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上班第一天·第一书记丨杨明:忙完补偿愁竹笋 他为村民寻出路
02-11 19:05:16 来源:上游新闻

att_1500011_副本.jpg

▲节后上班第一天,杨明在查看村里竹笋生长情况

2月11日一早,杨明就带着几个同事,到一村民家里调查核实土地被征用情况。这是他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的第一件事。

约五个月前,重庆港航管理局海事处副处长杨明到丰都县三建乡绿春坝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为实现节后有序开工,杨明前一天夜里10点多钟从重庆主城出发,凌晨12点半赶到了村里。

事实上,上游新闻记者在杨明的笔记本上看到,节后第一时间要解决的事情,在春节前就开会做了专门梳理。

节后第一天啃完一个“硬骨头” 

上班第一天要解决的这件事,是春节前梳理出来的“铁路大桥征地补偿事宜”,这是打算节后及时解决的“硬骨头”。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村里一村民1998年承包土地11亩,承包期限是30年。不过在2013年时,因为修路修桥占了4亩多,需要落实赔偿。

“和征地办衔接好了,村里主要是调查核实,再向征地办出具一个书面情况。”杨明说,村干部换了好几茬,因为事情搁置时间久,调查核实起来需要时间,基本花了一上午时间。

事实上,临近春节时,杨明就开会对节后工作进行了安排。

“第一次股权分红事宜”“开年后第一次过渡补偿费用”“土地入股面积不确定,投资方不能进场”等等,这些节前开会梳理出来的问题,杨明一一记在笔记本上,拟在春节后逐一解决。

上班第一天,杨明把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还挤出时间与驻乡工作队对接协调,下午又马不停蹄开例会,对接下来的相关事宜作细致安排。

做了这些,杨明如何自我评价?

他说,“感觉没干什么事,惭愧得很!”

近两万斤竹笋销路在哪里?

当天,解决完“铁路桥占地补偿事宜”之后,另一件事又压在他的心头。

“村里笋子今年预计可产近两万斤。”杨明说,村里的笋竹种植面积达到1600亩,笋子的产量一年比一年多,但是销路却成了问题。

目前,村里的笋子销路由县森林经营所和城建司负责。按照杨明的说法,村民以土地入股,如果竹笋不集中销售,就没有办法给村民分红。

杨明说,笋子马上就要大量产出,他还有很多须要协调的工作要做。

笋竹种植三年后开始产笋,一般五年后进入丰产期。记者了解到,该村目前有900多亩笋竹陆续投产,下个月开始笋子就会陆续产出,销路不畅无疑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春节前就在想怎么找销路!”杨明保守估计,按照平均一亩产2000斤,市场价3元/斤计算,一亩地产值6000元。也就是说,全村2019年产的笋全部卖出去,产值可达到540万元。

“村民土地入股的保底收入,再加上股权分红占比的30%,估算下来每亩可以拿到2000元左右。”杨明说,这是“三变改革”第一年,很多事情还在进一步摸索和落实,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

“农旅结合”为村里寻出路 

在杨明的心中,一直就有一个想法:通过农旅结合的方式为村里找出路。

“选择这种方式脱贫,其实也是根据我们村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杨明介绍,绿春坝村的耕地面积比较少,人均还不到1亩,而且土地贫瘠,发展传统农业受到的制约很大。

在他看来,如今乡村旅游市场火爆,如果让村里有限的耕地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让农业与旅游相结合便是一个好法子。

为此,村里争取到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款1500万元,在绿春坝村二、三、四村民小组按“农旅结合”模式建设“竹海休闲园”。待“竹海休闲园”全部建成3年后预计产值将达到500万元,5年后将达到1000万元。

村二、三、四组的“竹海休闲园”正在火热建设中,村一组的村民也没闲着。杨明告诉记者,相较于其他三个组,村一组所处区域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依靠龙河湿地保护区,他们争取到了1000万元旅游发展基金,将在这里打造一个集观景平台、休闲步道、景观花草等娱乐内容的湿地公园。

“我们计划在这里打造旅游示范基地,配套建设星级农家乐,农业体验区。”杨明满怀信心地说。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