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2019年度渝商评选|李述洲:“小透明”逆袭记,科技领先才是硬核实力
09-30 19:15:52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商报

QQ图片20190930165523.jpg

在重庆,有这样一个企业。

它是国内一流功率半导体器件封测与制造企业,拥有53条产品线,年生产各类半导体器件200亿只、绿色照明产品50万套,客户涵盖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比如苹果、三星、华为、联想等。它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不但在技术创新方面走在了国内行业前列,更在2018年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它叫平伟实业。它的掌舵人,名叫李述洲。

12年前,平伟实业是默默无闻的业界“小透明”,甚至连一项发明专利都没有;如今它却名扬四海,成为国内一流功率半导体器件研发与制造企业。到2018年,平伟实业年产值已超过15亿元,连续5年的产值增速达20%以上。

平伟实业“蝶变”的背后,李述洲功不可没。

QQ图片20190930191131.jpg

▲2019年度渝商评选参评人李述洲

“厚待”技术

将年销售额的10%用于研发

平伟实业的前身,是创立于1988年的重庆泉湾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之后,因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其一直以生产最简单的功率半导体器件——电子二极管为主,发展缓慢。在半导体行业摸爬滚打了近20年,这家公司的产值还没有突破1亿元。同时,也未取得一项发明专利。

2007年,恰逢公司从主城区搬迁到梁平工业园区,并更名为平伟实业。新的办公区加上新的企业名称,似乎更需要一切“新生力量”。“如何才能突破发展瓶颈,让公司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这一年,刚刚走马上任的李述洲常常苦苦思索。

很快,他找到了症结所在——没有技术,就没有发展,更没有未来。

对于集成电路这样的行业来说,技术才是发展的硬道理。谁能掌握核心技术,谁在能在市场上拥有绝对话语权。

彼时,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仅为1.49%。即便是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的平均水平也只接近4%,其中,仅有11家企业的比重超过6%。

而技术人才出身的李述洲,毅然决定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10%用于研发,开发多品类的功率半导体器件。这意味着,公司一年投入到研发方面的费用,需要近千万元。对于当时并不“富裕”的平伟实业来说,这绝对不是一笔小数。

事实上,10%的比例在国内企业中也非常罕见。即便如此,李述洲依然非常坚持。

在2008年底的一次董事会上,当李述洲抛出10%的提议。部分董事纷纷表示担心——企业的“造血功能”还很弱,拿这么多钱搞创新,会不会影响整体盈利能力?有人表示,不反对加大创新投入,但10%的比例太吓人了,有2%-3%就差不多了;还有人说,投入大量资金搞研发,风险很大。因为做出来的产品,无法保证一定能卖得出去。

直到会议结束,董事会的意见也没有统一。

李述洲没有退缩。为让董事们接受这一提议,他多次找存在异议的董事沟通,本地的面对面聊,外地的就打电话沟通。渐渐地,存有疑问的董事们被李述洲的“理由”打动了,同意给他这次“冒险”的机会。3个月后,董事会一致通过。

此后,平伟实业每年结合年度技术创新计划制定科研费用计划,并通过加强资金运作和管理,确保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10%,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

“初战告捷”,李述洲并没有松口气。他明白,这才是平伟实业的第一步。

 以人为本

打造一支优秀的技术团队

钱有了,怎么用?

李述洲认为,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想要技术上技高一筹,那就必须要打造一支能战斗、留得住、带不走的自主研发团队。李述洲深知,人才才是创新的根基,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

但要打造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谈何容易?

李述洲开始“软硬兼施”。

首先,他明白吸引人才不能玩虚的,高薪才是“硬”道理。于是,他利用国家和地方各类人才优惠政策,直接以高薪引进关键技术、特殊工艺、先进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同时,他还建立了柔性引人才的机制。即在不改变人才户籍(不迁户口)或国籍,不改变人才与原单位关系(不转人事关系)的情况下,将优秀人才吸引到平伟实业工作。

得益于此。平伟实业先后引进了“国家千人计划”人员和“博士后”3名,并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柔性引才12名,在世界500强企业聘请了技术顾问5名,国内行业顶级专家5名。

人才引进来后,如何把他们留住?又如何最大限度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激情?

在李述洲的大力支持下,平伟实业建立了一套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设立创新工作站,关心、帮扶人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并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速智力成果转化,建立评价体系,对人才进行正面激励。

更为重要的是,公司针对高层、中层、基层人员分别制定了《股权激励与分红办法》、《专利创新管理办法》及《企业创新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创新激励制度,鼓励全体员工创新、发明、改善、改进。每一年,用于科技创新、产品改进、工艺改善方面的奖励金额超过100万元。

事实证明,上述激励机制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据统计,平伟实业这一制度实施以来,已有数十名年轻技术人员成长为工程师。他们当中,最小的只有24岁,最大的也才30岁,且大多只有大专或本科文凭。此外,平伟实业的200多名各类技术人员,近年来的整体离职率不到1%。

“有了激励制度,就更容易留住技术人才,让员工上下同心,共同推动公司发展。”李述洲说,此举不仅解决了其待遇的后顾之忧,也能够让他们加速成长,有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

创新体系

人、技术和制度的三方联动

有了资金保障、人才队伍,仿佛就离李述洲的“技术强大才能造就企业强大”的设想只有一步之遥了。但企业管理并不简单,想要“赢”,就得摸透商业规律。依靠多年的经验和对其他企业的深度研究考察,李述洲建立健全了科技创新体系,只有让优秀的人才队伍和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共同发挥作用,企业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三并举”“三联动”。

