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之于个人,是美好生活之源;劳动之于人类,是文明科学之始。古今中外,人们从事劳动,赞美劳动,也从劳动中思考,从劳动中升华。孟子从中得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哲学,老百姓从中得出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朴素因果论。
千百年来,劳动也是人们念兹在兹的主题。我国有大量关于劳动的诗词名句流传下来,为我们观察劳动历史场景,了解人类劳动观的变迁提供了一扇窗口。
《击壤歌》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是古书中记载的我国远古尧帝时代的民歌。自古以来,老百姓就是最辛苦的劳动者,劳动也给了老百姓最充足的底气和豪气,与天作息,自食其力,自给自足,一句“帝力于我何有哉?”,何其自由,何其自得,何其自豪!
《国风·豳风·七月》(节选)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九月修筑打谷场,十月庄稼收进仓。黍稷早稻和晚稻,粟麻豆麦全入仓。叹我农夫真辛苦,庄稼刚好收拾完,又为官家筑宫室。白天要去割茅草,夜里赶着搓绳索。赶紧上房修好屋,开春还得种百谷。
《国风·豳风·七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到了周代,阶级已经形成,许多人开始为贵族所奴役。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也是一幅瑰丽的农耕图,叙述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
《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劳动,是维持尊严和自由的终极武器和最后退路。支撑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或许就是大不了南山种豆的念想。伟大的劳动为每个人提供了与“五斗米”决裂的底气。
《田家》
【唐】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锄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悯农》三首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合不合适?过不过分?还讲不讲究吃相?
历史反复证明,不论你是谁,都不能鄙视劳动。鄙视劳动者甚至于虐待劳动者,至于虐待到了“饿死”的时候,可能麻烦就大了。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唐】李白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秋浦歌》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许多人认为李白的名气之大是源自天赋异禀的才华,其实不是,才华的上一个层次是心胸,是情怀,是格局。能从风景中看见船工的辛苦,看见铁匠的劳苦,体会民生的艰难,这才是一个诗人浪漫主义的源泉,越是悲天悯人的人,越是乐观浪漫的人,正所谓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茅檐低小,茅草是材料,低小是规模,居大不易不光是长安,村里也是一样。但是,仍然可以很美好,很温馨。锄豆织笼,说明有粮有蛋,日子是过得去的。
民间谚语,“大的憨,小的奸。”小的总是讨父母喜欢。好像确实是这样,以至于在汉语中的语境中,“大哥”这个词汇总让人感到踏实厚道担当可依靠,就不带一点聪明伶俐狡猾机灵的意味,所以锄豆这种最重的体力活是肯定归他的。
《小园》
【宋】陆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陆游可能是个形式主义者。当时他一定读到了陶渊明的《田居》,一定是“衣沾不足惜”的语句鼓舞了他,乘着微雨去锄瓜,以此体会陶渊明的心境。纸上得来终觉浅,躬行未必知此事。陶渊明是主动辞官的,陆游是因“嘲咏风月”被罢官的,所以这地怎么锄都不会是一个感觉。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望江南》
【宋】苏轼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
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
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
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
春色属芜菁。
江南,总是这样迷人,山水林田湖,天然的大美中国。
原标题:今日此话题,古人早说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