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消息,继人气景点“远山·有窑”之后,远在重庆沙坪坝区大学城附近的三河村,近期再次出现了多个新晋旅游热搜地,如三河茶舍、猪圈书屋等。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这偏僻小山村,在此读书、品茗、思考。当你置身于村落中,抬起头,窗外是绿海山林,所谓大隐于市和“与自然对话”,已不再是幻想,而成为了日常。
到底是什么力量,为原本冷僻的村落注入新的活力?乡土田园的村民们又由此获得了什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主创设计师田琦,为记者讲述了这段以艺术方式深耕田园的乡村振兴发展故事。
“创新设计+人文传承”
日渐式微的龙窑如何重获新生
从沙区大学城丰文街道旁的盘山公路驱车上山,十几分钟后就能看到那座几十年历史的龙窑。这里是三河村乡建畅想的起点,也是一个足以窥得“创新设计+人文传承”结果的窗口。
被称为“龙窑”,是因为窑呈长条型,依山坡所建,外型如龙。从所有者刘中华的爷爷算起,龙窑之火已经烧了几十年不曾熄灭。不过,在日用陶瓷大多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今天,采用传统工艺烧陶越来越少,“一年烧3次都算多的,2015年就只烧了两次,赚的钱一家人喝稀饭都不够。”
龙窑旧址
身为大学教授的田琦,也是重庆知名的人文摄影师。2015年的夏天,他听说了这个“有很多坛坛罐罐很好看”的龙窑,寻迹到此,认识了锤头丧气的刘中华。田琦很快被这座龙窑所吸引,他发现这些陶器除了作为生活器皿外,也具有一定艺术价值,龙窑烧制技术更是难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没有任何的合同和契约,两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达成了“君子协定”,干起一项改造工程。
从初稿到定稿,田琦花了3个月时间画了一大摞方案,加上老刘东拼西凑来的几十万元,工程在2016年初动工。
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隔三差五都能看到一个大学老师在工地上和工人交流甚至争论——“资金不足可能是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田琦说,“必须用价格低廉又能充分体现乡土设计的材料,有些设计理念工人不理解,还会说:你这段烂墙烂门保留起做什么?”每次砌墙,田琦都会给工人千叮万嘱。
卫生间门口的水槽,既希望有一定的设计感又不想多花钱,田琦绞尽脑汁想了一晚上,用8块工地的普通条石和龙窑烧的陶器,楞是组合出了2个水槽。过道的栏杆,田琦带工人上山砍了竹子,加上6块钱一根的木料做扶手。原本要花费上万元的过道,结果花两千多元就“捣”出来了。
远山·有窑
“远山·有窑”面向公众开放后,很快成为大学城附近的人气地标,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文艺青年、大学师生慕名而来。
独特的设计与空间改造,也让“远山·有窑”得到了建筑设计业界的高度认可,并斩获第九届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奖。而今,每逢周末,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到此“耍泥巴”,即学习制作陶器,“刘氏土陶传统手工技艺”也顺利被纳入沙坪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猪圈变书屋
创意为偏僻村落带来流量
三河村属于典型的“城郊融合类村庄”,与众多普通村庄一样,这里既没有文物古迹、宗社庙戏、古代民居等保存良好的乡土人文历史积淀,也无特色农品、新兴产业可依托。
“在这里搞文创项目,能长期为继吗?”很多人都这样问过田琦。直到远山有窑人气爆棚,村民们便不这样问了,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我那间房子,能帮着改改么?”
