样了啊?”“已经拿到15万了,说是明年肯定能还完。”说起这段经历,李福生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

2012年,李福生将房屋拆迁所得的40万元借给同村村民陈某。双方签订借条,陈某支付了一次利息后便下落不明。李福生向多个部门反映,没有结果。

当时李福生妻子病重,儿子面临成家。听说陈某在渝中区做生意,李福生两三次到渝中区学田湾找陈某,但一无所获。直到去年,在“流动检察室”的一次普法宣传时,李福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潘珂。

潘珂和同事发现陈某签借条时写的是绰号,并不是本名。通过进一步走访调查,潘珂找到陈某的具体信息,帮李福生写了起诉书,联系上他在重庆打工的女儿,告诉她如何减免诉讼费用、如何起诉答辩。遇到不清楚的情况,检察官还用“视频”连线指导。

法院判决后,李福生不知道要申请强制执行,以为判决下来后,钱就已经到手,还是在潘珂和同事回访时提醒了他。

随后,检察官帮他写了强制执行申请书,邮寄至渝中区法院。截至今年4月,李福生已得到执行款15万余元,剩余款项也将在明年9月前执行完。“要不是检察官,我这个钱都不知道还能不能要得回来。”

帮老大爷要回钱

他找到了成就感

“90后”郑宜龙今年26岁,酉阳人,2014年从四川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毕业。这位“理工男”南下广州做移动互联网行业,收入还不错。去年8月,他辞职考到黔江区检察院,被分配到濯水检察室。

“满腔热血,想像电视剧中的检察官一样,做一番大事。来检察室后,落差有点大。”郑宜龙说,在检察室值班,遇到的多数是乡亲们的生活琐事。这位农村长大的小伙子对背篓并不陌生,但当背篓成为办公用品时,他还是有些诧异。

现实的检察工作,与想像的大有不同,这让他有些摇摆不定,产生了辞职的想法。这个想法,持续了四五个月时间。直到今年1月的一件事,郑宜龙对这份工作才有了新的认识。

当天是一个走访日,郑宜龙在潘珂的带领下,带着“流动检察室”来到石会镇。80多岁的何大爷找到两位检察官,“你们要给我做主啊。”

原来,何大爷和老伴无儿无女,家里一小块地被人看上,想要占用做“阴宅”。双方协商好,对方给何大爷2000元钱作为帮忙打理坟地的辛苦费。可对方迁坟之后,何大爷都没有收到应得的费用。对方却“人间蒸发”,何大爷非常懊恼,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只有一个电话号码。

郑宜龙和潘珂通过多方走访,终于找到对方,解决了此事。

当何大爷拉着郑宜龙的手,不停说着感谢时,郑宜龙心里有了触动。“那是一种使命感,就像我当初报考检察院时的心态。”在这之后,郑宜龙工作更有干劲了,交了入党申请书,还主动申请办案。

记者手记

“背篓”精神还将延续

为发挥好派驻检察室积极延伸法律监督触角、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积极作用,市检察院不断深化派驻检察室建设,截至今年1月,全市基层检察院派驻检察室已达62个,共配备工作人员311人。派驻检察室正是全市检察机关在打造“双基”工程中所推出的一项亮点工作。而黔江区驻濯水检察室分别于2016、2017年获得重庆市优秀派驻检察室。

据了解,2017年,背篓进村到户72次,全部覆盖了黔江区219个行政村,受理信访接待54件,化解乡村邻里矛盾纠纷38起,召开院坝会77次,收集各类线索50余条。

2018年1月—5月,背篓进村到户54次,覆盖黔江区92个行政村,受理信访接待22件,化解乡村邻里矛盾纠纷17起,召开院坝会27次,收集各类线索40余条。开展莎姐进校园活动42场(大学4场,乡镇中学17场,乡镇中心小学11场,村小10场),进社区8场。

对于潘珂来说,原本有机会离开检察室,到其他岗位工作。但他认为,在检察室工作,能真真切切地为老百姓办一些实事,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走一两个小时山路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辈子的大事。”而他,将坚守在此,带领着一群“90后”小兄弟,继续为乡亲们做法治服务。

老徐留下的背篓逐渐陈旧,有了破损,机灵的“后辈”们用竹篾修补后仍在使用,他们说,要背着“流动检察室”继续前行。 

都市传媒记者 钱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