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本科毕业论文的”紧箍咒”念痛了谁?
05-15 11:20: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科毕业论文的紧箍咒念痛了谁?

对于不少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现在正是提交毕业论文、准备答辩的时间。最后一年的春天,总会让人格外的印象深刻。在论文中“苦苦挣扎”的他们,将“论文”看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2004年3月29日,本报记者的一篇《本科毕业论文掺水严重能否取消》就引起了高教界的一场大讨论:一方认为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低下,抄袭成风,而且本科生就业压力大,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建议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而另一方则认为,毕业论文是检验大学4年学习的最好方式,不应该取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调查发现,2014年,以华东师大为代表的几所学校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比如以毕业设计、发表新闻作品或调研报告等形式代替毕业论文。此外,温州大学为鼓励学生创业,可以用创业成果来代替毕业论文。在一些理工科学校,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可以与毕业论文等值替换,引导学生将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保护。但无论如何,真正写好一篇学术论文,其效果往往胜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往往能更充分、有效地促使学生将4年来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

如果短期内无法取消本科学术论文,正苦思冥想抓耳挠腮的大学生该怎么办?

因此,不少学生、高校教师、教育专家都意识到,一些大学生科学写作能力的欠缺是导致他们“不会写论文”的主要原因,而科学写作能力不仅需要专业技巧,还需要一定的科学思维。

论文,念起了大学的“紧箍咒”

“凌晨两点半,我还开着灯,望着满屏幕飞舞跳动的论文。我心里有多苦,我自己多清楚……写到天昏地暗,写到头脑发昏……”最近,某高校大四学生创作的歌曲《不想写论文》突然走红网络。

当搜索“毕业论文为什么这么难”,大概可以找到3930万条相关网页,但是再多的招数对于大学生来说都像是“浮云”。不少大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学校教了我们很多东西,却没有教会我怎么找选题,怎么查文献,怎么写论文”……

来自烟台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张小菊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身处毕业季的她,最头疼的事就是写论文和找工作。

“毕业论文就像‘紧箍咒’。”谈到为什么会感到论文这么难写,张小菊大概可以通过写一篇论文来陈述这说不尽的原因。

“可能是我的学术能力不够,水平不足,不过说到底终究是读书少了。好多的选题似乎很热门,但是对社会毫无促进作用。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对研究对象的分析比较难,分析的论据不好找……事实上很多的研究都是在应付,有一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张小菊说。

在学习上一直追求完美的她希望自己的论文做到可读性和严谨性的平衡,能够写得生动幽默,而不是教条主义。但“有限的能力和经验”让她短时间内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随着“Deadline”(截止日期)的临近,张小菊只能硬着头皮“生写”。

张小菊表示:“我写作上的方法和技巧,基本上都是从别人的论文中学习的,导师也会给我一些零碎的指导意见,比如会帮助找论文中的逻辑关系。但我觉得自己可能还是对学术研究的投入不够,如果有一个系统的论文写作学习过程,落笔会轻松很多。”

对于在北京市某知名高校学习外语类专业的左艺来说,毕业论文要求是外语写作,但是研究方向不限。大学4年一直在背单词、听听力、练口语的她完全不知道自己可以“研究”什么。

“我只能选择一个我比较感兴趣的传媒领域话题,但我是个门外汉,平常我们最多就是写写外语作文,对于论文,我连写出一个原创的句子都很难。现在我们都抱着之前学长学姐的论文临时抱佛脚,照着样子写。”左艺说。

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有了实验的数据基础,写论文仍然不是一件容易事。

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数学专业的一位学生表示,自己目前正做一篇有关水资源短缺的定量分析研究论文。“这方面的论文需要做大量的数据分析,还要进行编程运算。与文科学术论文相比,理科的学术论文更多的是实验应用方向的。我认为写一篇论文最大的困难是寻找创新点,以及复杂的数据分析”。

指导教师:他们“痛不欲生”,我们“生无可恋”

在焦头烂额的“论文大战”中,许多大学生表示,写论文这项从来没有接触过、练习过的“技能”,学校似乎是默认每一个人都会的。而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指导这样一群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完成一篇成熟的大论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不愿意写论文,你以为我愿意改吗?”每年的春天,这句话大概成为所有大学老师的内心写照。

一位来自北京某知名高校的教师不久前在朋友圈中写道:“又到了一年的春天,本应享受生活的时节,却陷入指导研究生论文写作的循环,不明白为什么学生们都到研究生了仍然没有基本的论文写作能力,每年都是从零开始,操碎了心!”

