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战斗英雄、江津白沙人谭炳云(右)生前接受罗学蓬采访。
“八一”建军节当天,军事纪实作品《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签售在江津江公享堂文化大院举行。该书由江津籍著名作家罗学蓬独立完成,是首部以文学手法,全景式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鸿篇巨制。它的出版发行,填补了我国在抗美援朝战争纪实文学题材上的空白。
为了客观真实地再现当年的历史,罗学蓬走访搜集了大量史料,采访了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当事人,将这场68年前的战争历史进行客观还原,展现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所作出的重大牺牲,让你一本书读懂抗美援朝历史。
《中国人民眼中的朝鲜战争》
80万字纪实文学
客观还原抗美援朝战争
罗学蓬向重庆晨报记者介绍,《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分为上、下卷,十八个章节,共八十万字。是他收集了两年半的史实资料,花费10个月的时间创作出来的军事题材纪实文学。
“我发现关于这场战争的文学作品并不多,有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有韩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还有日本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但就是没有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发出我们中国人的声音。站在21世纪高度,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解读,尽可能真实地展现这场战争。”
据了解,这部作品材料丰富,内容充实。罗学蓬以新颖翔实的中外解密档案,以战争亲历者的口述笔录,铭记中国人民志愿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丰碑。
罗学蓬透露,这部作品以众多前苏联解秘档案为依据,客观形象地披露出大量中、苏、朝三国领导层对朝鲜战争一系列决策的来龙去脉,通过对众多战争亲历者的采访,揭示出战争的惨烈。
采访当天正值“八一”建军节,罗学蓬表示希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民族反侵略的伟大壮举,是中国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拒外来威胁于国门之外,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站起来的中国。藉此‘八一’建军节举行该书的首发式,也是为了纪念这些保家卫国的英雄!希望让更多人铭记广大志愿军官兵为了祖国的利益不怕艰苦、浴血战斗的崇高精神!”
1550字长文求助
用网络“人肉”出沈教授
谈到为何想到创作这本书,罗学蓬坦言是源于十几年前,在一次偶然机会下看到的一个视频。
“在视频里,一位教授正在讲述朝鲜战争的历史,很多内容都是我此前根本不了解的,我一下子就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罗学蓬说,那位教授就是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沈志华。“沈教授讲的内容很好,但学术性和理论性太强,普通人不一定能提起兴趣,所以我想通过纪实文学的方式来进行创作,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到这段历史。”
要创作如此一部鸿篇巨制,各种资料是必不可少的。罗学蓬说,看完视频已是次日凌晨3点,他迫不及待地打算向沈志华寻求帮助,但却苦于没有对方联系方式,于是干脆写了一篇名为《寻找沈志华》的1550字长文,贴在另一个著名史学家杨奎松的博客上,希望通过网络的力量,把沈志华给“人肉”出来,“等我写完后已是凌晨5点,心里很忐忑,一是担心对方看不见,二是怕对方不理我。”
当天,罗学蓬只睡了3个小时,8点钟起床后第一时间打开了网页,“上面有很多人留言,其中还有沈志华的学生,说信息已经转达到位,沈教授很愿意为我提供资料,这时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一周后,沈教授亲自给我打电话,把各种资料传给了我,包括在朝鲜战争期间,三国领导人之间的多达七八十万字的往来电报稿。”
昨日,江津作家罗学蓬撰写的首部以文学手法写作的《中国人民眼中的朝鲜战争》新书发布。 上游新闻记者 邹飞 摄
江津人谭炳云
他是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
在创作的过程中,罗学蓬还采访了多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当事人。已故一级战斗英雄、江津白沙人谭炳云就是其中之一。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运动防御期间,1951年5月24日,谭炳云所在的连队奉命在麟蹄至自隐里公路旁的一座小山上阻击敌人,掩护部队转移。他们把美军装甲部队堵住了8个小时,为保证部队安全转移起了重大作用。
罗学蓬说,自己读中学时,就听过两次关于谭炳云的报告,至今印象深刻。“记得二十多年前,我曾在谭炳云的家里对他进行过采访。他跟我讲过很多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发生的故事,我大多都整理写进了书里。”
半个月的奔忙
赴晋察冀深入探访聂帅故事
除了《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罗学蓬还有一部纪实文学作品《聂荣臻在晋察冀》将于明年面市,该书同样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分为上下卷,共80余万字。
罗学蓬告诉记者,自己在十年前就开始创作《聂荣臻在晋察冀》,“一开始是写电视剧剧本,后来改成了纪实文学。”他说,聂荣臻元帅是江津人的骄傲,为革命、为解放、为国防、为两弹一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我跟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馆长刁福久提出这个想法后,刁馆长非常支持,提供了四五十本书和资料。运回我家时,轿车的后座都摆满了。刁馆长和我一趟趟把资料搬上了我位于四楼的家。”
罗学蓬说,自己花了3个月才把所有资料看完,接着又花了一年多时间来写。“去年,我把这部作品通过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交给了原聂帅办公室正军职秘书周均伦少将查阅,他看了半个月,提了24条意见。”
随即,罗学蓬又赶赴晋察冀地区进行深入采访,“有时一天要顶着烈日跑上千里路,花了半个月时间。只要是聂荣臻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都去了。”
66岁的罗学蓬在创作上依然保持高产,他目前正在创作一部关于重庆《天官府》的故事,计划80万字,已写了40余万字。“写作对我来说是一辈子的事,丢不了的。”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淳 摄影 邹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