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岁幼童掉进下水道被冲走”的消息引发全社会关注。据媒体报道,5月12日晚,一名3岁男童在西安市惠西村村口掉进下水道。据男童父亲杨先生讲述,儿子是从自己手中“溜”下去的,路面有个下水道口,没盖盖子。“我手和头都已经探进去了,看到孩子坐在那哭,但就是够不着。”杨先生说,艰难尝试了几次未果后,自己眼睁睁看着儿子被冲向远处,直至消失。
目前,搜救工作仍在全力开展中。我们祈愿孩子平安归来,衷心希望以后这样揪心的事少些、再少些。
事件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但既有事实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深思。据西安市未央区区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事发时,井口盖有铁板,只是当时螺丝钉已经松动、脱落,导致井口部分暴露在外。那么,铁板已松动了多长时间?为何没及时修理呢?这些问题仍有待澄清。
“脚底下的安全”事关每个人。既往的大量案例表明,在一些地方,道路上的井盖缺失、松动之类的隐患长期未能消除,最终引发人身伤亡。那些看起来偶发、突发的安全事故,大多是因为对小隐患的忽视所致。
至于上述这起事件,事后“亡羊补牢”那是必须,但更关键在于,如何才能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未央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事发村道由村上自行管理,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待救援结束后,会对该下水井口加上隔离网。 而比“加上隔离网”更重要也更迫切的是,如何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监管责任,加强日常巡查,及时排查隐患,切实将井盖管好、管到位。
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方能防患于未然。“3岁幼童掉进下水道被冲走”事件,为全国城乡道路设施管理敲响了安全警钟。相关单位要总结教训,补上漏洞,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
首先,向问题要进步。坚持问题导向,对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查漏补缺;其次,向制度要动力。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目标,细化责任,严格考核,健全激励奖惩机制,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安全生产的内生动力,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此外,还需向创新要安全。即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上下功夫,提升风险管控能力。这方面,一些地方已作出了积极探索。如,今年3月印发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披露:北京在“十三五”时期,建立完善井盖设施管理长效机制,新增具有防盗、防沉降、防塌陷、防位移、防噪音等多功能的“五防”井盖8万余套。如今,北京的部分区域已经率先实现了井盖智能化管理,在井盖内安装监测设备,随时监控井盖的“一举一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持续提高。北京的治理经验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
国家气候中心近日发布的2022年汛期全国气候趋势预测意见显示,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的旱涝灾害明显,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汛期将至,早防、真防、严防,抓实、抓细、抓深,方能确保防御工作有备无患、万无一失。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城乡并举,把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从小井盖抓起,抓早抓小,以追责促担责、以问责促负责,下好防汛先手棋,打好应汛主动仗,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