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女孩子,都希望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但是,有那么两个女孩,经常拔自己的头发,是“拔”,“拔”萝卜的“拔”。感受这个字的“力度”。好好的秀发给拔成了“地中海”,且不说难看,光想想,这么硬拽下一把把头发,多疼啊!女孩子,这是怎么了?
初中女生通过拔头发缓解压力
案例一
笑笑(化名)是台州市一名中学生,最近被家长带到台州医院精神卫生科就诊,原因是太爱拔头发,导致局部头发稀少,只能靠戴帽子遮盖。对于女儿爱拔头发这件事情,笑笑的家长也很无奈。
原来,笑笑爱拔头发的事情发生在两年前。在她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婚,之后,她开始变得脾气暴躁,成绩也随之下滑。据笑笑自己阐述,在她心烦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地拔头发,拔完了才有满足感。一根一根的头发被拔下来,在别人看来是疼痛感很强烈的事情,但笑笑却觉得疼痛是可以忽略的,而且相比拔头发给她带来的满足感,疼痛根本不算什么。
后来情况愈演愈烈,她几乎每天都要拔头发,导致头上部分区域头发稀松,甚至露出了头皮,只能剪成短发,并且每天要靠戴帽子遮盖。对于拔头发这件事情,笑笑自己也很矛盾,她知道这样持续地拔头发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但是总控制不了自己。
案例二
小蕊(化名)是一名长相甜美的女生,在台州市就读初三,本来成绩不错,性格也温和,但最近却跟笑笑一样,有拔头发的癖好,心情不好或者紧张焦虑的时候,便开始拔头发。
对于小蕊的这一行为,周边的人都不能理解,但小蕊却觉得拔头发能够舒缓压力,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到底有什么样的压力让小蕊需要通过拔头发去舒缓?
据小蕊介绍,主要是家庭因素让她出现了变化。原来,小蕊的爸爸患有重病,周围的人总是用同情的眼光看她,邻居们也常常议论她家里的事。慢慢地,她变得脾气暴躁,反感别人问她家里的事,喜欢独处,不爱学习,回避外出。用她的话说,烦心的事越来越多,作业多让她心烦,妈妈叫吃饭也能触怒她,而这一切情绪,她都通过拔头发去发泄。
拔头发的背后原因可能跟家庭因素有关
十几岁的女孩子拔自己的头发,这在很多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事实上,这两位女生不是不爱美,而是得了一种叫“拔毛癖”的心理障碍。
拔毛障碍是精神心理障碍之一,被归类于强迫相关障碍或冲动控制障碍部分。其特征是患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头发、眉毛、胡须、腋毛等拔去,男女均可发病,女性多见,青少年多见。拔毛之前通常有紧张感增加,拔完之后有轻松感或满足感。
台州医院精神卫生科医生陈宝君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工作中接触到了很多儿童、青少年案例,她介绍,目前“拔毛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紧张焦虑、抑郁、不良家庭因素,特别是母子关系处理不当,以及不恰当的应对方式有关,常与焦虑障碍、抑郁障碍、人格障碍等共病。发病前多有导致情绪不稳的诱因,如:与父母分离或因学习压力过大,受到老师批评、遭到父母打骂,或父母性格不稳,管教过分严厉,缺少亲情爱护等。
而上述的两个案例,都跟家庭因素有关,一个是父母离异,一个是至亲患病,同时个体对这些事件存在不合理的感知和应对方式。像案例中的第二位女学生,因为家人生病,无法应对别人对她家庭的议论,家人也没有关注到并给予疏导,慢慢地,这就成了她心头的一根刺,一碰就痛,反感别人对她家庭的任何议论,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
治疗“拔毛癖”,需要家庭支持与专业治疗
可以说,拔毛障碍癖是一种心病,因此需要专业的治疗。“一般来说,拔毛障碍患者只要感到压力、焦虑、抑郁,就可能会控制不住拔头发,拔的时候虽然会痛,但心里却感到轻松。然而拔完后又会很后悔,但就是无法控制。”陈宝君说,拔毛障碍患者最多拔的是头发,也可能是眉毛、睫毛等。
“拔毛障碍”严重者,不仅会把自己拔成斑秃,还会拔出头皮疾病,这时不仅需要心理咨询,还要结合皮肤科的治疗才行。那么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拔毛障碍”?平时习惯拔胡须或是眉毛就是“拔毛障碍”了吗?陈宝君说,如果是偶尔拔毛发,没有到失控的地步,不会导致对身心的伤害,或是没觉得不拔就心里不爽的情况,那么一般就不是“拔毛障碍”。
陈宝君介绍,对于“拔毛障碍”者来说,不论症状轻重,都可能提示背后一些心理原因,建议寻求心理咨询与治疗,学习自我情绪和行为管理。首先,要找到压力的来源,恰当应对,合理安排时间与精力,解决现实问题,减少压力。其次,学会有效表达压力和情绪。第三,可以通过增加唱歌、运动等更多健康生活方式来缓解压力。第四,通过觉察念头和冲动、行为矫正、放松训练等消除症状。
(原标题为《一根一根头发揪下来,台州甜美初中女生得了怪毛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