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的路有气质到什么程度?我们建议你把手机横过来看一看
12-12 20:46:35 来源:八二四研究所

QQ图片20181212205423.jpg

重庆

山环水绕,山水相依

是自然造化的山水之城

从没有一座城市

能有如此任性和多样的各色交通

它们纵横于山水之间

成为串起这些精彩山水的金丝银线

它们依山形、就水势

体现着山城与众不同的非凡气质

1 水路:通江达海

位于盆地东部的重庆

集聚了上游及川内来水

水路犹如毛细血管遍布全身

在陆路交通“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古代

水路

绝对是重庆的生命线

以长江以主干

嘉陵江、乌江、大宁河为骨架

渠江、涪江等水域为主要通道

重庆的水路向西可上溯至乐山、成都

向东出三峡可直到宜昌、汉口

向北可连接川内重镇南充、遂宁等地

向南可通行贵州、湖南

(交通部《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布局方案图》中的重庆)

古往今来

四通八达的江河

带来了便捷的航运

货物往来与人员的出行

很大程度上都依靠水路而实现

直到今天

水路仍是重庆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

作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庆

江津、寸滩、果园、涪陵、万州等港口依次排开

借助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

为重庆实现“两点”“两地”

注入着滚滚江水般的不竭动力

(长江上游最大外贸集装箱枢纽港—寸滩港  摄@袁志强)

除了长江、嘉陵江等大河上的港口

大大小小的河流里

还遍布着数不尽的码头、渡口

在这里

钢铁轮船变成了叶叶轻舟

水路又成了沟通小区域内部的通衢

方便着当地人的生产、生活

也有了更多的乡土气息

QQ图片20181212205926.jpg

巴渝十二景之中的“黄葛晚渡”

因烟雨朦胧之际

渡船犹如沧海一叶

景色之佳世代流传

与之相似的还有

巫山八景之一的“宁河晚渡”

南川八景之一的“古渡流金”

(老地图中南纪门对岸的黄葛渡口  @重庆地理图书馆)

现在的大渡口区

也是因明清时期

此地义渡为沿江数十里渡口之首

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2 桥梁:跨越山水

水路沟通了区域内部

更为对外交流带来了便利

但另一方面

江河的存在

也曾长期阻碍了两岸的物质、文化交流

桥梁技术的出现和日益发达

则使得人们能够跨越山水

追寻更多样的生活和风景

重庆以“山城“江城”著称

自然也多桥

各种古桥遍布市域城镇和乡村地区

其中最古者为宋代的施济桥

(位于荣昌城区的施济古桥,主体仍为北宋修建的基础)

(南川清代正阳桥,枯水期会短暂露出水面  摄@张海鹏)

同时

因为桥梁数量众多、建造精巧

茅以升桥梁委员会还将重庆评为“中国桥都”

以重庆主城区为例

平均每5公里就有两座大型跨江大桥

(夜幕下的朝天门大桥,熠熠生辉。这是长江接纳嘉陵江后,下游的第一座跨江大桥)

江河之上、溪沟两岸、峡谷之间

桥以各种形态出现

如人一般

具有了各种性格

巫山长江大桥宛如长虹卧波

峡江两岸天堑变通途

于渝东门户的川流不息之外

颇有几分侠骨柔情

(横跨巫峡天险,巫山长江大桥的红色外观尤为显眼 )

以万州桥等代表的石拱桥和梁桥

遍布重庆的大小溪流之上

最是有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始建于1870年的万州桥 美国社会学家甘博摄于1917年)

(1909年涪陵李渡附近的一座石拱桥)

(清末民初,重庆城附近的一座石桥)

(走向外面的世界  美国地质学家张伯伦摄于1909年)

濯水等地的风雨廊桥

四面通风上加廊盖

既为过路人遮风避雨

又避免了木质桥身受雨水浸透

交通功能与社交空间的完美结合

透露着先人们的淳朴智慧

(濯水风雨廊桥长303米,有“亚洲第一廊桥”之称)

以条石、块石置于水里间隔排开

组成不连续的桥面

两石之间恰可一步跨过

这便是重庆乡村最常见的跳蹬桥

仅大足一区就有67座

(注:数据来源于《重庆桥梁志》)