所谓 “三并举”,是指自主研发、联合研发、技术引进齐头并进。

首先,平伟实业建立了高水平功率半导体器件研发平台,完善了三级自主创新体系;形成了“生产一代、试制一代、储备一代”的自主研发良性循环;打造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市级高端研发平台。

其次,平伟实业与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国内外3家设计公司和华为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客户、同行企业进行联合研发,优势互补。他们以具体项目研发和技术攻关为合作目标,合作内容主要涉及基础研究、芯片设计研究、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产品技术研究等领域。通过联合研发模式,解决了单个企业研发资源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平伟实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硬实力。

2018年,平伟实业新产品销售额超过60%,利润率达50%以上,新产品出口额超过3000万美元。这其中的最大“功臣”,就是联合研发。

在技术引进方面,李述洲则组建了产品设计公司——“伟特森功率半导体设计公司”。该公司通过技术、人才、成果和专利等创新要素入股的方式,快速引进领先技术与成果,实现了高起点介入,完善了产品结构。

“三并举”,使平伟实业具备了将产品迅速向汽车类、通讯类等工业领域拓展的能力。

再说“三联动”。即以智能化为引领,新建自动化功率器件生产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开展共性基础技术研究。通过这项制度,平伟实业带领梁平功率半导体封测基地获批“国家功率半导体封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并在半导体行业中取得了领先地位,更是在某些半导体器件方面实现了关键性突破。

积“小胜”为“大胜”

用个性化服务“拿下”20多家世界500强

经过了李述洲的一系列大刀阔斧,平伟实业内部有条不紊地高速运转,慢慢地在业界崭露头角。

众所周知,功率半导体是一种关系着高铁动力系统 、汽车动力系统、消费及通讯电子系统等领域能否实现自主可控的核心零部件,在一个国家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而作为半导体行业一个分支,功率半导体的市场规模并不算大。据市场研究机构报告,2018年,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为2200多亿元,约占全球的4成。长期以来,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绝大部分被欧美日企业抢占,国内企业竞争力普遍偏弱。

而像平伟实业这样的中小企业,在规模、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等方面,都与国际半导体企业差距很大。那么,如何才能“弯道超车”?

面对有限的市场和强大的竞争对手,李述洲决定不走寻常路。

平伟实业开始尝试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与客户新产品进行同步设计、同步开发的创新模式,从国际巨头口中“抢食”。

平伟实业采取“小型快速反应团队+不同产品的个性化设计服务”的策略,以便更准确地把握用户使用需求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在一个一个产品上取得突破,平伟实业实现了积“小胜”为“大胜”。

比如在智能终端追求高能效比的电源产品上,输出需要用到Low Vf肖特基。这个产品的漏电流Ir值很难控制,但控制好了会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一家美国知名公司的规范是450UA(微安),其不愿意调整。平伟实业通过研究,将Ir值调整到150UA,增强了产品可靠性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抢占了这家公司的市场。

慢慢,平伟实业的名气越来越大,还专门成立了“大客户服务部”,并组成了研发、应用、品质、市场为一体的小型专项团队,直接对接华为、戴尔、三星、联想、台达、伟创力、雅特生和亚马逊等大型客户,形成与客户新产品的同步设计、同步开发。

如今的平伟实业已成行业领军,更是国内功率半导体器件IDM厂商的的龙头之一,多次在国际招标中击败境外同行,成为三星、戴尔、华为等世界500强重要供货商。它还系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连续六年以20%速度增长,实现销售近10亿元,出口创汇4000多万美元,上缴税收近4000万。

平伟实业一天天壮大起来,李述洲更是毫不松懈,不忘初心,在我国集成电路的发展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追梦路上,不断前进着。

对话:

李述洲:要做“有梦想、有情怀、有作为”的渝商

记者:平伟实业成立以来,最值得您骄傲的创新是什么?

李述洲: 就是我们最近搭建的这个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这个分析平台,工作人员可以更加快捷的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和追踪,提供数据资源、数据能力来驱动企业产品的发展和提升。

记者:与世界500强企业打交道,您认为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

李述洲:首先,需要企业要具备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包括生产管理、产品开发和工艺优化的创新、品质保证、交付供货的稳定、成本优势、社会责任等。这是进入500强企业的基本要求。

然后是共生发展。我们专门成立了“大客户服务部”,直接对接华为、三星、联想等大型客户,及时根据客户和市场需求调整设计方向。特别是在美国,对中兴、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打压、限制、封锁之际,我们在2017年即开展了第三代半导体(SIC、GaN)产品的设计、封测与可靠性研究,自主设计的SIC半导体产品已投入批量化,多项产品通过了华为服务器和5G通讯配套电源的检测验证。世界500强公司是效率至上的,它会给你机会共同成长,所以跟上甚至超越他们的创新思维才不会被淘汰。

记者:平伟实业近期的目标是什么?

李述洲:我们将致力于各项创新工作,在5G通讯配套射频器件、新能源汽车配套、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军民融合、第三代半导体(SIC/GaN)等领域持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形成从设计、芯片制造、封测、应用为一体的圈产业链,服务于终端客户,到2024年我们的产销达到50亿元,在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助推梁平区乃至重庆市半导体产业升级。

记者:您心目中的“渝商精神”是什么?

李述洲:在重庆打拼这几十年,感受最深的是重庆市营商环境的开放和包容,要做“有梦想、有情怀、有作为”的渝商,我认为在公司经营过程中,掌握市场动态,理性分析和决策,离不开敢想敢拼、坚忍不拔、诚信担当的重庆精神,用精益求精的要求不断提升企业自身创新新工艺、提高品质和制造管理能力。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孙琼英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