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书封。
重庆日报消息,今年8月,《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影像展画册获得2019第八届大理国际影会“金翅鸟最佳出版物提名奖”。
该画册由同名展览作品编撰而成,由《再见 十八梯》《你好 化龙桥》《永远 朝天门》三本书组成,内容包括从数万张照片中精选的2000余张珍贵照片、数百份档案资料,以及部分参与者和亲历者的口述资料。
专家认为,它们忠实地记录下了重庆这座城市的变迁过程和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的生活状态,追溯我们的来路,探究我们的去路。
《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影像展画册为什么能获奖?它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处理城市自身成长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如何将文化融入城市“更新”中,为城市注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此,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历史文化、城市规划建筑等方面的专家学者。
吃火锅的年轻人。
记录城市发展历程 留下蕴涵其中的人文痕迹
“《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其实就是‘母城’影像三部曲。”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说,渝中是重庆的母城,十八梯、化龙桥、朝天门是母城城市改造的三大片区。
策划团队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时代的契机,用影像的方式再现了母城渝中的城市形态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关键几步——《再见 十八梯》侧重呈现摄影师作品的影像记录与表达,《你好 化龙桥》是对工厂档案影像的重新解读,而《永远 朝天门》则聚焦于用影像对城市历史宏大叙事的重构。它们共同记录了城市发展历程,也为后人留下了蕴涵其中的人文痕迹。
在《再见 十八梯》一书中,出现了老巷里生火做饭的老人、梯坎上剃头的师傅、沙发上嬉戏玩耍的孩子、走街串巷的商贩、群租房的租客,还有诊所、面摊等活色生香的场景。
在《你好 化龙桥》一书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气息扑面而来。国有企业职工们的工作、娱乐和生活场景生动而鲜活:车间里师傅带着学徒正在操作机床、优秀职工们戴着大红花在表彰大会上领奖、青年男女手拉手在联欢会上跳交谊舞、工厂空地上热火朝天地举行拔河比赛。
在《永远 朝天门》中,收录了朝天门以及周边地区的城市风貌老照片,例如,禹王宫(今湖广会馆)、乡贤祠(属原江南会馆)、重庆的文星阁等。它们中多数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周勇认为,这些影像是中国与西方、历史与现实、专业与民间的对话,共同构成了转型时期重庆母城的特殊面相。也把重庆本土文化推上了国际大舞台,实现了重庆与世界的交流互动,推动了“影像”这种“重庆记忆”新形态的诞生。
“城市发展是必须的,城市改造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此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应当和谐共生。”重庆知名历史文化学者何智亚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城市的面貌与风格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市高速发展中,如何保护和保留城市自身特色,留下城市的记忆,让城市历史文脉不断、传承后人,这是政府的职责,也是每一个市民的义务。
在化龙桥举行的拔河比赛。
为老照片赋予新生命
一个成功的城市文化推广案例
“这三本书记录了历史,并为那些老照片赋予了新的生命。”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总监、创始人段煜婷称,《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从影像的角度、从不同的层面梳理了重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例如,通过《你好 化龙桥》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年代一个工厂的真实面貌,它就是一个大社区,医院、学校、俱乐部等样样俱全;也看到了一个历史时期重庆人、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个人的命运就和这座城市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了。”
此外,段煜婷还认为,《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出版画册和举办展览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城市文化推广案例。通过展陈的方式,对资料重新组合,引导观众和读者重新认识重庆的文化和历史。在潜移默化之中,把城市的魅力传播出来,让人们感受到艺术之美的同时,感受到知识的启迪,这本身就是城市营销的最好方式,“这是献给重庆的最好礼物。”
据悉,《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举行展览时,都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并引发市民持久的热议。2015年9月,“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再见 十八梯》影像展在重庆美术馆举行。当时的参观人数,创了重庆美术馆展览的新高。人们结伴前来,寻找有关时间的印迹,感叹城市的巨变和生活的美好。
禹王宫(今湖广会馆)
城市如同一个有机生命体
要不断生长发育和有机更新
“通过《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有如一个有机生命体,总是要不断地‘生长发育’,不断地‘有机更新’。”重庆市设计院院长徐千里认为,城市的本质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场所,其核心是为人的生活服务,因此城市中承载和服务于市民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就不是单纯的物理空间概念,而应该成为一种生机勃勃的社会场所——“人的场所”,它们同时蕴含着社会、经济、历史、人文等要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弄明白的是,什么样的城市才是真正好的城市?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公众真正需要、真正喜爱的城市?由此我们才能够进一步深入地讨论什么东西需要我们真真切切地去保留传承,什么东西应当与时俱进地去发展变化。比如我们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并不等于原样静态地保存,不应该是为了保护而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要能够容纳当今人们的现实生活。
由此,徐千里谈到,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对城市文化的贡献是很大的。成都的宽窄巷子,杭州的南宋御街,广州的永庆坊,上海的新天地、田子坊、上生新所,以及重庆的中山四路等不仅聚集了人气,还给城市带来了活力。所以,要树立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有机更新的过程的观念,把城市的有机更新——包括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利用——当作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或者说事业去看待和推动。
改造前的十八梯老街。
“十八梯”讲人“化龙桥”说事“朝天门”是魂
有专家表示,《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就是一部浓缩的重庆记忆。那么,《再见 十八梯》《你好 化龙桥》《永远 朝天门》记录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三本书?翻开这三本书我们能否读出不一样的味道?为此,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改造前的十八梯老街。
《再见 十八梯》
打开记忆宝库的钥匙
“对于重庆人来讲,十八梯是一座色彩斑斓的记忆宝库,《再见 十八梯》则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影像展的策展人、影像展画册的发起者戴伶告诉记者,“在2010年重庆启动十八梯片区改造工作前,我们便萌生了记录十八梯的念头。”
戴伶称,作为重庆母城渝中区连接上半城和下半城的通道,十八梯繁华一时,不同的人对它有着不同的解读。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它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与一街之隔的解放碑形成鲜明的对比。几代十几口人挤在几十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外来人口已经超过了50%,改造前的十八梯已变成了一个落脚地。
在当地群众心里,对十八梯自然有着另一种期待。2010年,在“十八梯人的十八个梦想”新闻访谈节目中,人们道出了心中的愿望——老人们希望能遮风避雨,再有个厕所就够了;孩子们希望有一间宽敞、安静的屋子;巡防队员希望尽快改造,这样会更安全、更舒服。
一边是民众的期盼,一边是挥之不去的记忆和乡愁。如何两全其美?戴伶说,一位陌生摄影师的一句感叹,让她决定为十八梯做一个展览。
戴伶回忆,一天,一位背着相机的摄影师走进十八梯。“哎,好可惜!”摄影师自言自语感叹了一句,但接着话锋一转:“确实也该改造了,住在这里太具体了。”
摄影师无心的一句话令戴伶备受启发:城市的发展顺应了人们的期盼,城市的文脉却不能中断。为什么不做个影像展览,留住人们的记忆呢!