跳蹬一字排开

简洁明了却又极为实用

如今在渝北偏岩、忠县汝溪等地

古朴的跳蹬桥还吸引着众多游客

前来观光体验

(位于偏岩古镇黑水滩河中的跳蹬  摄@彭怀月)

3 立体交通:构筑城市

山水造就了这座城市初始形态

但随着城在物质形态上的发展

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其内部之间的联系需求不断增加

在以渝中半岛为中心的传统城区

不仅有不同区域间横向沟通的需求

高低起伏的山地地形

也对城市内部纵向的沟通提出了需求

最终的结果就是

涵盖了各种沟通形式的立体交通

构筑起这座城市新的空间骨架

(重庆城市交通的典型特点就是其立体性,尤其是在渝中老城区,平面的地图往往很难真实反映城市地形和交通。像下图中连接中山三路和人民路的几条不能通车的梯坎小巷,当年就有人循着地图把车开下了梯坎。 @重庆地理图书馆  1989年《重庆交通旅游图》)

老城外的码头和江边

曾是重庆人重要的公共空间

为了省却爬坡上坎的麻烦

人们修建了望龙门、朝天门等多处缆车

为了更方便地跨过两江往来四岸

人们在既有的轮渡之外

又修建了长江、嘉陵江索道

(长江索道和曾经的嘉陵江索道)

在城里

也是为了克服巨大的高差

人们在凯旋路修建了电梯

在两路口修建大大扶梯

建于上世纪末的皇冠大扶梯

连接了两路口和重庆火车站

垂直提升高度到达了52米

二十年的时间里

让穿行上、下半城的人们免受爬坡上坎之苦

也提高了上下半城的通行效率

(高差距大,犹如一条时光隧道的皇冠大扶梯)

这些城市内部的公共交通方式

因其独特的感官体验

近些年来成为了重庆旅游的重要看点和资源

而纷至沓来的外地游客们何曾想到

这些都是重庆人最平常不过的生活

在云阳城区

垂直高差200多米的梯坎

自长江岸边顺地势而上

横贯城市中央

居民们沿路爬坡上坎

生活、锻炼

(云阳登云梯全长1000多米,坡度陡,常常作为汽车或摩托车拉力赛的比赛场地)

在重庆的立体的地形中

建筑与道路重叠、穿插生长再正常不过

一列列轻轨

随着地形波浪起伏

上天入地穿山过楼无所不能

(穿行在山林草木与城市楼宇间的轨道2号线)

李子坝车站因列车高悬空中

而后穿楼而过

高楼大厦与轨道紧密结合

成为了重庆魔幻之城的经典景点

(火爆网络的李子坝车站,轻轨穿楼而过)

而在最近

在江北红旗河沟汽车站

一栋八层圆环状建筑又成为新晋打卡地

这座建于1990年的鲁班奖作品

极具历史厚重感和空间层次感

而且就像轨道二号线李子坝站一样

这栋楼的底层竟然能通公交车

(位于红旗河沟汽车站的这栋圆环状高楼)

至于本就复杂的立交

在重庆则有着更为多样的呈现

 因为城市道路高度不一

土地资源有限

连接多条道路的立交

往往造型多样、落差巨大

有着平原地区难以想象的设计

建成不久的黄桷湾立交

共拥有5层20条匝道

高低落差将近40米

可通往10个方向

(重庆主城最大、功能最强大的“枢纽型”黄桷湾立交)

4 山路十八弯:找回乡愁

重庆山区道路崎岖陡峻

在近代公路出现之前

人们往来于山间

靠的就是一条条的石板路

有的甚至就只是泥巴路、碎石路

也就是今天俗称的“古道”

(梁平一带的牌坊和石板路  张伯伦摄于1909年)

“古道西风瘦马”

走在这种路上

大概真是能把马也累瘦的

遥想明清当年

湖广填四川

来自东、南、北等方向的移民们

除了长江等水路外

就是沿着这种小道翻山越岭进入重庆

巴地的盐巴、山货等重要物资

也经由这些陆路运到川外

直到今天

酉阳川盐古道的石板上

“T”字杵下密密麻麻小孔依然可见

见证着当年盐运的繁华

如今杂草丛生处

当年却是一条无数背夫洒下汗水和盐粒的“咸”路

(隐时现的白色线条便是古盐道,早已难见行人身影)

