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愤】
94岁老人被抬到银行做人脸识别?涉事银行:已向老人道歉
封面新闻@青蕉视频消息,11月21日,湖北广水。有网友发布一段视频爆料称,广水一位94岁的老奶奶为了激活社保卡,行动不便的她被抬到银行进行视频认证。22日,据广水市广播电视台消息,农行广水市支行发布了情况说明称,该行工作人员已及时赶到老人家中道歉。未来将以此为戒,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提升服务质量。
原标题:94岁老人被抱起进行激活社保卡 银行回应:工作人员已赶到老人家中道歉
【逆袭】
判刑十年,出来后,他成了全村首富
中国长安网消息,“活到五十岁,我发过两次财。”
“那时候17岁……村里还没通电,我就给家里搬来电视机和冰箱!”
“现在,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很安逸。”
如今,已经是七二村“致富带头人”的李逊,年过半百,却容光焕发。谁能想到,他曾经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劫道班”的一员。
而他所在的七二村,从1993年到2004年的11年间,竟有一半以上家庭有犯罪记录。
李逊发财记:“要过七二弯,留下买路钱!”
要说李逊发财记,时光倒流回1986年,那时李逊才17岁。
李逊所在的七二村位于遵义市桐梓县城向北21公里,村外盘山公路是连接川黔的必经之路。往来长途货车从山脚到山顶要绕72弯,公路蜿蜒曲折,车行缓慢。
颠簸前行的货车
说到小时候的家庭状况,李逊脸上难得浮现出一丝难堪:“家里面穷到揭不开锅,实在没吃的时,连梧桐树皮都剥下来加工吃过。”
饥寒起盗心。“公路飞虎队”、“劫道班”和“飞车大盗”随之成立。
月黑风高夜,天气恶劣时,却是李逊最期待的时候。
“下雨下雪,车子打滑,司机请我们帮忙,我们就故意把车弄翻,出高价才肯把车抬出来,想办法讹钱。”
昔日村民推车的场景
“天一黑,我们就三五成群,守在路上,让司机留下大米、罐头……”
“要过七二弯,留下买路钱!”
盗抢盛行,司机谈路色变。
靠着一次次盗、抢、敲诈,包含李逊在内的七二村人“发财”了。
但是,想象中的好日子却没有来。
当时“劫道班”违法的场景
发“路财”,吃牢饭!从1993年到2004年的11年间,七二村400余户人家,一半以上家庭有犯罪记录,261人因盗窃抢劫被判刑,其中40人被重判,2人领极刑。而李逊也因抢劫罪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
严打行动中抓捕的场景
李逊落难了:“家里有人在坐牢,比穷还让人抬不起头来!”
包含李逊家在内的七二村承受了极大落差。
接下来十年,七二村人最害怕两件事——出村和过年!
“家里有人在坐牢,比穷还让人抬不起头来!”七二村村民受尽了白眼和冷脸。
当时的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
一到过年时,一半的家庭都吃不上团圆饭,家家的老母亲都坐在桌前掉眼泪,这还过啥年?
几年后,终于盼到李逊等人出狱。日子却并没有因他们回家而变好起来,反而一系列问题开始出现…
“那时候村风混乱不堪,就因为看你不顺眼就呼你一巴掌。打架的就更多了。”不仅是李逊,七二村的村干部也意识到要过上好日子,得先治好病根。
什么是病根?
治标要治本,治穷先治愚。
怎么治?
都饿着肚子呢,谁有闲功夫听你唠嗑?
村干部自掏腰包,“三斤瓜子两包烟”一壶农家老鹰茶,农家的檐前院下和村组的院坝草坪上,茶香四溢,引得村民参加。
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训
“一开始聊聊家常,聊开心了,就从大家关心的土地纠纷啊婚姻纠纷入手来摆故事、讲道理。”当时的镇人大代表叫张绍武,为了在七二村开展普法教育,他没少操心。
“大家都受过法律的苦,你说法律好,正一套反一套都是你们说的呗?”瓜子磕了,茶喝了,却没人买帐,还有人当场唱着反调。
李逊也不太信。偶尔被邻居拉来开会,他也会早早离开。
可是有时候,不想啥来,啥就偏找上门来。李逊又摊上事了。
“这块地是我爸爸留给我的,必须归我!”
李逊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亲侄女会跟自己来争土地,而且把他告上法庭,“就只为了一块三分地”。
这地其实是属于李逊的,但是亲侄女不听,非说是她的。“为了一点点土地,亲戚间的脸面也不要了。”气上心头,李逊甚至跟前来调解的村干部也推搡起来。
“土地所有权受法律保护,谁也抢不走你的!”张绍武赶忙把他们拉开。
“法律真这么说?那我能保下我的地?我以为法律只说不准干啥呢!”李逊惊讶了,通红的脸也缓和了下来,没想到“法律”还有这样的好处。
“那肯定,法律是保护你的嘞!有时间我带着你看看相关书籍,上面可写得清清楚楚!”
接下来,李逊果然抱着本《土地管理法》开始看起来。
李逊入了迷,还看起电视和网络上的法治节目,也学着用网络搜索起法律条文来。
最后,李逊没上法庭,他办手续把土地转给了侄女:“你说土地是你的,是要有凭证的。但是幺爸觉得亲情比什么都重要。”
李逊侄女发给李逊的短信
跟李逊一样,越来越多的子女赡养纠纷,婚姻纠纷通过“法律”解决了,村民们开始主动学习法律,在外出务工时保护自身权益。
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七二村的法治氛围如那凉风垭吹来的风,越来越清醇。
每家每户都有家风家训牌
李逊又发财了:“现在我资产上百万!”