于是,戴伶广发邀请,摄影发烧友、市内外著名摄影家、文史专家,纷纷加入。“我们收集了数千张照片。”戴伶介绍,那些照片内容丰富,不仅记录了十八梯各种特色的建筑风貌,更表现了十八梯老百姓的各种生活状态。
“2015年展览结束后,我们便编写了《再见 十八梯》影像展画册,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每年一个展览出一本书,就有了如今的‘三部曲’。”戴伶说,在《再见 十八梯》影像展画册封底还放有一本《十八梯新客厅》小册子,“我们随机抽取了120个家庭,专门请摄影师拍摄了十八梯搬迁居民的全家福。他们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贡献者,以此向他们致敬和祝福。”
工厂里的集体活动。
《你好 化龙桥》
新城市和老工业的对话
“化龙桥和工业文化息息相关,《你好 化龙桥》是新城市和老工业的一次对话。” 《你好 化龙桥》影像展执行策展人、青年摄影师王远凌表示,化龙桥的工业发展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一些内迁工业企业纷纷在此落户。上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在化龙桥一带,鼎盛时,那里有200多家工业企业,被称为人人羡慕的“企业一条街”。
包括重庆红岩汽车弹簧厂、重庆特种电机厂、中南橡胶厂、博森电器厂、卡福公司等著名企业的旧时影像,被收录进《你好 化龙桥》这本书里,里面大大小小的老照片有700余张。
“这些资料来之不易。2016年,我们着手收集展览资料的时候,新建的化龙桥片区已经成型,曾经的工厂大多已经停产、转制,想找到相关资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远凌回忆,那时,他拿着介绍信,跑遍了当年在化龙桥的老牌国有企业。
其中,王远凌对博森集团(当年在化龙桥的博森电器厂)印象深刻。在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王远凌找到了多年无人问津的档案柜,里面的档案影像资料被整齐地摆放在一个一个的牛皮卷宗里,种类齐全。
“那些档案材料被很好地保存,时间跨度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一直到化龙桥整体搬迁前。有的是照片,有的是底片,有的是文字。”王远凌说。
特别有趣的是,里面有一组工厂产品推广会的照片,年轻时尚的男女青年摆出各种姿势,为新生产的大型设备零部件当模特。“从这组照片不但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国企积极转型,主动面向市场的尝试,也能看出上世纪80年代重庆人对美和时尚的认识。”对此,王远凌特别钟爱。
地道的重庆人、国家一级文学编辑赖永勤看完《你好 化龙桥》后连连赞叹:“这些老照片记录了几十家曾经在化龙桥的国营企业的状况,代表了上世纪工人群体记忆的影像,如今这些企业大多已不存在,显得尤为珍贵。”
朝天门缆车
《永远 朝天门》
讲述开埠以来重庆发展历史
作为《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的终篇,《永远 朝天门》用700余张经典图文讲述了以朝天门为代表的重庆,从近代开埠以来的城市发展历史,折射出重庆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时代命运。
“‘十八梯’讲人,‘化龙桥’说事,‘朝天门’是魂。”戴伶说,书中近90%的照片由外国人拍摄,最早一组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人约翰·汤姆逊拍摄的三峡和巫山,其中风箱峡、青滩、江岸人家等照片清晰、生动地反映了100多年前峡江的风景和人文景观。据悉,这是迄今关于重庆最早的影像记录。
通过这本书还可以触摸川江航运发展的历史,例如第一艘到达重庆的蒸汽轮船、川江上第一艘失事的轮船、第一艘到达重庆的军舰等。
这些珍贵的照片均是戴伶等人想尽一切办法,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中国历史照片研究中心、法国尼埃普斯摄影博物馆、瑞士摄影基金会、玛格南图片社等世界各地的文化机构搜集而来,以期追溯尽可能早的重庆历史。
执行策展人王远凌团队还请来了外国摄影师参与拍摄记录当下朝天门。比如,一位来自法国的摄影师拍摄了一组名为《奔跑吧 棒棒》的纪实照片,其跟拍在朝天门做了20年“棒棒”的李文银,记录下了李文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朝天门附近买了房、成为真正的城市人的故事。
本版图片均由《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展览主办方提供
重庆日报记者 匡丽娜
原标题:追溯我们的来路 探究我们的去路《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留下了什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