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可你知道吗?吃了某种药后也不能开车,否则也会和酒驾一样危险。
影响驾驶的药物多达十几类
“所谓‘药驾’,简单来说,就是指驾驶人员服用了影响安全驾驶行为的药后仍然驾驶的行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何忠杰教授解释说,由于这些药物服用之后可能产生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头晕、耳鸣、视物不清、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很容易酿成祸患。
“临床上服用后会影响驾车的药物多达十几类,最常见的就是一些抗过敏和感冒类药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淑娟说。
国外一份有关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药情况的调查显示:在用药后驾车的人群中,吃扑尔敏等抗组胺药(感冒常用药)驾车造成的事故率达72%,服用抗抑郁药物和镇静剂后驾车造成的事故率高达97%。同样,国内也有一份资料显示,服药后驾车事故占全部交通事故的10%左右。
驾驶员一旦服用可能引起眩晕、嗜睡的药物后开车,反应和判断能力会明显下降,有时甚至超速行驶自己都感觉不出来,这一点在高速公路上尤为可怕。以时速100公里计算,一个瞌睡“点下头”2秒钟内,车辆至少会“盲开”55米,紧急制动都来不及,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影响生命安全。
若服药后影响判断一定别开车
众所周知,药物都有副作用,会对人体产生影响。部分药物服用之后可能产生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头晕、耳鸣、视物不清、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影响司机判断和安全驾驶行为,很容易酿成祸患。很多人都知道开车需要适当休息,却忽视了服药后的驾驶风险,甚至认为自己能“扛过去”,以致埋下交通安全隐患。
“从药理学角度说,一些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强度不逊于酒精。”李淑娟也表示,是否能导致“药驾”,完全取决于吃的是什么药,服用多大剂量,什么时间服药等。比如,镇静安眠药虽然容易让人困倦,但一般会在夜间睡眠前服用。经过一夜的代谢,应该比较安全了。但如果用药后第二天仍感到头晕,最好不要开车。另外,建议公众养成服药前先看说明书的习惯,并认真阅读且遵照建议,以免发生危险。
何忠杰则强调,安全驾驶无小事,是药物就有副作用,一旦出现副作用,就有可能影响驾驶员的判断,无法很好地控制方向盘,进而埋下安全隐患,“当吃药影响到判断时,一定要停车,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7类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
抗组胺药:扑尔敏、赛赓啶、苯海拉明等,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常常有嗜睡、眩晕等副作用。
抗抑郁、焦虑类药:丙咪嗪、多虑平等,会导致人昏昏欲睡、乏力。
镇静催眠类药:安定、硝基安定、苯巴比妥等,可对人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的效果。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等,有些人服用后会听力减退、大量出汗甚至虚脱。
抗高血压药:利血平、可乐定、优降宁等,服用后有时会出现头痛、眩晕和嗜睡等现象。
抗心绞痛类药:心得安、心痛定等,会扩张血管从而导致头痛,精神难以集中。
降血糖类药:优降糖、达美康等,能引起疲倦、头晕等不适。
除了以上这几类药物,还有一些药物要注意,比如含有酒精的口服液体药剂,常见的有复方甘草合剂、藿香正气水、感冒止咳糖浆等。这些药物本身含有乙醇,喝了之后至少应间隔半小时左右才能开车,否则容易被误会成“酒驾”。
还有一些注射液类药物也可能导致“药驾”,比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尼麦角林注射液、多西他赛等。
避免药驾要注意这些
介绍了这么多影响驾驶的药物,那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避免呢?
首先,在服药前要看药品说明书,有的药品在注意事项中会注明服药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和操作精密仪器。
如果感冒时驾车,最好选不含抗组胺成分的感冒药。在看病或买药时要主动说明有驾驶需求,请医生尽量避免开出对行车有明显不良反应的药物。
最后,在口服涉及“药驾”的药物后,开车时要留意自己的状态,如果身体不适,应停车休息,情况严重的要及时就医。当然,最好的做法是开车前和服药后6—7小时内尽量不要开车。
除了一些药物会引起“药驾”,不少食物也会导致驾驶员“被酒驾”。
会造成“被酒驾”的食品
食品类:蛋黄派、提拉米苏、腐乳、醉蟹、酒酿圆子、糟鸡、木瓜水、料酒、酒心糖等。
日用品类:含有乙醇的漱口水等。
对此,有人针对这些易造成“被酒驾”的食品食用后进行吹气测试——
蛋黄派:118mg/100ml
豆腐乳:82mg/100ml
藿香正气水:>600mg/100ml
漱口水/口气清新剂:29mg/100ml
龙眼(10颗):89mg/100ml
一把葡萄干:39mg/100ml
大蒜:0mg/100ml
可乐:0mg/100ml
红牛:33mg/100ml
菠萝啤:>200mg/100ml
备注:以上结果是把食物刚吃完就进行的吹气测试,10分钟后再测试都为0mg/100ml。
开车吃食物,先看配料表
到底为什么这些食物会让口腔内吹气能达到“酒驾”,甚至“醉驾”的酒精浓度呢?小编查看这些食物的配料表发现,罪魁祸首是一种叫“添加食用酒精”的东西。
我们常吃的一些欧式蛋糕、蛋黄派等就有加食用酒精。有的口气清新剂、漱口水,都有类似乙醇的成分。
至于中国人传统食物——豆腐乳,吃完能测出酒精,是因其配方中含红曲色素和乙醇勾兑的成分。
注意,一般含糖量较高的水果食用后也易被测出有酒精含量,如喜欢的荔枝、龙眼,都是导致“被酒驾”的高危食物。还有葡萄干,糖分也很高。
所以,小编建议大家在吃东西时,先看配方成份,看看是否有食用酒精、乙醇之类的添加剂。
“被酒驾”怎么办?等等再测
当然,你可千万别想着喝完酒之后,再以误吃食物来做借口,试图逃避酒驾和醉驾惩罚。这就小看了警察蜀黍的智商。广州交警表示,在警方查酒驾过程中,如果司机对测试结果存在异议,司机可向交警如实说明情况,申请几分钟后重测。根据车天下君实测发现,10分钟之后,这种假“酒驾”的嫌疑基本可以排除。严格来说,在警方的所有执法中,酒驾醉驾的评定是以最后的血液检测为标准的。如果你吃了荔枝、豆腐乳、蛋黄派,或是喝了藿香正气水,血液中一般不会含有酒精。
饮酒驾车的处罚
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的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来源: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