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中国人的吃糖路,走得辛酸并甜蜜着
05-08 08:28:42 来源:中华网

1.gif

中华网消息,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五月伴侣没,六月没人追……

说,有多少人现在在减肥?

为了瘦一点,这不吃,那不吃,甜食更是碰都不敢碰。

巧克力?No!

蛋糕?No!

奶糖?No!

古人知道了一定会说:放着我来!

因为他们要想吃点儿甜的,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中国人吃糖路上的辛酸史。

1、得不到的永远在蠢蠢欲动

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就在到处寻找甜食。

甜食不仅好吃,还能够迅速补充体力,是重要的热量来源。所以,人们想尽办法搜集所有能找到的甜食。

这时候的糖,还是纯天然的模样——果实和蜂蜜。

2.jpg

哪一样更受欢迎呢?答案肯定是蜂蜜。

因为生活就像吃水果,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

3.jpg

相比之下,还是蜂蜜更靠谱,香滑可口,甜过初恋。所以,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里面已经有了“蜜”字。

但是,蜜好吃,蜂难惹。

4.jpg

正在工作的采蜜人

想吃到蜂蜜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不怕痛

采蜂蜜必须要冒着被群蜂攻击的风险。

第二,不恐高

野蜂蜜主要分两种:崖蜜,在悬崖上;木蜜,在树顶上。

采蜜人必须徒手爬到悬崖或树顶上去摘蜂巢,借助的只有一根安全绳,还是手工捻的麻绳。

第三,不怕死

这还用小编我解释吗?

从采集到养殖,历经千辛万苦。

5.jpg

为了能够天天尝到甜味儿,人们开始种植果树,养殖蜜蜂。

最积极的就是各路达官显贵了,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培育果树,让果实的出镜率越来越高,光是诗经里面,就提到了19种果实。但是,他们把果树都围起来了。

“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凡祭祀、宾客,共其果蓏。享,亦如之。”

——《周礼·地官·场人》

普通老百姓连见都见不到,想吃也只能等到特殊时期。

“秦大饥,应侯请曰:“五苑之草著、蔬菜、橡果、枣栗,足以活民,请发之。”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养殖蜜蜂就更难了,刚才说了,3000年前的甲骨文就提到了蜜,而家蜂蜜的出现要再等1300年。

6.gif

最主要的原因是蜜蜂自带飞行技能,根本不听指挥,抓不到不说,还容易被蛰。

南宋的罗愿最先记录下控制蜜蜂的诀窍——擒贼先擒王。只要控制了蜂王,就能控制整个蜂群,掌握养蜂技能之后,蜂蜜的产量就高多啦!

河西走廊、秦岭山脉、四川盆地,都是主要的蜂蜜产地。长安出售的蜂蜜,已经能够达到“白如凝酥”的品质了。

7.gif

此时,摆在中国人面前的是一个新的问题:蜂蜜和果实不易储存。

2、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8.gif

饴,糖的乳名。

为了吃口甜的,忙活得筋疲力尽的先民们,开始寻找耐储存的糖。

这时候,他们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谷子发芽后是甜的。农民不舍得丢掉受潮发芽的谷子,就拿来加水煮着吃,结果发现汤汁意外的甘甜。

于是,他们开始有意地让谷子发芽,煮熟后滤掉渣滓,曝晒或熬煮浓缩。从此,饴诞生了。山东的高粱饴,就是这种制糖法的“活化石”。

9.gif

高粱饴口感Q弹,是世界上最早的软糖之一

由于当时的中国人主要居住在黄河流域,粮食以大、小麦为主,这种糖也被叫做麦芽糖,是北方最重要的糖类。

糖王甘蔗,横空出世

在吃这件事上一路开挂的中国人,又发现了一种神奇的植物——甘蔗。

10.jpg

甘蔗的来源说法不一,有人说是进口的,也有人说是本土的。甘蔗这个名字,不带胡、洋、番这些进口标记,可见很大概率是土生土长的。

11.gif

据说烤过的甘蔗,口感更柔和

国产甘蔗最早只生长在岭南地区,当地人发现,这种像竹子一样的植物,能流出甜的汁液,便把甘蔗砍成段,拿来嚼着吃。

想吃甘蔗,牙口必须好,还是榨成汁直接喝比较爽,《楚辞·招魂》里也写过:“胹鳖炮羔,有柘浆些。”(注:柘,音zhè,通“蔗”。)

12.jpg

刚榨成的蔗汁,是淡黄色的浑浊液体

为了更好地保存蔗浆,人们又开始了不懈的科研攻关——糖匠用做饴糖的方法,把蔗浆放进锅里熬,成品就是蔗饧了。

3、唐朝?糖朝!

