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眼 > 正文
香喷喷!李宁咖啡、万达奶茶、石油咖啡……传统巨头盯上你手里那杯奶咖
2022-05-11 14:32:01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咖啡与新茶饮的快速崛起,让传统行业的巨头们坐不住了。

近日,运动品牌李宁申请了注册商标“宁咖啡NING COFFEE”,将在线下门店内售卖咖啡。

而在上月,万达集团也在包括饮料的多个品类申请注册“万茶”商标。

此前,中国铁路也推出了茶饮品牌“扳道茶”;中铁广州局集团已经推出现制“高铁奶茶”。此外,还有中国邮政的“邮局咖啡”“两桶油”(中石油、中石化)的好客咖啡、易捷咖啡等“石油咖啡”。同仁堂也开设了咖啡店“知嘛健康”,卖起中药咖啡。

新茶饮,成了一众巨头竞相角逐的赛道。

只是,在早已强手林立的奶咖市场,这些传统企业犹如闯进了瓷器店的大象们,能奔跑起来吗?

▲李宁咖啡  图:李宁官方微博

坐拥7000余家店,李宁一旦铺开,比瑞幸、星巴克还多

近日,天眼查app显示,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宁咖啡 NING COFFEE”商标,国际分类为餐饮住宿,当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

这对于近年野蛮生长的咖啡赛道而言,这无疑又标示着一个新竞争者的到来。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李宁相关人员表示,李宁公司关注零售终端的消费者购买体验,希望通过优化店内服务,提升顾客在购物时的舒适度和体验感。“在店内提供咖啡服务,将会是李宁针对零售终端消费体验环节的一次创新尝试。”

至于门店何时正式售卖咖啡,李宁方面则表示,尚无更多的信息可透露。

根据业内数据,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为3817亿元。截至2021年5月,2013年以来,咖啡项目共获融资114次,总披露金额115.68亿元。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保持27.2%的增长率,远高于全球2%的平均增速,中国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10,000亿元。而较低的进入门槛、相对简单的运营模式,加上较高的毛利率,咖啡市场在新消费遇冷中受到了各方的青睐。

根据2021年财报,李宁包括特许经销商在内,共计7137家门店。对比同期6024家门店的瑞幸,以及5500多家的星巴克中国,坐拥超7000家销售点的李宁咖啡在规模上有一定的优势,一旦全面铺开或者部分铺开都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李宁咖啡 图:小红书

李宁跨界卖咖啡有戏吗?

李宁的跨界咖啡真的有戏吗?就此有媒体分析道:

一是李宁的门店还是足够拓展咖啡业务的。李宁公司2021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止至2021年底,李宁共有7137家门店,一旦全面铺开就是7000多咖啡店了。而且这些门店其实线下的消费额是在不断降低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宁将这些门店用来做咖啡馆,无疑可以有效降低市场的成本,从而在短时间内实现市场的扩张,这一点不少便利店咖啡的快速发展就有比较好的先例。

 二是咖啡的受众和李宁的确也有重合。李宁的主要用户就是年轻人,虽然说年轻人消费和运动品牌最搭配的饮料应该是运动饮料比如说脉动、红牛这些,但是毕竟做咖啡的利润远高于卖饮料,而且虽然没有那么搭配,但是咖啡的受众也同样是年轻人,李宁在这方面的确有这种消费者的受众群体优势。

三是李宁最擅长的就是跨界营销。这些年李宁的各种跨界营销可谓是玩的相当顺溜,特别是李宁还有老品牌的情怀优势,如果李宁做咖啡仅仅是为了一个噱头的话,配合上他的跨界营销,李宁的确有可能玩得更好。

 但是,李宁的劣势其实也没办法回避。李宁最核心的劣势就在于,一方面,中国的咖啡市场依然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市场,但是当前的市场参与方可谓是非常众多,消费者凭什么要去买李宁的咖啡,而不是更加专业的咖啡店咖啡呢?另一方面,咖啡与品牌形象能否统一?

