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重庆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如何?重庆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有哪些进展?7月3日,上游新闻记者从“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获悉,今年1至5月,重庆高技术产业和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7%和18.3%。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渝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也达500多家。
电子制造业给力
“今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新动能加速成长、新支撑加速形成、新产业加速壮大,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志强介绍,今年1至5月,重庆高技术产业和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7%和18.3%。其中,电子制造业对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超八成、达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进出口总额增长11.5%,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2.7%,货运量增长11.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1.8%。
王志强表示,重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Y”字形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提出以来,重庆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度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拓展开放通道、完善开放口岸、提升开放平台、壮大开放主体、优化开放环境,不断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提速推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铁路网达2500公里
总体来看,重庆在拓展对外开放通道方面,已构建起开放发展新格局。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重庆已建设形成十条干线2500公里的铁路网、三个环线十二条射线3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一条干流两条支流1400公里的高等级航运网、290条空中航线网。依托国际铁路、长江黄金水道等优势,打通了三大国际物流大通道,国际通道服务组织进入常态运行。
与此同时,在壮大对外开放平台,集聚开放发展新动能方面。重庆充分发挥两江新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依托两江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7个国家级开发区、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载体,初步形成“1277”国家级开放平台体系,出台相关配套文件,推动开放平台协同创新发展。建成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重庆口岸7×24小时通关全覆盖,与20多个欧洲国家实现海关关检互认。2017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4508亿元人民币,占GDP的23.1%,同比增长8.9%,总值在全国31个省市中居第12位,西部第2位,其中出口值居西部第1。
在渝投资企业500多家
重庆在推进全域国际合作,开创开放发展新境界方面,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布局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等专项行动,吸引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韩国等国家企业纷纷前来投资,相继建成中德、中意、中英等12个国际合作产业园,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79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渝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0多家,电子产业已引进5大国际知名品牌商、6大代工商和900多家零部件配套厂商,形成了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大力支持长安、力帆等本土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设立研发中心,大龙网在俄罗斯、波兰等10多个国家布点,带动5000多家企业的产品走向海外市场。同时,重庆积极参与中国—中东欧、中俄两河流域、中国—东盟、中美、中澳省州长论坛等多双边合作机制建设,着力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重庆国际友城达到42个,外国驻渝领事机构达到10家,对53个国家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留学生在渝学习,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4000余名。自2015年3月国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以来,重庆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840余个项目合作,双边投资总额超过320亿美元。
上游新闻记者 刘翰书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