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90后相亲全程看手机:“就算没有手机,我们也没什么好聊的”
10-24 15:28:58 来源:中国青年报微信公号

-01-

前几天,表妹和我吐槽自己遇到的一个奇葩相亲男,除了刚见面的前十分钟,其余时间都在看手机,只有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才偶尔抬头聊几句。

这样没礼貌的相亲男,大概也是凭实力在单身了。

而这样的奇葩绝非仅此一朵,之前有一则新闻,说的是某城市举办了一场“爱情招聘会”,有200多名商圈内的年轻男女前来报名,大多为90后年轻人。

2个小时的相亲会里,主持人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亲们,不要低头看手机了!谁再低头,这个游戏我们就让他上来表演。”

此话一出,每次都能看到不少人抬起头来,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笑容。

而这样和手机对抗的提醒,2小时里出现了十多次,堪比上学读书时老师们的口头禅——“同学们注意了”。

对于现代人来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

这样的体会每个人都不陌生:

请一个许久不见的朋友吃饭,本以为可以畅聊一番,却没想朋友一个劲地看手机,全程就那样尴尬地过去了。

过年亲戚好不容易欢聚一场,结果饭桌上年龄小的打王者,年龄大的抢红包,每个人都在手机上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

知乎上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会有什么结果?

有个网友说,孩子会认为手机才是你亲生的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有个小学生就写了这么一篇作文,里面有句话是这么写的:爸爸,你已经快不是我的爸爸了,你是手机的爸爸。

所有人都认为,是手机间离了人际关系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02-

《奇葩说》里的黄执中说到一个观点,那些认为“没有手机时,爱人之间有更多交心的话、朋友之间有更多聚会、孩子和父母有更多交流”的人,其实是受到了“社交羞辱”。

什么是“社交羞辱”?就是交往的双方,一方因为另一方看手机而不理他,便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

然而,受到社交羞辱的一方往往不会认为这是对方的问题,因为和对方的关系好,他不愿意责怪对方,于是就把这个问题怪在了手机上。

但事实是什么呢?事实是:许多人是真的想看手机,并非因为对手机上瘾,而被动地被吸引过去。

人们真心想看手机的原因是什么呢?

马东在一期《奇葩大会》上说,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东西能让我们超出我们的自然社交圈,去看到更多的世界。

也就是说,手机的出现,让我们在社交中有了选择的自由,我们可以选择与朋友交谈,也可以选择通过手机去到一个更精彩的世界

只不过,当我们选择手机时,会让交谈的另一方感到不适,受到社交羞辱,这种羞辱是人心中所存着的一种情感、感觉,只是人们把这种情感嫁祸在了手机上

试想,如果时光倒流,我们身处一个没有手机的年代,大家围炉闲坐,就一定能听到欢声笑语吗?

事实上,就算没有手机,我们往往和亲人朋友也无话可聊。

就像前面提到的90后相亲会上,不少青年男女也给出了自己低头看手机的理由:

“有点尴尬,也不好意思搭讪,于是就低头看手机了。”

“如果没有人合眼缘,就低头刷刷手机好了。”

“就算没有手机,不合适的人也没什么好聊的。” 

人们想要交流的欲望是发自内心的,不是手机所能阻挡的。

人们不想交流的欲望也是发自内心的,而手机给了我们一种自由,给了我们从来不曾有过的,可以超越我们周围社交圈,抵达那些遥远的、无关的,但有意思的空间,和我们喜欢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去交流的权力。

所以,我们其实不是对手机上瘾,而是对交流的自由上瘾

-03-

在手机尚未问世的年代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似密切,人际关系看似和谐,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这都是因为没有选择的自由

当我们走不出村子的时候,没有手机的时候,我们大约只能和那些所谓的朋友在一起。

那时的我们和今天每一个拥有手机的人一样,内心是孤独的

当我们真的想要与人沟通的时候,并不愿意拿起手机,而拿起手机的那一刻,或许就意味着,我们真的没什么好聊的了

所以,其实手机并非人情社交的障碍,恰恰相反,手机的出现,有时反而成为了我们缓解尴尬的工具。

那么,我们为什么常常在交流中会陷入这样的尴尬呢?

大概是因为,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热情好客,才被认为是礼貌,人们从小就被教育,不要随便拒绝别人,不要冷场让人尴尬。

因此,一旦空气突然开始安静,交流的双方就会感到不自在,于是绞尽脑汁地找话题,要么尬聊到结束,要么下意识地拿出手机……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最近因为“不热情”而火起来的芬兰人。

芬兰人在公交车站排队,会自觉与前面一个人保持差不多2米的距离。

某个旅游论坛上,说到各国习俗和礼仪时,芬兰人民会善意地提醒大家:在芬兰,绝对不要随便和任何人搭话。

为什么芬兰人这么不热情呢?

网友摘录了一些芬兰人的解释:

“我们不是没礼貌,只是真的不寒暄。”

“两个芬兰人在电梯里偶遇,他们不会开口说话,但也不会因此而尴尬。他们彼此都明白不需要寒暄,这不是家教或学校的教育,这是在我们的基因之中。”

“至少我很喜欢,可以在清晨7点的巴士站见到一位朋友,我们说一声‘你好’,坐在彼此身边。如果不想说话,就一起享受漫长的沉默,冷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他们认为,与其说一些没意义的话,还不如一句都不说。

芬兰人的这种社交态度,其实是对私人空间的一种尊重,不需要寒暄,也不感到尴尬,不打扰别人,也不会被打扰,这样的相处模式,才是与人相处最舒服惬意的状态。

周国平曾说:“好的关系一定是有弹性,彼此既非僵硬地占有,也非软弱地依附。有张力的相处,才会给彼此最舒适的感觉,和最大的自由。

所以,下次和不熟的人聊天时,不要害怕突然冷场,不知道说什么时,安安静静的享受沉默就好。

看淡一点,随意一点,当你能够随心做自己,不拘束的时候,对方也会自在起来。

愿你我都能畅快地做自己,用真心来激发更好的彼此。

原标题:夜思 | 90后相亲全程看手机:“就算没有手机,我们也没什么好聊的”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