猪圈书屋前后对比图
令村民罗文淑意想不到的是,自家早已弃置多年的猪圈竟会成为三河村八社一个新的关注点。经过设计改造,原本破败的猪圈摇身变成了休闲书屋——藤椅、木桌、重新修缮包装的土坯墙,而今这里不仅成了当地村民的活动室,通过网络宣传,很多外来受众也被不断地吸引来,人气满满。
猪圈书屋
“通过猪圈书屋这样一个公益性的小公共空间,既能给村里提供一个读书休闲的场所,同时通过一些市民的爱心捐书等行为,无形中又成了一个拉近城乡距离的纽带。”三河村所属的丰文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丰文街道相继开展了森林步道、旅游公路建设,并已经修建完成了村落入口处的休闲长廊、乡村公厕和依托着渡兰居茶山项目的配套用房,今年内还计划动工三河村便民服务中心和文化大院等乡村文化公共空间,同时对周边节点进行风貌改造,希望以此为契机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继而带动整体村域的全方位协调发展。
破房变茶舍
“有时候一天来的人比以前一周来的都多。”
村民老李在乡村生活了几十年,路过一段老土墙时,以前总嫌它难看碍事,但在设计改造中土墙被保留了下来,加上巧妙包装,很多人都在此前留影,“我一看,也,硬是还好看也。” 随着过来游玩的周边市民越来越多,村民们也看到了另一线曙光,原本一年只能租一两千元的房子,现在租金增长了两倍到三倍,“我最近有个想法,看能不能开个农家乐。”老李说。
远观三河茶舍与猪圈书屋
而在三河村楠之林雪草莓园的老板刘燕看来,乡村改造对于村落进步有着一种“魔术师”般的驱动,从门庭冷落连续三年亏损到最近前来的游客或朋友络绎不绝,她非常感慨设计的力量。
蒲团、格子屏风、藤椅、橘黄色的阅读灯、窗外是池塘,屋后是青山——今年3月,草莓园附近的一间破旧房屋被改建为“三河茶舍”,这是外来者心仪的角落,也是让刘燕重新见到希望的所在。“建成那天,我发了一条微信,附了一张照片,一下来了几百人围观,好多人都是从重庆各地开车专门来的。”
三河茶舍 本组图片由田琦、李骏提供
尽管茶舍及农家餐饮空间计划在5月底才正式营业,但如今已有不少市民慕名前来品茶、游玩。“有时候一天来的人比以前一周来的都多。”人流来了,见着曙光的刘燕重整旗鼓,准备“大干一场”。
村民需要真正的融入
“能不能凭艺术吸引年轻人回归田园?”
“2017年,三河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不足1万元,实施‘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后的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一下子就增长到42.886万元。”那么这40多倍的增加是如何增长起来的呢?丰文街道副主任范均介绍,通过文旅项目激活村集体资源资产,以及村民的闲置资源,是“三变”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点,“目前全村已有30余幢闲置农房被租用过来搞文旅项目,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乡村建设需要人文关怀,艺术不是建了就走了,更应该考虑能够给当地留下些什么。”在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陈刚心目中,乡村建设应该多维度思考问题,除了艺术本身,也需要从社会角度以及村民本身的想法入手。“艺术产业能够给村民实实在在带来什么?可不可能引领一些出去打工的年轻人回归田园?或者让年轻的艺术家来到田园?这都是值得思考的东西。当然,这也是需要社会各界合力共同推动打造的。”陈刚如是说。
“原生态的乡村,很多时候对艺术家而言充满了吸引力。”谈及艺术乡建设计问题时,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表示,艺术与村落是一种良性互补关系,艺术落地乡村不仅能让村民得实惠,也可能激发艺术家更多的灵感。“我们现在提倡的乡村驻留创作点也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不是走马观花,而是长期的关注。这不管对于村落发展,还是对艺术教育本身,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农村搞设计,搞艺术,除了打造一个公共空间与艺术作品,最为重要的还是要让村民实实在在得到实惠。”田琦笃定地认为,乡村振兴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从农民自身的亮点开始发育,用好作品传达人文情怀,融入村民,发展壮大后自然而然会带动周边产业。
“三河村还将逐步完善业态,把村里与周边的一些自然资源串联起来。”范均介绍,三河村作为重庆市“三变”改革的试点村,下一步将更深地挖掘乡村自身产业特点,用文化为乡村赋能。“目前村里的村民还有很多空置房屋,如何继续激活这些资源,让其产生效益,也是相关部门正在思考和开展的重点工作。”
原标题:猪圈变书屋、破房变茶舍……小山村因艺术而蝶变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