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地方大员聚首,谈了什么?
01-14 16:32:35 来源:北京日报-长安街知事

北京日报-长安街知事消息,周五,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长江三角洲举行,8位地方党政一把手齐聚苏州,谈了一件大事。

这8位地方大员,分别是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长应勇;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座谈会次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党报联手发布了一条重磅新闻:《创新引领 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这个题目,也正是座谈会的主题。

何以见得“重磅”?小伙伴们都知道,“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有三大国家战略,分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同时是前两大战略的交汇之地。这个城市群的26市,就在沪苏浙皖区域之内。

2003年,可谓长三角协同发展元年。这一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与上海、江苏的党政领导座谈交流,签署经济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联动发展。2008年,这一会议首次邀请安徽参加。从此,三省一市轮流举办这一高级别会议,并形成机制,至今正好是第十个年头。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举措之一,成为新时代化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行动指南。

梳理近年来历次座谈会可以看出,尽管侧重点不同,但都绕不过这些核心议题:“国家战略”“转型升级”“改革开放”“协同创新”“优化布局”……这些议题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动长三角地区创新引领发展,绿色转型升级,走在全国前列。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高速公路网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回到最初的话题,长三角如何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座谈会给出了几个办法:

首先,协同发展,规划先行。会议提出,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提升南京、杭州、合肥副中心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加快市场一体化,加强生态共保等。

其次,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构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众所周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各具特色:上海科技创新能力强、江苏实体经济基础好、浙江商业模式创新走在前列、安徽新兴技术有后发优势……这为构建内聚外合的创新网络创造了条件。

第三,共建基础设施,提升互联互通和能源保障水平。“交通圈”是否便利,“生活圈”是否密切,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先决条件。苏州会议期间,各方签署了交通、能源、科技等10个专题合作一揽子协议,为经济协同发展搭桥铺路。

三省一市党政一把手们也有各自的想法。十九大闭幕后,上海市党政代表团赴江苏考察,李强在会上表示,区域合作是当今世界地区发展一大趋势,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凝聚共识、拿出举措,不断将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向深入。

娄勤俭认为,江苏要积极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在长三角发挥龙头作用,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同时希望上海支持江苏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作用和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纵观国内,与京津冀、珠三角等其他协同发展的区域相比,长三角动手早、联通度高、发展差距小;横看全球,比之伦敦、纽约、东京等大型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又占有人口基数大、经济活力高、创新发展势头强等优势。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长三角城市群26市要建成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排头兵、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区。

创新,无疑是引领世界级城市群未来发展的关键词。长安街知事发现,三省一市8位地方大员齐聚苏州商议的这件大事,核心就是“创新引领”。

会后的公报,12次提及“创新”。可以说,长三角地区正谋求率先构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合力推进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持续推进科技联合攻关和资源开放共享,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长三角的成功经验,同样值得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学习借鉴。

原标题:8位地方大员聚首,谈了什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