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这座城市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惊喜:轻轨穿楼李子坝、绝美夜景洪崖洞、美味的火锅、两江四岸的绝妙夜景……
在这些备受关注的标签背后,我们也看到,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创新元素正在成为重庆的城市底色,并融入到以数字化、智能制造为代表的产业和城市发展脉络中。
2022年一月初,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在两江新区调研工作时强调:要全力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更好地用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同时,要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升级,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高水平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
由此可见,提升数字化水平已经成为了重庆发展之路上的重中之重,而在年初两会上被多次提到的“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则站到了重庆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地”,被认为是加速数字化的必由之路。
自2012年以来,随着施耐德(重庆)电工有限公司、中国首个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施耐德智能制造重庆创新中心在重庆陆续落地,施耐德电气正深度参与重庆的数字化转型,积极对接重庆产业发展需求,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合作,加速山城数字化进程,助力打造“制造重镇”“智慧名城”。
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重庆加速腾飞
今年1月发布的《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重庆基本建成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成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和重要的创新策源地。
科技创新,正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放眼重庆,近年来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2021年,重庆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5%,实现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零突破”,形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14家,市级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77家,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的规模工业企业占比分别达30%、45%;入选全国首批“工业设计特色类示范城市”,累计建成10个国家级和101个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创建进入试点。
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是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才能形成产业创新高地。
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将重庆作为推动中西部发展的核心重镇,在2018年将中国首个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施耐德智能制造重庆创新中心落户重庆市高新区。该中心主要开展智能制造创新实验、智能制造创新研究、工业大数据平台应用、工业智能体验及应用等实践,同时引进高端智能制造人才,力求探索一条中等规模企业智能化升级的道路,打造中等规模企业聚集区,立足重庆、辐射中国西南地区,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先进理念传播和技术应用发展。
目前,这一创新赋能中心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
重庆金桥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桥公司”)是一家传统的汽摩行业零部件配套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公司面临着转型的诸多问题:车间依靠经验管理、物流布局混乱、生产加工存在大量孤岛,同时对人工依赖程度较高,生产效率较低,也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以及高效合理的生产流程。
针对这些难题,施耐德电气绿色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开始为这家企业“问诊把脉”。结合施耐德电气“透明智造”解决方案为金桥公司量身定制了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方案,将精益管理、数字化系统实施和自动化有机融合在整体解决方案中。通过IT(中枢神经系统-工厂顾问数字化生产套件)、OT(头脑-工厂顾问运营体系)、AT(四肢-全覆盖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无缝融合,以技术创新之力助力企业打开数字化之门。
数据显示,改造完成后,金桥公司的人均效率提升了42%、场地节约了12%、生产线在制品数量减少了70%以上,生产周期也大幅度缩减,每条生产线产品兼容也得到提升。同时通过信息化系统,公司从生产订单获取,生产排程,计划执行,生产反馈全过程系统无缝自动对接,实现生产一键排产,生产实时状况也能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重庆“万州职业教育中心”是“碧播计划”2015年第一所合作学校。依托施耐德(重庆)电工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双方共同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每年培养50名现代学徒制学员,同时让实践成果惠及学校的同时也能触达企业、支持产业。目前,该中心已获得一批来自校企合作的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在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新装置及新材料方面产出一批新成果。
加快打造“智慧重镇” 赋能高质量发展
作为我国少数几个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的城市,2021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6万亿元,增加值增长10.7%、创近六年新高;两年平均增长8.2%,列全国第7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一直以来,施耐德电气结合重庆制造业产业的特点,通过数字技术与制造场景深度融合,横向打通研产供销服,纵向整合行业场景和行业应用经验,携手重庆打造“智造重镇”。
早在2012年,施耐德电气在重庆万州经开区投资建设了施耐德(重庆)电工有限公司,该工厂不仅是重庆市的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同时也是施耐德电气着力打造的“零碳工厂”,并获得了工信部授予的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除了自身立标杆,施耐德电气积极赋能客户和合作伙伴,推动重庆及川渝地区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在重庆涪陵榨菜的智能化生产车间,一颗颗青菜头原料从流水线入口进去,一路经过清洗、切分、脱盐、脱水、拌料、称重、包装,走完整个流程到达出口。这样的流水线生产背后,施耐德电气打造的智能化生产系统给予了全方位支撑。
这个年产能1.6万吨的榨菜智能化生产车间,包含了EMS制造执行系统在内的工厂解决方案和具有数据采集功能的系统平台。在整个智能化系统的加持下,涪陵榨菜集团可对原料从入池到投产实现全程追溯,依托智能化生产设备,人工成本减少了30%、原料损耗降低了10%。目前,涪陵榨菜生产车间已经成长为中国酱腌菜行业首个名副其实地数字化车间。不仅仅是榨菜的生产,在川渝地区的工业制造等行业,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2019年,施耐德电气和四川卡库机器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塑料软包装领域大展身手,为包括卡库机器人在内的机械设备制造商提供了覆盖设备设计、生产到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保证了整体设备的一次性交付和产线的长期数字化运营,成为行业合作典范。
2020年,施耐德电气携手成都瑞克西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基于AVEVA系统平台联合开发了“拉链染色调度系统”,实现了拉链染色从订单到产品的全自动少人化生产,降低了原材料损耗、员工劳动强度和人为出错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合格率和配方管理效率,开启了工厂的数字化转型。
当前,重庆“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已经进入“加速跑”阶段,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正在积极拥抱数字化。施耐德电气正以数字化技术为引擎, 利用“创新技术+智能制造”双拳出击,抢抓数字发展机遇,扎根重庆、深耕西南。未来,施耐德电气将持续为重庆数字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为新一轮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期待。
上游新闻记者 杨昕华 实习生 刘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