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10-17 07:08:09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又到农历九月初九。

每逢此时,很多人都会念这样一首王维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然而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茱萸是种什么植物,甚至连著名海派作家施蛰存也是如此:“(我曾)有一个很天真的体会,以为茱萸是一种草本或木本的植物,每逢重阳节,家家都仿清明植树之例,每人该种一株。王维因为自己在异乡作客,因而想到家里今年少一个人种茱萸了。”(《闲话重阳》)

那么,这重阳节的茱萸到底该怎么插戴?古人的重阳节都怎么过?重阳节被奉为“敬老节”又从何时开始的?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1.jpg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因月、日两九相重,九为阳数,故称“重阳”,也叫“重九节”。重阳节延续年代久远,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季秋纪》记载,季秋九月,“申严号令,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入,以会天地之藏,无有宣出。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仓,祗敬必饬……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那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习俗。

春秋战国时期,《楚词》中也提到了重阳节,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

而重阳节的求寿之俗,据考始于汉代。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2.jpg

把重阳当作一个节日,最早见于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则始于唐代。

此后的宋元明清,每逢九月初九,宫廷、民间都会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吃花糕。皇帝还会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

重阳节的习俗有很多,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等。

登高

3.jpg

重阳登高,自古以来就有了,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年间,当时登高是为了免受灾殃,久而久之,如今的登高变成了一个美好、风雅的习俗。秋日大气凉爽,空气清新,登高远眺,何不快哉。

赏菊

4.jpg

重阳节恰逢金秋时节,菊花盛开,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貌似陶渊明。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菊花品种繁多,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重阳赏菊之习尤为盛行,但已不限于九月九日了。

插茱萸

5.jpg

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和艾草一样具有消毒的作用。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所以不少妇女、儿童将茱萸佩带于臂,或插在头上。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还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吃重阳糕

6.jpg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儿女的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阳糕的制作古人比较讲究,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当今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点都称之为重阳糕。有的还会在糕上插小红纸旗,或者放置狮子、小鹿之类吉祥的装饰品。

不过,由于越来越多的老年病缠上了我们的长辈,吃重阳糕也要有所顾忌。重阳糕作为一种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低蛋白的点心,不宜空腹食用,以免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出现烧心等情况,尤其是胃病患者,更易诱使发病。

在制作重阳糕的过程中,为了使糕香甜可口,通常会放入较多的糖甚至猪油,而常用的材料糯米,又是不易消化的食物,所以很多人就不适合吃重阳糕。如果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重阳糕,也不是完全不能吃的。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不含猪油的重阳糕;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可以自己制作一些经过发酵的重阳糕;胰腺炎患者可以选择清淡的、脂肪含量少的重阳糕;糖尿病患者可以制作一些不加糖的椒盐品种的重阳糕等等。民间还使用红枣、茱萸等作为重阳糕的点缀,药食两用的一些中药材放入糕中,可以达到食疗的效果。只要掌握好自己的饮食选择,对重阳糕的品种进行“改良”,选择或制作适合自己的品种,同样可以增添过节的气氛。

饮菊花酒

7.jpg

菊是应时的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并且由于菊之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独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眼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

8.jpg

重阳节虽然是个节日,但人们在相互碰面的时候,不能说“节日快乐”,祝福语则是“身体健康”或“全家平安”。不管人与人之间如何祝福,重阳节最重要的都离不开一个“孝”字。

我国的孝文化由来已久,自舜帝的“孝感天下”开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后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文化体系,称为孝文化。《孝经》可以说是长期封建社会中的孝文化的经典,《孝经》把“孝”分了这样几种几种:帝王之孝、诸候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人之孝、庶人之孝。孝对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比如诸候之孝、卿大夫之孝,更强调他们要忠于职守,孝忠帝王。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孝,主要是孝敬父母之“孝”。

9.jpg

今天的重阳节,除了是传统佳节,还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最尊,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我国把1989年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又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规定,重阳节成为了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

这个现代的敬老节,可以说是“传统的发明”,但这种“发明”并非凭空而造。传统以登高为中心的重阳节,本来就有祈祝长寿的内涵。所以从“登高节”到“敬老节”,其文化意义没有与传统断裂,反而是一种继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子女们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他们无法经常陪伴父母,只有在传统节日,才可能回家小聚一番。而大部分离乡背井、努力拼搏的游子可能连家都无法回,只能奔波在工作岗位上,用一个电话或者一封邮件,最好的状况也只是用视频聊天来和亲友联络感情。但一个电话或者一封电子邮件并不能满足家人对亲情的渴求,因此,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有其价值所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方面,要从敬养父母开始,除了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慰籍外,还应尊重老人的爱好和精神需求,多从老人自身需要出发,和老人一起参加一些如旅游之类的利于老人身心健康的活动,给老人带来快乐,增进和老人的感情。另一方面,要打破尊老敬老的局限,积极扩大爱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范围,把目光投向那些需要我们关心关爱的老年人身上,切实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时,要把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变成日常行动,不要局限于节日里送送礼物、参加活动,而应时时处处发扬尊老敬老美德,把传统美德化成日常功课。

10.jpg

重阳节正逢气候转凉,老人需要注意起居、饮食调理,方能身体健康。

饮食宜淡

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议老人一日的食物组成:谷类150-250克,鱼虾类及瘦肉100克,豆类及其制品50克,新鲜蔬菜300克左右,新鲜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调用油30克,食盐6克,食糖25克,少饮酒,喝足够的水分。

食物宜杂

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因此,每天都要吃谷类、蔬果、菌藻等多种食物,还要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色泽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

质量宜高

质量高不意味着价格高,如豆制品、蛋、奶等都是质量高的食品,老人应当经常食用。还要注意多吃鱼,少吃肉。糖的主要来源是主食和蔬果,尽量减少白糖、红糖、砂糖等精制糖的食用。

11.jpg

数量宜少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老人要吃多种食物,但每种食物数量不宜过多,每餐七八分饱。

温度宜热

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过程是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的。老人对寒冷抵抗能力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就会影响到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肠道疾病。因此,老人的食物以温热为主。

蔬果宜鲜

新鲜、有色的蔬果类,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有刺激食欲增加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

12.jpg

质地宜软

老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好,所以,饭菜质地以软烂为好,可采用蒸、煮、炖、烩等的烹调方法。选择的食物尽量避免纤维较粗、不宜咀嚼的食品,如肉类可多选择纤维短,肉质细嫩的鱼肉;牛奶、鸡蛋、豆制品都是最佳选择食物。

速度宜缓

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尤其在吃鱼时更要注意。鱼肉由于肉质松软、细嫩,容易咀嚼、消化和吸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优点,是老人的首选食品。但由于鱼刺的问题,限制了许多老人的食用。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要选鱼刺较少的鱼类,吃鱼时,最好不要与米饭、馒头同时吃。

饭菜宜香

老人食欲降低,在食品的制作方面要更加精心,注意色、香、味、形的调配。此外,优雅、安静、整洁的就餐环境,集体或结伴就餐的形式,都可提高老人的就餐兴趣。

13.jpg

饮水宜多

老人对口渴的感觉不像年轻人那么敏感,因此,要自觉多喝水,可选择淡茶或白开水。千万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以免缺水。缺水会引起老人便秘和体内代谢失调。

进补宜少

如今,很多人时兴“贴秋膘”,但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食疗。在保健方面一定要与医生多沟通,不要盲目进补。很多补品尤其是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否则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来源:澎湃新闻、中国三农网、北京晚报、中国清明网、中国经济网、江苏文明网、湖北日报、中国食品科技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