13.gif

不吃糖,怎么长出这么可爱的圆脸

进击的制糖法

唐朝的时候,制糖技术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一方面,甘蔗种植的面积在南方进一步扩大,制糖的原料有了保证。同时,又有了新的制糖法,在熬好的蔗浆中加入牛奶,让颜色变得更白,再加入米粉,让质地变得更坚固,成品像个饼,邦邦硬,被叫做石蜜。还有一种方法,把熬好的糖浆倒进竹甑,使糖、水分离,室温下慢慢阴干,让糖自然结晶。这样得到的糖,一捏就碎,所以,叫沙糖。这时的糖,在形状上已经很接近如今的砂糖了。

14.jpg

当时的沙糖大概就是这样,只不过颜色还要更深

做个糖而已!似乎听起来很容易。呵呵,人类就是too naive(太天真)。

首先呢,学会这两种制糖法的前提是必须懂梵文,因为这是从印度引进的方法。

15.jpg

光会这一句可不够

其次,制糖不是你想学,想学就能学,要出国,必须被朝廷选中才行,所有去学制糖的都是公派留学生。

16.jpg

没有通关文牒,你还想出国

学个制糖何以这样复杂?事情还得从唐太宗说起。

两次赴印,一心求糖

唐太宗号称“天可汗”,经常接见外国使团,顺便收点贡品,美滋滋!

17.gif

此配图并非唐太宗,而是美滋滋

有一天,印度的摩揭陀国使团进京,献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其中就有印度石蜜。在玄武门连眉头都没皱一下的唐太宗,尝了石蜜以后,瞬间绷不住了。

“唐太宗时,外国贡至。问其使人,此何物?云:以甘蔗汁煎。”

——《老学庵笔记》陆游

18.jpg

通过熬煮浓缩蔗浆

摩揭陀的石蜜,味道要比国产蔗糖好吃太多啦!可是,只靠摩揭陀进贡的石蜜,根本不够吃嘛!唐太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制作方法学回来。于是,“遣糖使”们就浩浩荡荡地跑去印度,学会了石蜜制法,甚至比印度人做得还要好。

“唐太宗遣使至摩揭陀国,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拃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新唐书·西域上·摩揭陀》

19.jpg

熬煮至半固体状的糖浆

然后,问题又来了:石蜜食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必须要先砸碎,总不能让皇帝举着一个大糖饼直接啃吧?

“遣糖使”再次出发,这回,直接请了十个印度专家回来,直奔甘蔗产地,为皇帝做沙糖。

“乃遣匠二人、僧八人俱到东夏。寻敕往越州,就甘蔗造之,皆得成就。”

——《续高僧传·玄奘传》道宣

“糖”僧本僧

大概是公元8世纪,中国人又开挂了,我们发明了冰糖。

20.gif

冰糖可是制作糖画儿的重要材料

四川遂宁有个叫邹和尚的云游僧,擅长制糖。他把熬好的蔗浆倒进缸里,插上竹枝,趁着春节前的低温,让糖浆慢慢在竹梢上结晶,看着就像冬天结的霜,邹和尚就叫它糖霜,还有些块儿大的,就叫冰糖。

21.jpg

那时候的冰糖大概就是这样

晶莹的冰糖成功吸引了土豪们的注意,吃冰糖迅速成为风尚,号称“碎玲珑于牙齿”。

背后的操盘手邹和尚,可以说是“糖僧”本僧了。

4、中式微整形,了解一下

22.jpg

经历了唐朝的大发展,甘蔗成功跻身“糖界头牌”。

甘蔗的大产量,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尝到甜头,当时种植甘蔗最多的四川、两广,直到现在还是“糖业大佬”。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古人肯定不再折腾了?呵呵,人类就是too simple(太单纯)。

唐朝的糖还有一个问题:不够白。苏恭在《唐本草》里是这么写沙糖的:“沙糖,蜀地、西戎、江东亦有之。笮甘蔗汁煎成,紫色。”

23.gif

看到没有?紫色。糖好吃,但是,不好看,黑乎乎的影响食欲。

24.jpg

虽然也有苏轼这种文艺青年把糖比作琥珀,人们还是希望给糖美美容。

“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苏轼

曲线救糖

宋朝迎来了糖点师的灵感爆棚——糖,开始了在点心中的卧底生涯。麻团、糖叶子、月饼、桃酥、糖糕,这些你们嫌弃高油、高糖的点心,开始走上中国人的餐桌,吃货们可以在看不到糖的情况下,享受糖带来的甜蜜。

25.jpg

话说回来,丑媳妇也要见公婆,糖不能就这么一直隐身在糕点里面。眼瞅着制糖这条路就要走不下去了,一间破房子送了糖匠们一个大礼。

26.gif

嘉靖年间,一家糖局的房顶漏了个洞,屋子里的糖浆落满了泥水,想唱一首《凉凉》的糖匠突然发现,紫色的糖浆,被泥水淋成了白色。这个意外收获,暴露了黄泥水吸附剂的属性。

好事传千里,黄泥水淋法很快在全国流行起来。经过脱色的糖,变成了真正的“傻白甜”。至此,中国人才终于吃到白砂糖。

27.gif

最高兴的还是糕点师傅们——江苏师傅做出了苏氏软糖,广东师傅做出了糖葱,北京师傅做出了萨其马。现在能吃到这些甜点,必须要感谢那间破房子。

28.jpg

中国人在吃这件事上,是绝对的有始有终,不管多难,一定要做到好吃又好看。

随着制糖术的不断进步,糖也由享受用的奢侈品,一步一步变成了生活必需品。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使糖变得不再稀罕,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今天你视如“砒霜”怕长胖的,正是老祖宗们求之不得的蜜糖。

原标题:中国人吃糖路上的辛酸史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