在网络上,大学教师关于指导学生写论文的吐槽也比比皆是:“他觉得痛不欲生,我还觉得生无可恋。”“指导论文是一个修仙成佛的过程,从最开始的气到心塞吐血,到最后心平气和笑对一切……感觉指导完论文整个人生境界都升华了”“经常帮学生改着改着论文,就不知不觉重新写了一篇。”“要么根据内容改标题,要么根据标题改内容,已经不知道对多少学生说过这样的话了。”……

来自烟台大学人文学院的副教授李轶在教学岗位上多年,谈到现在大学生写论文下笔困难的问题,想到了最近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有一个同学写论文的时候也不联系指导老师,后来指导老师终于找到她。她当时就哭,说自己压力大,抑郁了,怎么也写不出来。”最后,这位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才完成论文,从框架到每个小标题,再到后面的内容修改,都需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

李轶说:“这种极端的例子不算普遍,但是普遍的现象是,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写论文,他们没有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

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姜申看来,大学生写论文下笔困难的情况比比皆是,“感觉学生不太会设计论文,总是一种作业思维——我交了,虽然不是很好,但也不至于不及格,你给个60分就可以了,不要再让我改了。”

对于这种应付了事的做学术论文的心态,除了惰性,姜申分析还存在几层问题:“一、不做文献积累,不了解前人的学术成果;二、教科书口吻,想当然,缺乏分析讨论;三、框架不行,行文没有递进关系;四、题目普遍太大,文字撑不起来,内容太浅表,没有论点;五、举例单一,形成孤证。”

大学应加强对学生科学批判思维的培养

虽然近年来有声音指出,不应让毕业论文这种形式成为大学生毕业的唯一“准出证”,但就目前看来,论文写作仍是一项有效的检验学生学术能力的方式。那么,对于这个大多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不少高校教师认为,大学应加强对于学生科学批判思维的培养,或是设立专门的科学写作课程。

对此,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院士席南华在不久前的一次报告中指出,一直以来,外国大学对于科学写作非常重视,他们一般设有“大学写作”课程,但是我们国家并没有相关的课程。

“我发现,我们的学生不会写别人的话,也不会写自己的话,他们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论文写作功底非常差。他们没有科学批判思维,也缺少分析性阅读等训练。”席南华说。

席南华表示,“最近国科大打算开设这样一门‘大学写作’课程,但是我们请人教课的时候就发现,国内没有大学开过这门课,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应用写作,但是没有开设针对学术论文的写作课程。”

据了解,如今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探索设立与科学写作相关的课程,例如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曾开设一门暑期课程“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得到了不少学生的好评。授课教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宝荣已经坚持开设这门课程十余年,选修这门课程的同学有来自本校和外校的学生,遍布文、理、工、商、医等多种专业,从本科生到博士生都来听课。

此外,李轶认为,学生还需要从中小学开始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大学的时候需要写论文的情况下能写出来。


“写论文,本质上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能力不是可以仅仅通过开设几门课程解决的。治标的话,可以开设一些学术写作训练课和本学科的研究方法类的课程。但是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基础的研究方法,只有掌握方法才能做研究。要想治本还是要回到长期的思维训练上来。”李轶说。

而姜申认为,学写论文要从兴趣开始,有兴趣才会钻研和积累,形成例证和分论点,才有论文的雏形。“写论文离不开科学思维能力,但这种思维能力应该是开放的,方法只是框架,太严苛就八股了,学术思维方式培养还要注意不能禁锢学生思考的多样性”。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