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中国古人花样吃蟹,你不得不佩服
10-24 08:15:53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1.jpg

十月正当金风送爽,螃蟹膏丰体肥之时,吃货们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算起来中国人吃螃蟹的历史至少也要有几千年了,从《周礼》有天子食蟹记载之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介绍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为吃蟹又提供了新方法。

后来陆龟蒙的《蟹志》、傅肱的《蟹谱》、高似孙的《蟹略》等等,都表明着螃蟹在古代吃货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jpg

说起吃螃蟹,秦汉之后的吃蟹技法更加的炉火纯青。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腌制的蟹肉,就是以盐、糖和蓼汤来包裹蟹肉,进行长时间的腌渍入味,做法类似于今天我们做的腊肉。而到了隋唐时代更为流行的是糟蟹和糖蟹。所谓糟蟹,就是用酒糟腌制的蟹肉,糖蟹则是将蟹浸在糖醋汁之中,这也可以看出唐代人之所以身体肥胖或许与喜欢吃甜食(比如糖蟹等)有关。

唐人以螃蟹为美味,这是翻阅唐诗时很容易得出的印象。但要说到,“剥蟹粉”的做法,至晚在唐代就已流行,想来很多人会感到很惊讶。

从唐诗中不难知道,把螃蟹煮熟,是那个“卡路里朝代”(网友之于唐朝的戏评)最常见的烹食方法,如唐彦谦《蟹》诗即咏道:“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值得注意的是,一如此诗所透露的信息,在唐代,出现了一种新鲜的调味料,就是橙泥。在唐人那里,把新鲜橙子的果肉挖出,加一点细盐,捣烂成泥,叫“橙齑”,是吃生鱼片以及螃蟹时的最好蘸料。

3.jpg

不过,唐人远非只会煮蟹,刘恂《岭表录异》就记载了那个时代广东人吃海蟹的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将多种调味料混在一起,做成浓汁,浇到带有蟹膏的螃蟹之上,然后整只蟹直接上火烤熟,接近今日的“烧烤”。

第二种则需把螃蟹拆散,剥除蟹钳、蟹腿内的肉以及蟹壳内的黄膏白脂,这无疑就是今日所说的“剥蟹粉”了。剥好的蟹肉与蟹膏拌在一起,再填回到壳中,浇入多种调料配成的调味汁,蒙上一层面糊,当时称为“蟹饆饠”。《岭表录异》没有谈及“蟹饆饠”的具体上火方式,推测起来,应该是在油中炸熟,也就是今天所言的“炸蟹盒”,这种做蟹方法一直流传下来。

4.jpg

当时,中原地区无法见到鲜海蟹,若是吃活蟹则只能吃到淡水蟹,但一样深谙剔蟹粉的妙处。据《清异录》一书记载,唐中宗时,韦巨源官拜尚书令,按照当时的风气,向天子、皇后进献了一席庞大的“烧尾宴”,其中记录下菜名的就有五十八道,奢侈惊人。在菜品清单中,有一道“金银夹花平截”,并且注明:“剔蟹细碎,卷。”很显然,这道菜的做法,首先一步就是把熟蟹的膏黄剔下,正与今日的“剥蟹粉”相符合。然后,把“细碎”的蟹黄用面皮或者米饭裹起,卷成长条,再切成一个又一个小段。

可惜食单没有记明,用以卷蟹黄的具体是米还是面。如果是以不发酵的熟薄饼裹卷蟹黄,那么成品的效果就是“蟹黄春卷”;如果是将发酵的生面团擀成面皮,表面匀涂蟹黄,翻卷成卷,入蒸笼蒸熟,那就是蟹黄懒龙或蟹黄花卷;如果是用熟米饭卷裹蟹黄,再切成一截又一截—即所谓“平截”,则俨然就是“蟹黄寿司”了。

不管怎样,成品的效果都是在刀切的截面上显出黄色蟹粉的纹路,与白色的面皮或米饭形成颜色上的对比,也就是“金银夹花”的样式。既然强调裹在“平截”中的“剔蟹”是金色,可以推测,这道美食在制作时只用蟹黄,白色蟹肉是不用的,由此才能增加蟹馅之金黄与裹皮之银白的强烈对比,也让蟹黄的滋味更加鲜明。由此,也可见唐时高级料理的讲究与细致。

