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正文
马化腾,从互联网“大咖”到全国人大代表
11-28 10:32:49 来源:法制日报

04_04_1025.jpg

04_04_1024.jpg

△创业初期,马化腾在深圳华强北的赛格软件园办公室。资料图

04_04_1023.jpg

△2018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在“文明互鉴:网上文化交流共享”论坛上发表演讲。资料图

法制日报消息,作为杰出企业家的马化腾,是为社会大众所熟知的。

11月26日,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名单,马化腾名列其中。

在此一个月前,10月24日,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共同推荐宣传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评选中,马化腾也在其中。

不过,除了杰出企业家,马化腾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全国人大代表。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马化腾,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呢?

2013年,马化腾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至今当选了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参政议政6年。这6年,马化腾日趋进入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2015年,提出关于“互联网+”的建议,同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互联网+”作为国家产业战略;2017年、2018年,他连续提出粤港澳科技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建议,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马化腾是如何做到这些的?他又是如何在企业家与全国人大代表这两个角色之间自如切换?

回顾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最需要感谢的是改革开放给予了巨大的包容和创新的空间

1971年10月,马化腾出生在海南东方市八所港。1984年,东方风来满眼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的第四个年头,13岁的马化腾随父母定居深圳。

也是在这一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视察深圳,随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一结论,结束了“是否办特区”的争论,也加快了特区对外开放的步伐。

深圳国贸大厦离马化腾的家不远,他常常仰头看着这栋大楼迅速拔高,成为当时我国的第一高楼。

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复兴、深圳崛起,一个新时代的宏大画卷,在少年马化腾的眼前徐徐展开。

“那时,在校园里最流行的一个词语是‘时不我待’。老师们经常教导我们说,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大时代。”马化腾感慨:正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深圳务实创新的氛围,帮助他们这代人不断成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中国互联网产业应运而生。20年前,互联网企业腾讯诞生于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热土——深圳。

马化腾对深圳充满感念,对改革充满感恩,对国家满怀感情。

前不久,马化腾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发表了《致未来》的信:

“回顾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最需要感谢的是改革开放给予了巨大的包容和创新的空间。腾讯受益于改革,也助力改革。互联网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成为文化发展的软实力。作为网络强国的建设者,我们积极响应数字中国战略,致力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站在现在看未来,我们要长期投入基础研究,鼓励科学探索,布局前沿科技。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中奋勇搏击,在全球竞争中力争前列。站在现在看未来,数字经济必将成为中国领先全球,率先打开第四次工业革命之门的钥匙,这是事关民族复兴的产业,事关深化改革的大业,这也是我的中国梦。”

这些话,是马化腾有感而发,既是对企业的使命与责任的定调,也尽显他的家国情怀。

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一年,马化腾面提了3份建议,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2013年3月,马化腾这位互联网“大咖”出现在媒体镜头前时,有几分不一样。只见他戴银丝边眼镜、着合体西服,最引人注目的是胸前挂着的红色证件。这张证件提示,这位年轻的互联网领军人物有了一个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

腾讯公司党委副书记、公共政策部总经理沈丹回忆,在进入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过程中,马化腾开始时是慢热的,就如他略显腼腆的工程师性格。

当时,媒体对此曾有鲜活的报道记录:一位女记者把马化腾堵在电梯口,连着两趟电梯没让他上去。马化腾在应对记者方面没什么经验,只能友好地向记者微笑,但惜字如金。

那一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广东团分组会上,马化腾的位置很醒目:右手边坐着时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他对面是时任深圳市市长许勤。虽然马化腾话少,省长、市长却不停为他做“宣传”。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许勤提出,在创造深圳速度的同时,应更多融入创新发展理念。朱小丹接过话,扭头看着马化腾说:“马化腾靠的是什么?就是创新驱动,他的微信靠的是什么?就是创新、创造,而且他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

“目前,腾讯是全球互联网提交专利数最多的企业。”许勤说。

听着他们的话,马化腾正襟危坐,点点头。

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一年,马化腾面对媒体时尽管有些低调,但他为履职所做的准备可谓充分、专业。当年,他提了3份建议,分别是《关于营造良好自主创新环境 促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实施互联网发展战略 加快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关于将互联网企业“走出去”提升为国家战略的建议》。

马化腾提出的这些建议并非空穴来风,也非高举高打,都是选择实实在在的问题。每份文件的“建议”部分,都是着墨最重的地方,他从技术思维和产品思维切入,多数都有实际解决方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经过持续对产业的思考,他提出了关于“互联网+”的建议,并得到政府工作报告的共鸣

尽管在媒体的描述中,刚刚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马化腾略显生涩与内敛,但他很快就进入了这个新的角色。

他的过人之处是快速学习、适应与改进,就像产品经理做产品的方法论一样,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很快就会让人刮目相看。

2013年全国两会结束后,马化腾对他的团队提出要求,在参政议政方面,团队要帮他多关注重要的行业议题与社会议题。当然,他自己也开始关注打击网络犯罪、打击非法象牙交易、打击盗版、用信息化手段保障食品安全等议题。后来,马化腾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建议都集中在这四个方面。

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副总经理李航认为,马化腾的这种学习力,其实并不神秘,那就是“认真”二字。

履职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全身都透着认真劲。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是每年全国两会的重头戏,这也是马化腾在两会期间专注研究的事情。