所以,咖啡能否成为李宁的赚钱法宝,可能还是个未知数。

▲中国邮政邮局咖啡 图:中国邮政

传统巨头盯上你手里那杯奶咖

其实,李宁并非第一个进入咖啡行业的跨界品牌,在此之前,中国邮政、中石油、中石化早已是咖啡市场知名的跨界选手。

今年4月,中国邮政已经在申请注册多个“邮局咖啡POST COFFEE”商标,另据报道,邮局咖啡计划2022年陆续在北上广深开设特色邮局咖啡店。中国邮政的Post Coffee除咖啡外还出售茶饮、甜点与邮局周边,凭借开业当天近千杯的销售量,一跃成为了当地咖啡热门的第一名。

中石化的易捷咖啡以汽油型号命名产品,截至目前已开设21家门店,被网友调侃为“石油咖啡”。

回看近5年的趋势,并非只有运动品牌盯上了咖啡茶饮生意,而是各行各业都想试试水。

今年4月,中国邮政已经在申请注册多个“邮局咖啡POST COFFEE”商标,另据报道,邮局咖啡计划2022年陆续在北上广深开设特色邮局咖啡店。中国邮政的Post Coffee除咖啡外还出售茶饮、甜点与邮局周边,凭借开业当天近千杯的销售量,一跃成为了当地咖啡热门的第一名。

比中国邮政更早涉足咖啡领域的是财大气粗的“两桶油”,被网友调侃为“石油咖啡”。

2018年,中石油推出“好客咖啡”,在旗下昆仑好客便利店售卖现磨咖啡。到2021年,好客咖啡在20个省市开设了120多家门店,2021年咖啡产品销售总额超过1亿。

中石化也闻风而动。2019年,中石化与连咖啡合资的“易捷咖啡”品牌创立;2020年12月,易捷咖啡首家门店在北京玉泉加油站开业,开启了“加油站+咖啡”的征程;2021年6月,易捷咖啡进军瓶装市场,除了在易捷便利店线下售卖外,也通过微信小程序和天猫等线上渠道销售。

就连中药老字号同仁堂,也曾开设咖啡店“知嘛健康”,卖过“中药咖啡”;中国移动的咪咕,早在2015年就在苏州开了第一家线下咖啡门店;天津老牌餐饮狗不理,更是在咖啡市场默默耕耘了好多年。

此外,万达集团在奶茶领域的尝试较早。早在2017年,万达就与英国咖啡品牌COSTA开展深度合作;2019年,万达试水新茶饮,推出奶茶店“万小茶”;此后,万达推出自有茶饮品牌“万茶”,门店形式包括独立店和COSTA快选融合店两种形式,目前在万达旗下约140家影院内进行销售。除了拓店外,万达已在上游布局原料种植。据公开报道,2018年,万达即在贵州建了约1000亩茶园,为发展茶饮积累资源。

新茶饮,成了一众巨头竞相角逐的赛道。

只是,在早已强手林立的奶咖市场,这些传统企业犹如闯进了瓷器店的大象们,能奔跑起来吗?

中国咖啡,撑起一个万亿市场

“万达们”看似与咖啡、奶茶赛道完全不沾边,为何近两年前赴后继地掺和进这门生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主要原因。

记者从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2021年年度报告中了解到,2021年,商品、餐饮业务为万达贡献了15亿元销售收入,该项业务毛利率达63.49%,远超其院线业务毛利率。

与此同时,传统行业巨头希望通过打造年轻态的新式茶饮及咖啡,吸引新生代消费者。以李宁公司为例,此次申请注册“宁咖啡NING COFFEE”商标,其官方回应称,希望通过优化店内服务,提升顾客在购物时的舒适度和体验感。在店内提供咖啡服务,也将是李宁针对零售终端消费体验环节的一次创新尝试。

此外,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2021-2023年中国新茶饮行业增长率约为19%-20%。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为3817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1万亿元。几乎所有人都坚信,中国一定会诞生属于自己的星巴克。

曾有声音质疑,中国邮政、中国石油卖咖啡是不务正业。然而,壳牌零售业务总裁柯一凡曾对媒体称:壳牌便利店每年卖出约2.5亿杯咖啡,咖啡生意“比石油的利润率要高得多”。

不过,相比于万达,中国邮政、中国铁路等涉足奶咖领域,虽然没有迫切的利润追求,但是如同李宁一样,传统企业也要打造年轻态的新产品,吸引新生代消费者。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报告显示,新茶饮吸引的是“新人类”,从小喝奶、吃水果的年轻消费者是主力客群。与新茶饮的碰撞,“有利于培育Z世代消费者市场,帮助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增长”。

对中邮、中铁和“两桶油”来说,利用全国庞大、密集的网点和客群,顺手卖杯奶咖,增加门店服务场景、充实业态,又培育年轻客户的认同感,何乐不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跨界业务对于传统企业自身业务服务体系的升级、用户黏性的增强,以及新利润点的增加,这是巨头们看重的关键。

上游新闻综合钛媒体、潇湘晨报、虎嗅、投资界、南方都市报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