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建堂对于很多“老重庆人”来说并不陌生,从中山一路“进城”,矗立在七星岗观音岩汽车站附近的一栋中西式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就是抗建堂。这里是曾经的“红旗剧场”,80年代舞迷们向往的抗建堂舞厅。但是,抗建堂最为著名的还是被众多抗战戏剧的亲历者誉为“中国话剧的圣殿”。
日前,经一年有余的修缮,这栋始建于1940年的剧场重新开放,不久,这座剧场里打造的重庆抗战戏剧博物馆也将迎客,让你认识以重庆为“演出”背景的“戏剧的抗战”,为何被中国话剧史界称作“中国话剧的黄金岁月”。
开放首演《其香居茶馆》
现在的抗建堂外景
从观音岩公交站下车,爬上一段缓坡,便能看见一座青瓦铺面,高大古朴的中西式建筑,几个金灿灿的大字介绍了建筑身份“抗建堂”。
对于抗建堂的历史,周边小区的小年轻并不清楚,只知道社区就叫抗建堂社区,其实“抗建堂”一名来自当时全民口号“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之义,剧场的题名者就是曾为重庆大学校名题名的林森。
内庭
叩开剧场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中国话剧的圣殿”几个大字,周围写着虎符、风雪夜归人、北京人、雷雨等名噪一时的话剧。重庆市话剧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武汉沦陷后,重庆成为抗战戏剧运动新的中心和“大本营”,山城一下子聚集了几十上百个剧团。“但在当时,重庆一直没有专门的话剧演出场地,稍微像样点的只有国泰大戏院。”
1941年7月,周恩来与任文工会主任的郭沫若、副主任阳翰笙合影。
1940年4月,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郭沫若、主任秘书阳瀚笙向周恩来同志建议修建一座专门用于话剧演出的剧场,解决当时重庆剧场资源奇缺的困难。经商议决定,将位于中山一路马路边的原中国电影制片厂第二摄影棚改建为一座剧场,
由著名导演史东山的夫人华旦妮具体负责改建工程。经过数月施工,抗建堂于1941年4月5日正式竣工启用。
建筑内部
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座抗战时期的剧场属于中西式砖木结构楼房,修复时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对建筑外观进行了加固和修缮,同时对内部进行改建,其中包括内部防水、电梯改造、音响及舞台等多个方面。
开放首日,抗建堂近400座的剧场里上演了《其香居茶馆》,受到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博物馆得到刘厚生、秦怡的指点
抗建堂1941年4月5日揭幕当天,中国万岁剧团公演马彦祥新作四幕剧《国贼汪精卫》,舒绣文、张瑞芳等参加了演出。(资料图片)
“抗建堂1941年4月5日揭幕当天,中国万岁剧团公演马彦祥新作四幕剧《国贼汪精卫》,舒绣文、张瑞芳等参加了演出。”上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观众竞相前往观演,购票长队从金刚塔坡上一直延伸到坡下的中山一路街边。
《屈原》的“雷电颂”一场,金山饰屈原。
从1941年4月至1945年,抗建堂共上演了33出大型话剧,除《国贼汪精卫》外,还有郭沫若编剧,石凌鹤导演的《棠棣之花》、王瑞麟导演的《虎符》;阳翰笙编剧,应云卫导演的《天国春秋》;陈白尘编剧,应云卫导演的《大地回春》;曹禺编剧,张骏祥导演的《北京人》、金山导演的《雷雨》、史东山导演的《蜕变》、苏怡导演的《日出》;吴祖光编剧,贺孟斧导演的《风雪夜归人》、张骏祥导演的《牛郎织女》;张天翼原著,石凌鹤、张莺、吴晓邦改编,石凌鹤导演的《猴儿大王》(儿童剧)等。
1941年10月26日,曹禺创作的《北京人》在抗建堂首演。
抗建堂只是抗战戏剧的代表。据统计,1938年至1946年,在渝各专业及业余剧团共演出大小话剧剧目达253部,郭沫若、曹禺、夏衍、阳瀚笙、老舍、陈白尘、吴祖光、宋之的等剧作家相继创作出一大批传世力作,涌现出应云卫、贺孟斧、焦菊隐和金山、张瑞芳、白杨、舒绣文、秦怡等杰出的导演和表演艺术家,国泰戏院、抗建堂成为观众景仰的艺术圣堂,还有著名的“雾季公演”。
1941年中青社在抗建堂首演《北京人》,图为江泰(耿震饰)与曾皓(沈扬饰)的一场戏。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抗建堂底楼正在打造重庆抗战戏剧博物馆。上述负责人透露,博物馆的展陈主要分为4个区域,展陈内容以“中国话剧的黄金岁月——重庆抗战戏剧历史陈列”为主题分为8个单元。比如“抗战戏剧团体”、“抗战戏剧名人”、“抗战戏剧名剧”。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丰富博物馆内容,有关负责人还去了“国立剧专”曾经的旧址江安,拜访了曾经抗战戏剧的亲历者刘厚生、秦怡等前辈,得到他们的指点。
重庆本土第一个业余演剧团体
去博物馆方向
“博物馆不仅有当年的人物照、剧照等图文,还有应云卫、曹禺、陈白尘、项堃、张逸生等多位抗战剧人后代捐献实物、手稿、书籍等。”上述负责人介绍,博物馆征集到抗战时期演出剧装、道具、舞台灯具、声效器械等实物十余件;还有由李畅、薛殿杰、胡妙胜、高广健等多位当代中国舞美大师分别领衔创意制作的《风雪夜归人》、《清宫外史》等抗战戏剧经典剧目舞台模型,以及数百种有关抗战戏剧的研究文献等。
剧场舞台
“当时云集重庆的抗战戏剧团体包括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抗敌演剧队及抗敌宣传队、怒吼剧社、上海影人剧团、孩子剧团等。”重庆市话剧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中怒吼剧社是当时重庆第一个业余话剧团体,1937年9月成立于重庆。
怒吼剧社发起人余克稷、陈叔亮(陈朗)、章功叙、梁少候、赵铭彝等。负责人余克稷、陈叔亮。剧社的成员主要来自重庆电力公司、成渝铁路局的业余戏剧爱好者及平、津地区流亡入川的剧人。
上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重庆的抗战剧人没有不知道余克稷的,他当时是重庆电力公司的总工程师,以余克稷的身份和收入,足以在重庆过上优裕的生活。但他的大部分薪水都毫不吝惜地用在戏剧事业和接济剧人生活困难上。
除了电力公司的公干和“怒吼剧社”的日常打理,余克稷还包揽下一项非常特别的“公益”——重庆各大话剧演出剧场的电力保供。抗战期间电力紧张,凭借电力公司的任职便利和良好的人脉基础,他为重庆主城的各大剧场都架设起“保供专线”,即便出现临时状况,都能确保在第一时间即时解决。因此,他又被剧人称作是电力保供的“及时雨”。
收集的相关书籍
此外,在博物馆里还会介绍一位和《重庆晚报》关系密切的杨家大少爷——杨钟岫。杨钟岫是位老报人,曾参与创刊《重庆晚报》并任顾问,不过在抗战时期他也曾帮助不少剧社和剧人。比如中华剧艺社首度进驻国泰戏院演出,杨大少爷硬是说服家里腾出两层小楼供剧社演职员“免费入住”,让这群在城中无立足之地的外乡人体会到家一般的温暖。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何浩 实习生 安兰 文 毕克勤 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