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倘若说
逶迤连绵的群峰
是一首气势磅礴的长诗
那么
深藏于群峰之间的垭口
就是深入诗篇的诗眼
”
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号消息,按《辞海》解释,“垭”的意思是“两山间的狭窄地方”;山口则是“高大山脊的鞍状坳口,常为高山大岭的交通孔道”。
通常,一个垭口意味着两条河流的分水、两列山脉的相交。连绵起伏的群山如同无休无止的屏障,它们阻断了由平原通往高原的路途,而这些天然垭口的出现,往往形成了由此及彼独一无二的交通要道。这些垭口既是行路的天险,也是景色绝美的天堂。
夹金山垭口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09月
摄影/吴久灵
海拔:4080米
冬春时的夹金山,一片银装素裹。“长征万里险,最忆夹金山”。当年红军翻越雪山时传唱的歌谣是:“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凡人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如今登临夹金山,绝大部分路程都可由汽车代劳,需要徒步攀登的部分不过数百米。没有危及性命的围追堵截和苦寻立足之地的焦躁烦忧,会让人感到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澄,峰顶格外峻奇,云瀑格外壮观、恢宏。图为海拔4080米左右的夹金山垭口的晨曦云瀑。
“铁匠山”垭口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09月
摄影/孙有彬
海拔:4770米
通往格聂地区公路的至高点在“铁匠山”垭口,在垭口上可以看到数十座风化岩石山峰。
藏区的山峰往往都有着美丽的故事,传说曾有父子3位铁匠,在格聂女神被妖怪包围时,在山上支起打铁炉,将山上的石头打成铁块给女神作为击退妖怪的武器。后来女神化作雪山镇住妖怪,这父子三人也化作山峰留在雪原上,成了格聂女神的守护神。
剪子弯山垭口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03月
摄影/谢罡
海拔:4659米
有人这样评价同属沙鲁里山脉、相距不足100公里的剪子弯山和卡子拉山垭口:“从这里开始,我们如同撑杆跳高的选手,一下跃入了川西独特的山原地貌分布区。”
站在剪子弯山的垭口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深深浅浅的绿色。看见那一幢幢藏式民居了吗?因为这份生活气息,高山草场这川藏线上最平凡的风景,变为最引人注目的风景之一。
浪拉山垭口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03月
摄影/刘正良
海拔:4572米
浪拉山的山势十分陡峭,群峰耸立,盘山路经常是在各个山峰间绕来绕去,站在垭口上放眼望去,面前的几座山上全是盘山路,很难分辨它们之间是如何联系的。
浪拉山垭口上的雾大是出了名的。浪拉山垭口虽然只有4000多米高,却可以体验到被云雾包围的感觉,弥漫的雾像若有若无的帘幔一样,周围的美景若隐若现。
海子山垭口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03月
摄影/谢罡
海拔:4685米
沿川藏南线出理塘县城西行约70公里处,一处宽浅平缓的垭口呈现在面前,这就是海子山垭口,因垭口附近有几个高山湖泊而得名。
海子山附近既有古冰川又有现代冰川,海子山上的双湖就是在冰川的作用下形成的冰蚀岩盆。在蓝天和积雪的映衬下,双湖呈现出淡淡的蓝色,别有一番美丽。
色季拉山垭口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03月
摄影/谢罡
海拔:4728米
色季拉山垭口属于念青唐古拉山余脉,是尼洋河与帕隆藏布的分水岭。提起这里,第一反应就是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每年4月到6月,那面积广大、灿若云霞的花阵,常使面对它的人联想起生命和青春这样的永恒主题。
由于众多信徒的朝拜,色季拉山成为西藏的神山之一。每年,来这里转山的人络绎不绝。每逢藏历八月十日,这里还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转山活动,称为“娘布拉酥”,意为请神求宝。浪漫的杜鹃、威严的南迦巴瓦,加上苯教神山本日拉山,这三者使得色季拉山显得有些远离人间烟火。
雀儿山上的垭口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01月
摄影/杨欣
海拔:5050米
雀儿山是横断山区最北的冰川中心,降雪丰沛,补给充足,冰川群规模较大。川藏公路从波光粼粼的新路海旁掠过,沿着高峻的山势蜿蜒而上,穿越山巅的垭口,给无数旅人们提供了近距离欣赏冰川的机会。
子梅垭口
图片来自《行天下》2009年10月
摄影/杨亮亮
海拔:4500米
子梅垭口因山下的子梅村得名,去往子梅垭口还需要经过另一个相同海拔的高山垭口——雅哈垭口。子梅垭口位于海拔7556的蜀山之王贡嘎雪山主峰正西,是贡嘎主峰的最佳观赏点。
据说早上在子梅垭口远眺贡嘎,会有些逆光,下午,尤其是傍晚是观赏贡嘎最好的时间,但此时天易多云,所以要看到完美的贡嘎主峰,还是需要些运气的。
二郎山垭口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03月
摄影/张锦能
海拔:3200米
20年前,翻越二郎山的道路漫长而艰险。随着2001年二郎山隧道通车,从康定到成都的时间大大缩短,最快只需要5个小时。原先翻越二郎山垭口的25公里旧国道逐渐变得车稀马少,护路道班的负担也终于得以减轻。
折多山垭口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网
摄影/胡澍
海拔:4298米
折多山垭口是川藏线上最主要的交通隘口之一。山脉东侧是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的高山峡谷区,对应于藏汉之间的族群缓冲带。由于山脉东侧河谷农耕发达而高山草场狭小,所以是农业为主、兼有牧业的区域;而山脉西侧的川西高原由于有大江河谷中的农耕区存在,所以是牧业为主、农业为辅的区域。
米拉山垭口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网
摄影/胡澍
海拔:5020米
米拉山正是美丽的西藏江南的缔造者:从比青藏高原纬度更低的印度洋上吹来的暖湿气流,顺着雅鲁藏布江这个天然通道长驱直入,当它一直行进到米拉山时,被南北走向的米拉山像一扇门似地挡住了。
暖湿气流不能完全深入处于腹心的拉萨河谷,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因此,米拉山以西的拉萨河谷比林芝地区干燥寒冷,植被以灌丛草地为主。
高尔寺山垭口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03月
摄影/多吉彭措
海拔:4412米
高尔寺山因高尔寺得名,高尔寺山垭口是318国道上绝佳的摄影点和观景台。站在垭口向东南方向眺望,洁白的贡嘎主峰在数十座绵亘雪山的簇拥下,屹立在天宇尽头。摄影/多吉彭措
— 本文部分文字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3月—
原标题:山脉如诗,诗眼就是那深藏群峰间的垭口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