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方本良 用镜头记录三峡
11-27 06:12:08 来源:重庆日报

1aaee079ee60b65de6af3babee453fa5.jpg

方本良

2016年,万州主城。

1980年11月,万县港。

上世纪60年代,小三峡行船,全靠人拉人推。

2003年5月29日,万安桥炸毁。

1997年6月28日,万州第一座长江公路大桥通车。

2009年拍摄的白帝城。

2011年,万州北滨大道。

重庆日报消息,漫步在万州的大街小巷,满眼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这个城市的历史,似乎已藏于时间深处。 

一位老人,蹒跚着穿行于城市的光影斑驳中,不时举起手中的相机,按下快门,记录下时间长河中许多瞬间。

方本良——一个用镜头记录三峡的老人,倾其所有,为我们留住三峡蓄水之前,峡江两岸往日的影像,也为我们记录三峡蓄水后世事变迁。

于是,在方本良的照片里,我们能在过去和现在及至未来,梳理触摸到三峡这片神奇土地上的脉络,找到我们的历史与文化的根源。 

1993年至今,25年,他为拍摄三峡走过的里程,比两万五千里长征还长! 

1991年,从万州日报社副社长职位上退休的方本良,已从事新闻工作30余年,经验丰富、学识渊博。

许多人请他出山:当顾问、搞宣传……条件优厚,态度诚恳,但方本良一一婉拒。

直到1993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方本良带上行头出发了。

人们这才明白,他要用自己所长,将那些即将永沉江底的自然的、人文的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逐一记录。

“1992年,当我从电视里看到三峡工程即将上马的消息时,我的眼前立即浮现出三峡地区的那些人文和自然景观,从宜昌到涪陵,夔门、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白鹤梁,这是一条历史文化的黄金线,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啊。我必须把它们记录下来,为的是对子孙后代有个交代!”这是一项浩繁无比的巨大工程,个中的辛酸苦乐,只有方本良自己知道。 

为了拍摄三峡的急流险滩,两岸的奇岩怪石,他多次冒着严寒酷暑,忍饥挨饿,翻山越岭,拍摄三峡景观在不同时期不同水位的原貌。瞿塘峡最高的桃子山,巫峡最高的神女峰,西陵峡最高的黄牛岩,鹰嘴岩,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为了追寻图像背后的故事,他接触采访了1000余个与三峡文化相关的人物和近现代历史的见证人,见证人中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年龄最大的逾百岁。

他走遍了三峡库区的山山水水,拍摄了库区将要淹没的从湖北兴山到重庆涪陵的11个区县城,和西界沱、石宝镇等十多个重点场镇的原貌;他还为屈原祠、昭君村、陆游洞、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丰都鬼城、白鹤梁等著名景观分别建立起图片档案。

如今,方本良已年近九旬,却依然时常外出拍摄。

重庆日报记者 陈维灯 摄影 方本良

原标题:方本良 用镜头记录三峡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