5.jpg

而在宋朝,我们就来解锁一下上流社会的蟹宴做法。

宴会主题从采荷纳凉换作主打食蟹的持螯、酌酒、赏菊。那时,市民能在食店尝到炒螃蟹、白蟹辣羹、蟹酿橙、糟蟹、酒泼蟹、五味酒酱蟹、橙醋洗手蟹、糊齑蟹、蝤蛑签等,选择十分多元。宋人对蟹的痴迷,还体现在两本蟹文化专著《蟹谱》《蟹略》的出版上,书中从品种到产地、从诗词到掌故对蟹进行了详细介绍,更四下搜罗了颇有亮点的吃蟹法。

吃生蟹一度很流行,主要有两种做法:半生不熟的“糟蟹”和生鲜直接嘬食的“蟹生”。螃蟹洗过抹干,以酒糟、盐、少量酒和醋拌作糟泥,还可加点川椒、莳萝,将螃蟹埋入糟泥内,入瓮密封七日。腌好的蟹壳仍保持青黑色,蟹肉也呈现生鲜时的半透明状,而作为精华部分的蟹膏蟹黄则会结成块状,吃起来黏糯绵密有弹性。采用这种做法不仅使蟹的整体口味表现出令人愉悦的咸鲜醇香,还解决了保质的难题。

“蟹生”则讲究鲜活,螃蟹治净后拆开斩件,加酱汁拌吃——麻油、草果、茴香、砂仁、花椒末、水姜、胡椒末、葱粒、盐、醋,共十种配料调匀,倒入蟹块浸泡,即食。相比起白色块状的熟蟹肉,生蟹的肉质是晶莹、半透明的,像软软的啫喱,稍用力一吸,蟹肉便滑入口里。几种辛香料协助去除了蟹腥,醋的酸凸显了蟹的鲜甜,蘸足酱汁的生蟹,鲜爽入味又辛辣开胃,堪称绝品。

6.jpg

假如将酱汁换成“盐梅子、花椒末加捣烂的橙子肉”,便是宋高宗赵构吃过的“洗手蟹”——在洗手待食这段小空当,厨人已将螃蟹斩件浇料端上来。橙子肉酱,其实是唐宋人配生鱼片的经典调料“橙齑”。现在看来,这种以甜为基调的酱口味略显怪异,但在数百年间,生蟹生鱼配橙齑才是正宗吃法,古人认为橙皮油和橙汁能杀菌去腥提鲜。

这跟唐朝的吃法大致相同,一直到元代,吃蟹时都习惯以橙泥与醋、姜等一起佐味,但不知何因,如此清雅的做法在明清时代却中断了。

生蟹的北方版本“洗手蟹”,意即盥手完毕, 蟹已拌好,可以享用。

典型的上流社会洗手场景,主人不必亲自到水缸前,由仆人捧出黄金或铜制洗手盆,端立在旁,盆里有清水,往往还放入搓手用的香料澡豆,手会洗得更干净,散发出好闻的香味。

7.jpg

真正的吃货,不但会吃,还要会做,下面我们来跟古人学习一下蟹生的做法。

材料:梭子蟹2只、麻油1匙、草果1粒、小茴香1撮、砂仁1粒、花椒30粒、姜半块、胡椒20粒、葱5棵、盐适量、醋小半碗。

8.jpg

做法:1、梭子蟹用软毛刷子刷干净腹背,淡盐水浸洗后,用凉开水冲净。剪下蟹钳和蟹腿,剪成段,掀开蟹壳,蟹身剪成小块。

9.jpg

2、草果、砂仁剥壳取籽,外壳剪碎,籽实在捣臼里捣成末。小茴香、花椒、胡椒研末,另取少许原粒的小茴香、花椒, 一同放入大碗。再加姜蓉、葱粒、一匙麻油、小半碗醋、适量盐,拌匀。

10.jpg

3、螃蟹浇上酱汁,浸泡,放进冰箱冷藏格腌一小时即可。

11.jpg

大功告成,洗洗手吃吧!

需要提醒的是,为避免肠胃病,制作江蟹生时,最好将生蟹先在冰箱冷藏一小时左右,再卸块,既能杀菌也更鲜爽。

如此说来,今日吃蟹的主要方法,唐宋时期都已具备。吃货们听到这个消息,一定对那时的美食更生向往之心了。

来源:长江日报、东方网-东方头条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