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不是宝宝,它是神奇的“宝”
09-11 09:39:44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海绵是来自海里的生物吗?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几种海绵,总让人傻傻分不清楚,今天一次性讲明白。

天然海绵

1.jpg

作为一类古老而原始的动物,在生物学上海绵属于多孔动物门,海绵没有真正的组织和器官,外形也不尽相同,有球状、扇状、树枝状等形状。海绵多附着于海底的岩石上,随着水流摆动,它们身上有无数小孔,组成复杂的“水沟系统”。海绵就靠这些小孔滤取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氧气为生,而排泄物也会随着水流从小孔中排出。

日常使用的天然海绵实际上是海绵的骨架部分。海绵种类繁多,大部分死后留下的是硬邦邦的碳酸钙骨架和二氧化硅骨刺,但是有两种海绵——普通马海绵和沐浴角骨海绵,它们的骨架由蛋白纤维组成。这些纤维在海绵死后依旧保留生前的孔状结构,不仅不会扎人,吸饱水后还特别柔软。人们正是利用了这一特性,把它们制成了清洁工具。

人造海绵

2.jpg

如今占领厨房的大都是人造海绵,其中又数聚氨酯海绵最为常见。

聚氨酯海绵的发明,其实源自一次失败的实验。1941年,原本期望能产出类似尼龙的高强度材料,不料生成了充满气泡的“瑕疵”品。然而,这些气泡的多孔结构赋予了新材料柔软又能吸水的特性,而聚氨酯本身耐油又耐磨,从此,人造海绵的时代开始了。

现代聚氨酯海绵的制作工艺类似“发馒头”——加入二氧化碳等气体使原材料膨胀,产生一个个微小的气泡。作为工业化产物,聚氨酯海绵产量大、价格低,比天然海绵更为耐用,一上市便广受欢迎。

记忆海绵

3.jpg

1966年,为缓解宇航员在载人飞船升空时承受的巨大压力,美国航空航天局在原有人造海绵基础上,开发出了“记忆海绵”,也叫做“慢回弹海绵”,这算得上人工海绵的2.0版本。

1980年,从太空下来的记忆海绵最先进入医疗领域,由它制作而成的枕头和床垫,能使压力均匀分布,减轻病人的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如今,随着产量和技术的提升,起初身价不菲的记忆海绵制品,已经成为商场里常见的大众消费品。当然,它们总被冠上“航天材料”的名头。

(原标题:海绵不是宝宝)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