愚治了,穷还在,怎么办?
2002年,崇遵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到桐梓县城。七二村开始活络思路,引领村民特别是刑满释放人员进入高速路建设工地打小工,搞沙石运输。
“当小工赚不了钱!”赚过大钱的李逊可不满足。不同的是,这次,他要堂堂正正地赚钱。
在村里支持下,他成立了一家劳务公司,承接农村安居工程、乡村公路建设,项目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
“过去在农村,土地是命根子,一家人吃得饱不饱全靠它。现在啊,土地成了摇钱树,一家人吃得好不好全靠它。”李逊富了,一个人富还不行,他还想着带民致富。
“《土地管理法》我认真研究过,耕地荒废,如果荒废期超过三年,土地是会被收回的。”
李逊算过一笔账:村里不少人外出打工,土地荒废了,可惜;村里小家小户种植,没技术还费劳力,听天吃饭,啥时候能发家致富?
机械化、专业化、大规模种植是大势所趋,李逊一拍大腿,下了个决定。
他带着村里的“法律明白人”挨家挨户上门劝说:“我们找村里的法律顾问拟合同,白纸黑字写清楚,有法律效力。你们就出地,我来种。等到收成时候,卖了多少大家分一半。”
听到李逊这样说,有了“法律明白人”的解说,有了“法律”的保护,村民们都安了心。
“现在我有328亩花椒田,生意红火得很!”如今村里乡亲见到李逊,都会亲热地叫他一声“李总”。
去年,七二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2000余元。全村55%以上的村民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元,7户家庭年收入超过100万余元。
如今的七二村盘山公路
“现在我资产上百万!”村里户户都有了轿车,李逊还开上了宝马。
李逊多了两个身份,他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还申请入了党。
发了财,七二村实现了从“大乱”到“大治”。从2007年至今,七二村连续13年零违法、零犯罪、零事故、零上访,无毒、无黄、无赌、无邪。
现在,在七二村民主法治展馆里,有一面墙,贴着村里入选“好人榜”的人物肖像。
李逊照片摆在最上方,笑得最甜。
照片墙(最上图为李逊)
原标题:判刑十年,出来后,他成了全村首富
【煲鸡汤】
最怕你对生活麻木,还以为是心态淡然
人民日报
1
前段时间,表舅来找母亲借两千块钱贴补家用。此前,因为舅妈要做手术,表舅掏空了积蓄,连吃饭的钱也没剩多少。母亲告诉我,造成表舅近来落魄的最大原因,就是他的心态。
年轻时,表舅做过建筑队的队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后来建筑队解散,表舅只能去舅妈的水果店里帮衬生意。水果店生意不好,舅妈发愁经营策略时,表舅总会安慰她“发愁也没用,船到桥头自然直”。
家里开销吃紧时,亲戚都劝表舅出去找个工作,不能总靠存款。表舅也总是一脸无奈地拎出他的口头禅“没关系,这样也挺好”,然后继续过一天算一天。结果今年,水果店经营状况不佳,舅妈又生了病,表舅的生活便更加拮据。
做人能看得开是好事,但若以此为借口就不思进取,最终只会错失防备风险的最好时机。
真正好的心态,并非过分坦然地等待一切命运的安排。很多时候,正是我们口中的“也挺好”,毁了曾经那个愿意努力拼搏的自己。
2
前几天,正在学车的闺蜜来电话说,她科三又挂了。前前后后她已经挂了四次。本以为她会难受,小心翼翼地询问她是不是因为太紧张了,但话没说完便被她一阵笑声打断,“你看我像个紧张的人吗,这次是个意外,我挂错了两次档,考官直接就让我下车了。”
的确,在我的印象里,闺蜜是个心理素质过硬的人。从前考试从不复习,现在有什么考核评比也都是到节骨眼上再准备一二,丝毫不放在心上。这次学车也是,每次问她准备得怎么样时,她总是摆摆手表示没问题,就算过不了,也可以下次再考。可就是在这样的无所谓中,她失去了一次又一次机会。
上个月,我监考英语六级,在考场外听到几个同学聊天,有个姑娘说自己只复习了一晚上,早做好了下次再战的准备。旁边立马有人附和,说自己一页书都没看,这次考试又要随缘了。分享完彼此的“好心态”,几个人就嘻嘻哈哈地走进了考场。
其实,人可以对一些事不在乎,但不能对什么都不在乎。短暂的放空是人生的智慧,长久的无所谓便是对生活的麻木。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待失败的漠然,更可怕的是,还引以为豪,把它当做“好心态”。
3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射箭比赛之前,同学们请老师来做示范指导。由于很久没有练习,老师射箭时并不放松,甚至可以说十分紧张,但一轮下去,成绩斐然。同学们非常震惊,请老师讲解他紧张却不失误的秘诀。老师告诉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回忆之前的努力,自信便会喷涌而出。”
真正的坦然不是口头上的云淡风轻,而是经过日复一日地准备后对自己的坚信不疑。
我们常以为,让人羡慕的心态就是不为外物所扰、不为结果所累,但这份淡然绝非内心麻木、对什么都无所谓。相反,正是对生活的在意,才促使我们拼尽全力。
最好的生活是张弛有度,最好的心态是收放自如。往后余生,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在平淡的日子里知进取,在艰难的岁月中也不慌张。
原标题:【夜读】最怕你对生活麻木,还以为是心态淡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