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消息,1月18日,世界银行中国、韩国和蒙古局局长芮泽 (Martin Raiser)在2021亚洲金融论坛上指出,受到中国经济逆势增长的提振,2020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有可能达到1%左右。据国家统计局当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中国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
世界银行5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在2020年为-4.3%,中国经济有望增长2%。报告预计2021年基于对新冠疫苗将广泛推广使用的预估,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4%,亚太地区增长7.4%。其中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分别增长3.5%和3.6%,中国经济有望增长7.9%,占到全球增长的30%。
报告同时指出,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仍然高度不确定,可能出现不同的增长结果。在感染率持续上升、疫苗延迟推出的不利情况下,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被限制在1.6%。但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苗接种进程加快,全球经济增长或可提升至近5%。
然而,芮泽指出,全球其他地区的复苏将是缓慢又充满风险的,投资信心会受到疫苗分发、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疫情的影响是对生产与投资影响最大的因素。芮泽进一步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六大经验教训:
第一,防范公共卫生的有效措施是检测、追踪和隔离等,这比封城的经济成本更低。
第二,各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对差别很大,这会在经济层面造成不同的影响。发达国家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和货币政策刺激计划,发展中国家没有如此之大的空间,于是发达国家即便感染率更高,但受到的经济影响更小,世界银行从去年6月到今年1月将发达国家的经济展望提升了1.6个百分点,却将发展中国家的展望下调了0.6个百分点。
第三,发展中国家之间差异巨大。像菲律宾、泰国这样依赖于旅游业的国家受到的影响要比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如中国、越南等大得多。中国和越南则受益于全球货物贸易反弹和对医疗物资、电子消费品的需求激增。这当中,中国又是发展中国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与发达国家直接支持居民不同的是,中国的财政政策主要用于支持企业和基础设施投资,从而有助于中国服务贸易的提升。
第四,各国的经济复苏将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持续的支持措施,尤其是金融领域的监管措施是否得当,从而防止企业的破产。这也就是为何未来还是不确定的。还有很多国家的主权债务需要得到减免,以免重蹈上个世纪80年代主权债务危机的覆辙。因此一个迅速且可持续的关于债务的解决方案,将会是决定未来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的关键因素。
第五,包括电子商务、数字金融、线上服务等在内的新科技因为疫情而发展迅速。这场危机有可能成为酝酿一场深刻的生产力变革的催化剂。但同时也需要有效的监管措施防范大科技企业对大数据的垄断导致的隐私和安全问题。在这个层面上可能需要一些国际的协议,在某些标准上达成共识,并且防范全球不平等的进一步提升。
第六,全球疫情反映出我们在应对自然危害时的脆弱性,需要更强有力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原标题:世行中国局局长:受中国经济提振,去年亚太区经济或增长1%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