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地理课变成诗情画意的“文学课” 这位老师很特别
10-13 21:06:36 来源:慢新闻-重庆晚报

386005710596354.jpg

杨老师正在讲课

杨老师开的儒家思想课颇受欢迎

学生听着专心致志

慢新闻-重庆晚报消息,10月13日,雨。

绿树成荫的南开校园里,这场秋雨来得有些凛冽,过往的孩子们把脖子往衣领里一缩,迅速地撑着伞钻进了教室。

在一栋教学楼的一楼教室里,地理老师杨清正在和孩子们分享这难得的秋风秋雨:感谢你们,在这华西秋雨到来之际,我们相聚在这里,上一堂最有趣的——地理课。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到,我们窗外的树叶又绿了。这种绿,不是春季的浅绿色,而是历经了一个完整夏天饱受光合作用后透出的深绿色,只是那枝头“少了欢喜多了悲切”。

孩子们的双眼视线移开黑板,转向窗外那雨声滴答的大树,是的,这棵陪伴大家的树感觉又高了,树叶更绿了,时光也在朗朗读书声中一点一点儿消逝了。    

是什么样的老师,能把一节地理课上成如此诗情画意的“文学课”,还能在全国地理奥赛时,带着孩子们斩获金奖? 华西秋雨涨秋池从重庆为什么秋季阴湿多雨说起这几日的重庆,连绵不断的雨水让整个城市的气温迅速下降。      

许多生活在重庆的人都对这突如其来的降温感到不适,“为啥子重庆的秋天,常常是秋风微吹秋雨绵绵的感觉呢?”      

 回到开课之前的那句话“华西秋雨到来之际”,杨清说,华西秋雨是一种气候现象,是我们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       

“秋季到来,频繁南下的空气与滞留在我们重庆的暖湿空气相遇,使锋面活动加剧而产生较长时间的阴雨,而且降雨量还多于春季,你去看嘉陵江的水位就知道‘华西秋雨’到底有多厉害了。”      

说到这里,杨清还专门提醒孩子们:“上学多备一件衣服,这变化无常的‘华西秋雨’还会伴随你一段时间哦。” 

他的地理课很特别带孩子去看山看房子看水位

2015年带学生到五云山寨进行野外观察 受访者供图

在很多学不好地理的人看来,就算是找的准季风变化的规律,也不一定能够回答得对题。对于杨清老师来说,地理是一门需要空间想象丰富的学科,如果没有很好的想象,那么走进大自然去帮助同学们建立直感的问题场景,也是最迫切的教学选择。     

前段时间,趁着天气尚好的时候,杨清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南泉花溪河附近寻找喀斯特地貌。     

“重庆主城区其实是由四条山脉和两江环绕形成的:四山有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和明月山;两江是长江与嘉陵江。”杨清一边说,一边打开地图:“你看,我们在教室里面说到的背斜和向斜,大家不一定知道是什么,但是一上山,就能看得清清楚楚。”说完,杨老师带着孩子们爬上山,指着眼前凸起的部分说,这座山就像一本书一样,岩层发生折曲时,其形状向上凸起者,背斜的地层上半部受到侵蚀变平,会形成中间古老,两侧较新的地层排列方式。       

孩子们顺着山一直寻找,还找到了与“背斜”对应的“向斜”山体形状。      

“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仗量脚下的大好河山不过就是你气壮山河的胸襟而已。”站在山顶,孩子们此刻也像丈量了地球丈量了一切。脚下湍急的河流正好印证了当下华西秋雨“涨秋池”的说法,所以为什么我们重庆秋天会有秋汛也就不难解释了。 

考察磁器口民居 鼓励孩子们手绘地图

2015年带学生到磁器口进行野外调查 受访者供图

2015年带学生到磁器口进行野外调查 受访者供图

在全国奥赛中,有一道很难的题,是让学生在一个小时内了解所考察的环境,从而手绘一幅地图。为了让孩子们对这种纯数字纯比例的图画游戏感兴趣,杨老师和他的地理教研组可谓费尽心思。  

 前不久,他们来到了磁器口。走在磁器口街道上,每一块砖似乎都诉说着重庆的码头历史,条石、椽梁、朱漆大门、门前的石狮子……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杨清老师一边吟诵一边指着石板路旁的房子给孩子们一一介绍:古镇所处是典型的丘陵山地地形,境内小山脉和小溪相间,具有典型的山城山水特色,所以绘图的时候,必须有起伏才能体现地理特征。     

 在一座寺庙前,杨老师让孩子们停住脚步,“看,这是宋朝建的白崖寺,现称为宝轮寺,她就初具雏形。如今的磁器口码头是明朝逐步形成水路交汇的商业码头,清末民国时期达到极盛。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使磁器口古镇形成了丰富多彩、极具山地传统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    

 在杨老师的办公室里一幅幅孩子们描绘的南开校园地图显得生动有趣,有的采用纯铅笔画的方式勾勒,有的采用分模块形式构造,有的让大大小小的建筑掩映在一簇簇绿树之中……      

“画图没有正确答案,这些都是绘图最好的表达方式,说明他们善于观察生活。”杨老师说。

学生绘制的校园图

学生绘制的校园图 

建国内首个中学科考展览室 不用去南极也能感受企鹅的呆萌

杨清(左)与同事在学校的极地科考展览室研究课外活动

如果说这些都不算什么,那么在学校里建一个“极地科考展览室”就要算数一数二的大新闻了。     

在南开中学“颜其德学友极地科考展览室”里,展示了不少老人当年作为南极科考队负责人时,在科考得到的收获。作为高60级校友,颜其德老人在2016年为母校捐赠了自己科考多年的收藏。     

在这个展览室里,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看到了专门用于考察使用的相机、深海里的飞鱼、雪龙号科考船模型、中国南极长城站地图、帝企鹅标本、企鹅蛋……     

“也很感谢校友给我们捐赠的这个展览室,让我们不出重庆就能看到南极科考的成果,从此企鹅在我们眼里不只是画面,科考服装也不只是电视上看到的那样而已。”作为地理老师,这件展览室里的每一件展品他都视若珍宝。 

原标题:这位老师很有趣 他把地理课上成了一首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