在古道的节点处

人马休憩、货物整顿

久而久之一个个聚落就此形成

 而这些聚落的规模

也与古道的长度和重要程度密切相关

像过去从重庆到成都

设驿的官道被称为“东大路”

是成渝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之一

驿站、铺递这些重要节点

往往都是较大的场镇

遍布酒店、茶馆、客栈

今天重庆境内的就有邮亭、来凤、走马、白市驿等

都是当年东大路上的重要场镇

(缙云山上著名的三道碑,碑下即为东大路)

借着这东大路之便利

也成就了邮亭鲫鱼、来凤鱼、白市驿板鸭

这些成渝两地家喻户晓的地方美食

今天的重庆乡村

山还是那些山

但交通早已换新颜

一条条崭新的乡村公路蜿蜒在这绿水青山中

带动产业兴旺、人民富裕的同时

公路本身也成了一条条风景线

像跳动的音符畅响在山间

(穿行在南川山王坪丛林里的乡村公路  摄影@张坤琨)

这些乡村公路多位于丘陵山地

为了克服地势高差

线路多沿山坡做S型展线

以降低爬升时路线坡度

电影《失孤》中

綦江的浸新公路沿着山势蜿蜒盘旋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条隐匿在横山之中的乡村公路

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

造路者的伟大和大自然的美丽完美结合

(“重庆最美公路”—綦江浸新公路  摄影@李荣伟)

比浸新公路更加迂回曲折的

是秀山的平川公路

从山脚到山上

45道拐沿着川河盖盘旋上升

被誉为“重庆最弯”公路

(迂回曲折的平川公路  摄影@唐磊)

5 现代交通:走向未来

在梳理这些特色交通的同时

我们也发现

以铁路、公路和航空为代表的现代交通

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

将重庆与世界联系的越来越紧密

重庆乃至四川的第一条铁路

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

卢作孚联合本土乡绅

修建了用于煤炭运输的北川铁路

(民国地形图中的北川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

重庆的铁路得到了快速发展

1952年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1965年川黔铁路全线通车

1978年襄渝铁路全线通车

随后的渝怀铁路、宜万铁路、渝利铁路

成渝高铁、渝万客专、兰渝铁路、渝贵铁路

相继建成通车

重庆成为了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

(夜幕下的重庆北动车运用所,众多列车蓄势待发)

“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

又让重庆之路更加宽广通畅

货运列车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

到达边境口岸阿拉山口

进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波兰、德国等地

把重庆制造带向了全世界

(正在“渝新欧”国际物流大通道上运行的班列)

(一列飞驰中的和谐号动车)

除了铁路

穿行在山水间的高等级公路

也是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它们遇山开洞、遇水架桥

以极高的桥隧比而著称

往往是汽车刚出隧道稍见天光

便是一桥长跨

左右一片峡谷

(渝宜高速云阳汤溪河大桥)

以渝湘高速武隆隧道群为例

在24.76公里的高速公路上

有5座大型隧道、6座大桥

隧道和桥梁长达23.77公里

车在山中穿行

明与暗不时交替

仿佛穿梭于奇幻的时空机器中

到了平坝地带

高速公路则又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行驶在平坝之中的渝万高速,一条大路通畅无比)

凭借着优美的造型与线条

以及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为一体

在摄影师眼中

重庆的公路也成了不容错过的风景

巴山渝水间

古老的巴人

从这里克服蜀道之难、川江之险

筚路蓝缕

开启了巴渝文化对外交流的先河

而今的重庆

立体交通构筑出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铁、公、水、空综合交通体系四通八达

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

被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而对于重庆这座城

正如它缤纷多样的交通一样

我们貌似熟悉

却远没有真正走进和了解她

更多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

(渝中某步道,极其美丽,极其险峻,也极具山城特色,却依然荒废和淹没在城市发展的大浪中,等待人们去发现。八二四研究所实地踏勘,拍摄@王岚)

原标题:重庆之路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