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珍档 | 重庆传武“洪门拳”:百年山城听雨过,少时侠气拳中流
08-01 19:40:25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

胡定名站在洪门牌匾前满是自信

南岸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公布,传承于重庆南岸区的洪门拳位列其中。

《四川武术志》显示,洪门拳起源于清初,前身是郑成功创立的“金台山”组织,后取朱元璋年号“洪武”的“洪”字而立门。

据记载,洪门拳遍布全国,枝繁叶茂,属于南拳拳种。而重庆洪门拳,一脉传承于清末拳师李国操,讲究势正姿满、大开大合、刚劲有力、内养外练……从李国操1908年在重庆开派,至今已有110年历史。

时至如今,那胸怀开放、兼收并蓄的精神,是谁在坚守和传承?我们去打开这道武馆之门。

南岸弹子石体育场,洪门教练席德木(右)与掌门人李道敏(中)共同教授弟子胡定民散打技击 摄于2009年12月 

搬家

不久前,南山一家老武馆搬了家。涂山湖无恙,却少了些许陪伴他的拳家人。

搬走的,正是重庆洪门拳。

7月31日上午10时,在南岸东海长洲小区公交站,一位头发银白老人等着我们。他话不多,见面便握拳相迎:“初次见面,我叫张渝根。”

50后的张渝根背梁挺直,是洪门拳老前辈,早在70年代就拜入门下习武。

张渝根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

老武馆的新场地,设在东海长洲小区内。那是居民楼底层的连排门面,门前大树成荫。推开红色门头,房内光线暗淡。一抹阳光透过窗户洒向地线。此情此景,颇与武打剧里的氛围近似。

进房看匾,“洪门震南武馆”;看刀,匾下那把扑刀灰尘已积;看墙,角落斜倚着几杆关刀。观而不语,自行体会,这便是对重庆洪门拳的第一印象。

房间里围坐的人,没有特意着装,他们说:“别神话了习武之人,我们都是普通人。”

这些老前辈中,除了张渝根,还有现任掌门夫人童玲、洪门会馆副馆长席德木、洪门老将刘金铭等。

大家出到街上,支桌泡茶,摆起重庆洪门拳的老龙门阵。

师兄弟常常坐在一起讨论拳法 

三代

摆谈之余,蕴藏百年的传承谱系,娓娓道来。

张渝根说,重庆洪门拳,属于家族传承,已传三代。第一代祖师,是湖北人李国操,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后,携一身武艺入川,在四川第一届武术擂台赛中夺得“金章”。第二代掌门,是李国操堂侄李茂堂,抗战时曾任新四军“义勇军常备队”队长。现任掌门是李国操之孙李道敏。

树荫下,茶香里,兼任重庆洪门拳研究会会长的席德木,拿出一份手写的洪门拳法简介。

1983年5月洪门弟子在南山训练基地合影,后排站立者中为吕紫剑、左四为李道敏。

他说,洪门拳兼具南北拳法,既擅长以柔克刚、以短胜长,又大开大合,刚猛有力。

“招法,以端枪二式捶为主,发力吐噫、嗯、嗨、吔、哈五音。”席德木接着说,这招法基于托箭一支功、八卦立功法。主要套路五手六捶。而手持器械包括单刀、双钩、拐、枪等。

席德木停顿了一会,想了想说:“现在的重庆洪门拳,主要以开馆授徒为业。”

据我们所知,截止目前,在此学习拳法的学生200人左右。

一口一茶香,一口一回忆,老前辈们特地要谈“学生”和“弟子”的区别。总的来说,学生是洪门拳推广的方式,弟子是洪门拳传承的主力。而后者,所谓拜师学艺之人,如今少之又少。

洪门散打健将谢建军(左)与师兄习德木(右)在洪门南山训练基地进行实战对打训练 摄于1986年8月

武德

中午12时后,练功房里跑出几个孩子。嬉笑打闹,鬓角大汗。上午的训练结束了。跟在孩子们身后的人,中年,身量偏瘦,一副眼镜,笑眼眯缝。

“给客人问好别忘了!习武之人最讲究武德,包括练就谦让、尊老的品德……”孩子们立刻站得直直,听从师傅教诲,并握拳向我们招呼。

胡定名正在教习拳法要领

张渝根一边笑一边点头,说:“这是我的武痴师弟,胡定名。曾获首届渝州武术擂台赛冠军,散打也是一把好手。”

“哪里,师兄过奖了。”胡定名朝师兄谦逊一笑。

习武,改变了胡定名一生的脾性。

他生于1964年,是家中独子。小时候体型瘦小,父母给的零用钱总是被大孩子抢去。自尊心极强的他,咽不下这口气。为让自己变强大,小时候的胡定名决定习武。他攒着每一分零钱,慢慢地,每月能攒足1元钱。这1元钱“巨款”,就是他习武的学费。

“我11岁开始习武,每天疯狂锻炼。说真的,初衷就是想哪天能打回去,再不被人欺负。没想到,习武之后,大孩子开始觉得我不好惹,主动不招惹我了。”这小插曲,让胡定名对武德有了最初的体验。

与师兄对练的胡定名

一拳一步当中,挥汗淋漓,他逐渐明白,习武的意义——并非用来报复。习武最高境界,便是用于强身、强心。

胡定名对习武的深刻理解,感动了重庆洪门拳第二代掌门李茂堂,他由此拜师洪门。

在李茂堂弟子集体记忆里,李茂堂对弟子严格约束。第一要求弟子避免与人发生矛盾,第二不允许弟子私下与人挥拳切磋。“要交手,只能在比赛场上。”这第三条老门规,胡定名和同门弟子铭记于心。

胡定名越讲越动情,他说,那些年,没有科学的护具,师父和师兄用手当靶,给他不断喂招,教他各种道理。“当年,师父和师兄怎么教我,现在,我就怎么教我的学生。”胡定名说。

何为薪火相传?在这家武馆,有动人的答案。

孩子们自己练腿法 

擂台

一个传统武术门派,在外行人眼里,还保留着武侠小说里所谓“门户之见”。当问起这套洪门拳是否受门派制约时,在场的弟子都笑了。

“早就不讲这些了,现在习武也进入开放的时代。”胡定名说,甚至他的武技当中,也融入了他走南闯北学到的柔术、摔跤技巧和其他武术思想。

2006年11月,洪门拳祖师李国操、李茂堂(中间老人为李茂堂夫人)诞辰纪念会,在南岸区弹子石举行。

张渝根说,时间进入现代,人们告别风雨飘摇、追求强国的时代。国家如今发展强大,对武术的需求变成强身健体、修身养性。

跟掌门人李道敏通电话时,我们问其未来打算。他说,首先,传承压力很重,尤其责任重。目前这套拳法的传承和推广,所有经费自筹。

“这套拳,本身根植于振奋民族的土壤,其中精神需要后人延续。”李道敏说,目前,重庆洪门拳正积极开展对外交流,而新拳馆修建也在计划中。

此外,重庆洪门拳计划在成都青羊宫,重建李国操当年打擂的擂台。今年6月,这套拳已提交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

百年山城听雨过,少时侠气拳中流。曾经青衫磊落的武侠梦,历经种种沉淀,依然存于生活。

练习腿法的孩子们

慢新闻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首席记者 李琅 实习生 陈散之 文 记者 李野 视频/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