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医生透露真相:漏掉这几项检查,可能耽误大病
12-28 09:19:28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

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年末,正值体检高峰。准确体检能及时发现疾病及潜伏的高危因素。相反,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会让体检效果大打折扣。

体检前做好7件事

体检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当前健康状态,为了体检结果不受影响,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检前勿大量饮酒、大鱼大肉、熬夜或短期剧烈运动。

2.空腹时间不要太长或太短。如果要在早晨8点抽血,前一天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再进食了。空腹抽血最好在早上7点半到8点半之间进行。

3.体检前一天晚上最好别大量饮水,特别是12点以后。体检当天早上可以少量喝水,控制在50~100毫升以内。

4.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应照常吃药,以免引起心脑血管意外。

5.体检前一天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血糖、肌酐、肝功能等血液检测结果。

6.体检当天宜轻便着装,不戴隐形眼镜、不化妆、不戴首饰。

7.感冒、发烧时不体检。女性月经期不做妇科检查及尿检。

体检千万别漏这6项

体检中,人们最常犯的错误是随意漏检一些重要项目。调查显示,“弃检”项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肛门指检,39%的人主动放弃。

医生提醒你,漏掉以下几项不检查,小心耽误大病:

1

肛门指检

“肛门指检”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仅凭外科医生一根手指就能令常见的肛肠疾病(如痔疮、肛裂、肛瘘、直肠息肉、直肠肿瘤等)和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等)原形毕露。

很多人因为害羞或害怕在“肛门检查”那一栏里写了放弃。实际上,直肠指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舒服。

中国人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向年轻化,80%的癌肿可以通过肛门指检被发现,因此即使毫无症状,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直肠指检。

2

尿常规

尿检是肾脏、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第一道风向标,且敏感性高。

即使没有症状,一般也需每年筛查一次尿常规。如果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则应根据病情,每年定期检查两次或两次以上。

3

粪便分析

很多人嫌麻烦不验粪便。粪便分析是消化道疾病的“照妖镜”,可以了解胃肠道有无出血、炎症、寄生虫感染、消化吸收功能等情况。

粪便检查结果,特别是反复的潜血试验阳性,若除外痔疮、肛裂等原因,往往是早期胃肠道肿瘤的信号。若放弃大小便检查,极有可能错失早期发现疾病的良机。

4

胸片

很多人“谈 X 线色变”,因为怕辐射而不拍胸片,这其实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拍胸片可大致了解胸部情况,发现部分支气管疾患、结核、肺癌等。

拍一次胸片的辐射量很小,仅相当于7~10天自然辐射量,对普通人身体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孕妇或计划3个月内怀孕的女性可不拍胸片。

5

妇科检查

不少女性常会避开这项检查,认为只要检查子宫附件B超就足够了。

除了妇检中要暴露隐私部位以及回答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外,更多是因为不了解妇检到底查了些什么。

看似简单的妇科检查,可以发现很多妇科疾病:

看外阴有无肿瘤、炎症、尖锐湿疣等;

阴道检查看有无畸形、炎症、白带异常等;

宫颈检查要看宫颈形态,有没有炎症、肿物,并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九成以上的宫颈癌可以由此检出。

此外,妇科检查还包括触诊了解子宫的大小形态以及子宫的位置,一些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盆腔粘连等疾病也可能被发现。因此,有过性生活的女性,每年应至少接受一次妇科检查。

6

五官科检查

很多人只重视心肝肺,忽视耳鼻眼口。如果体检时放弃五官科检查,可能错过发现很多疾病或癌前病变的机会。

耳鼻喉科不仅可发现大部分急慢性炎症,还可筛查浅表肿瘤。

眼科对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出血等常见病检出率非常高。

口腔科除了可发现牙齿和牙周问题,更能发现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如黏膜白斑、纤维化等。

特别提醒

“肝功能异常”“高血脂”“甲状腺/乳腺/肺结节”……一本厚厚的体检报告可能会罗列几条甚至十几条“阳性发现”,很多人常被吓得寝食难安。

重视体检结果没错,但不要过度紧张,个别项目偶尔一次不在正常范围内,不见得就是疾病,一定先要咨询医生。

另外,建议大家把近些年的体检报告妥善保存,方便观察身体指标的变化。

原标题:体检医生透露真相:漏掉这几项检查,可能耽误大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