当看到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服务业占比首次超过50%,马化腾就在报告上涂涂划划,标出重点并认真分析;当看到报告中提及科技、创新,马化腾就用他工程师式的数据思维,关注其中的关键数据,再进行重点分析。尤其是在会场、在会后做笔记的情形,马化腾俨然是一个学霸式的学生。

靠着这股认真劲,马化腾很快找到了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节奏。

2015年,马化腾迈出了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极其重要的一步——这一年全国两会,他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讲述他的“互联网+”梦想。

关于“互联网+”,马化腾在建议中写道,“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他认为,“互联网+”应确立为国家战略,互联网与实业相结合,实现产业共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彼时,发布会与政府工作报告的“互联网+”国家战略相呼应,成为当年全国两会的焦点之一。媒体忽然发现,惜字如金的马化腾不见了,他们见到的,是能在媒体面前侃侃而谈并且充满洞察力的一位全国人大代表。

在记者面前对答如流,不是马化腾天生的能力,而是靠刻苦练出来的。在全国两会期间,马化腾经常在前一天晚上,为发布会的内容准备到半夜,第二天一早起来参加会议或者接受采访,依然精神饱满。

至于“互联网+”战略思考的由来,更不是灵感忽至,而是马化腾持续对产业思考的结果:2013年,他提出希望国家把互联网发展作为国家战略;2014年年底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他提出“连接一切”的战略性思考,认为互联网应该把各行各业的信息、数据、用户连接起来,并在《人民日报》撰文《用移动互联推进“智慧民生”》,认为在公共数据方面,应该“把信息孤岛连陆地”,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打造便民利民的智慧民生工程。

如今,“互联网+”在各地开始实施,效果显著。当然,这也成为腾讯在2015年、2016年重要的公司战略。对国家战略的建议和公司战略的调整与响应,在马化腾身上达成了内在的统一。

作为“产品男”“技术男”,他把产品意识用在了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上,不是仅仅提出问题,而是将重点放在解决问题

提出关于“互联网+”的建议后,马化腾的思考并未结束。

他认为,这几年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的融合已经形成了一个趋势,他从“互联网+”到“数字经济”,再到“数字中国”的系列建议,有一个内在逻辑,那就是:“‘互联网+’是手段,数字经济是结果,网络强国是目标。”

这样的系统化建议,思考的源头是什么?

这与马化腾的工作态度与方法论有关:作为“产品男”“技术男”,他把产品意识用在了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上,不是仅仅提出问题,而是将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

在常年关注的网络安全领域,马化腾经常邀请人大代表到企业讨论。2016年9月27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业斌,带领全国人大代表及广东省人大代表视察团,到访腾讯公司总部,与马化腾交流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成果与难点。

马化腾没有止步于讨论,他接着就让业务部门深入研究。就是这一年,腾讯手机管家研发了反电话诈骗功能。

2017年的全国两会,马化腾提出了《关于加强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建议》,建议“利用技术手段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警企合作共同治理网络安全生态体系”。

同年,马化腾还提交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建设的建议》,认为网络风险的诱发因素极其复杂,具有很高的隐蔽性。因此,政府、社会、教育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应该共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也是在这一年,腾讯上线了游戏“防沉迷”系统。今年6月,腾讯又推出“未成年主动服务工程”,甚至把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识别与防止未成年人的过度上网。

马化腾就是这样,说到做到,每一个建议都是玩真格,并且往往从自己开始做起。

经过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历练,他将企业的发展与使命置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

最近几年,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的建议逐年增多:2016年5件,2017年7件,2018年8件……做代表这6年,他提交了33份书面建议,关注的领域也从互联网扩展至诸多社会领域,涉及科技、民生、区域、文化、安全、环保等方面。

马化腾是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的联席主席,“海绵城市”是他负责的领域之一。

2017年全国两会,马化腾提出《关于全面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全面建设的建议》,而且也身体力行地实践。在腾讯全球新总部深圳滨海大厦建设期间,马化腾便思考如何让海绵城市的理念结合其中。

涉及各个领域的建议数量不小,对一名管理着4万多名员工的腾讯创始人来说,马化腾研究这些领域问题的时间从何而来?答案在四个字:功在平时。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建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6年,在参加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时,马化腾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靠着平时的观察、学习、积累,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马化腾提交了《关于发挥协同创新优势 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科技湾区的建议》,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推动珠三角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打造粤港澳为世界一流的科技湾区。也在这一年,“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全国两会,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马化腾继续在《关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区域融合发展率先突破的建议》中建言,“以点带面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迈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在全国两会上对国家战略的建议,不但没有影响马化腾的企业管理,反而启发了他的企业战略。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马化腾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 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建议》,认为“我国互联网发展经历了黄金20年,当前正加速由消费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拓展融合”“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与之相呼应,今年10月,马化腾宣布,“互联网已进入下半场,腾讯要扎实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其目的,就是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响应支持实体经济的国家战略。

此时的马化腾,经过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历练,已将企业的发展与使命置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

记者手记

在今年11月11日腾讯二十周年庆的内部员工交流大会上,有员工问马化腾:“抛开收入、市值等不谈,你希望腾讯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马化腾略作沉思后回答:“腾讯的愿景是希望成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如果进一步阐述的话,一是和时代、国家的利益更加方向一致;二是和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加融合;三是要能和业界的合作伙伴共同发展。”

的确,一个企业的发展,时刻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时刻与群众需求相关联。

在改革开放40年的坐标上,不管是马化腾个人还是腾讯,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推动者。

原标题:马化腾从互联网“大咖”到全国人大代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