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小产品嬗变大产业①|我是一颗小小的榨菜种子,“长大”后身价已超百亿
05-12 19:24:49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商报

4月下旬,涪陵榨菜集团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3.81%。2018年,该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9.14亿元,同比增长25.92%,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榨菜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唯独涪陵榨菜脱颖而出,与欧洲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誉为世界三大名腌菜,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涪陵当地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榨菜原料青菜头9月初播种、次年2月收获的特点。从一颗种子到青菜头再到鲜香嫩脆的榨菜,涪陵榨菜成为百亿榨菜产业背后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呢?

种植:我给了周可平新的希望

时间:2018年9月初

地点:涪陵区江北街道邓家村

事件:我是一颗小小的青菜头种子,2018年9月初,被涪陵区江北街道邓家村的农民周可平亲手播下,开始生根发芽。在涪陵得天独厚的水土滋养之下,种子长成为青菜苗,在10月中旬完成移栽。在冬天最冷4℃—5℃和大雾环境下,青菜苗逐渐生长,到了第二年2月,最终长成表皮青绿,肉质白而肥厚,质地嫩脆,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的青菜头,成为制作榨菜的上好原料。

2015年,周可平第一次回乡大规模种植青菜头,从此尝到了甜头。种植青菜头,成为他改善生活和致富的途径。

在外打工多年的周可平,家里有一个残疾的妻子和正在读书的孩子。不仅如此,他本身还患有尿毒症需要定期透析,没有工厂愿意接纳他。就在他进退两难时,他的老家邓家村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回涪陵种植青菜头。

周可平回到邓家村,成为了涪陵榨菜产业中的一员,一边种植青菜头,一边治疗疾病。尽管身患疾病,但他从未放弃,而是不断想办法改善生活现状。

每年9月初,周可平会播下种子,在青菜头生长的同时,他也没有闲着。为了激发农户们的种植热情,2018年,邓家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由村主任吴玉刚牵头,分别与村里30多户农户签订了青菜头种植合同,保证种植面积和种植质量,周可平就是其中之一。

合作社以3.5角到4角一斤的规定价格收购农户的产品,避免市场波动造成了农民收入的不稳定,保障了青菜头收购的价格和质量。此外,吴玉刚还开办了加工厂,仅2018年就加工了近3千吨的半成品,然后以每吨1660元的价格统一卖给榨菜企业,带动村里的剩余劳动力一起致富,每年农闲时至少为雇工增加4千元左右的收入。而合作社获得的补贴还会以分红的形式反馈给农户,使农户可以获得了种植收入、打工收入、分红三部分收益。

正是在这样优厚的条件下,周可平逐步扩大了种植面积,从最初的10亩扩大到了12亩,平均每亩地能够收获5千斤左右的青菜头。2019年收获季后,他获得了2万多元的种植收入,再加上平时养殖猪、鸡、鸭,年收入达到了5万元左右。他对来访的记者说:“种植青菜头不仅解决了我治病的问题,还大大改善了我的生活质量,可以说种植青菜头给了我新的希望。今后,我还会进一步扩大种植的面积,继续勤劳致富。”

1.jpg

加工:我让涪陵榨菜年收入20亿

时间:2019年2月

地点:涪陵榨菜集团加工车间

事件:成长为一颗青菜头后,我挤在千千万万颗被统一收购的青菜头里,踏上了榨菜加工之路。怀揣着期待,我进入榨菜自动化生产线后,在机器转动的声音中,经过自动淘洗、自动切块、自动脱盐、无菌包装、高温杀菌等种种工序,终于从土地里的青菜头变成了一条条散发着阵阵诱人香气的榨菜丝,最后在智能机器人的包装下,穿上了“乌江”牌榨菜红色的包装外衣。我和众多伙伴们一起被打包成箱,在仓库里静静地等待。我期待着下一站更加精彩的旅程,并且能够给人们带来美味。

涪陵区最大的榨菜企业涪陵榨菜集团,是全国惟一一家榨菜上市企业,拥有引进自德国、日本的先进自动生产线,年销售收入近20亿元。

6.jpg

其实在2000年以前,涪陵榨菜集团就有大大小小20多个生产厂,分布在长江沿岸,但还是瓦片房下的小作坊式工厂。2000年,周斌全接任集团董事长后,看到这一短板,力排众议,利用三峡蓄水时沿江工厂拆迁的契机,将获得的拆迁补偿金首先用于引入现代化工业生产线。经过国际招标后,一家德国企业中标,从此清洗、切分、脱盐到成品包装都进入了全自动化阶段,企业也走上了现代化发展道路。

在秉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涪陵榨菜集团对“三清三洗三腌三榨”进行了工艺创新,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口味上,通过大数据分析库,按照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口味和消费需求,精准配置调料比例,并严选辣椒、花椒等优质配料;利用央视广告的效应,请来张铁林代言,为品牌迅速打响名气,顺利走向了全国市场。

3.jpg

通过这些举措,涪陵榨菜集团不久后便扭亏为盈,生产和销量都获得了极大提升。2001年就实现了销售额1.5亿元,2002年更是达到了2.2亿元。而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涪陵榨菜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截止2018年,涪陵区共有榨菜生产企业37家,直接或间接从事榨菜产业的人数达到了65万多人,产值达102亿元。2018年的财报显示,涪陵榨菜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9.14亿元,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日本、东南亚及有华人居住的世界各国。

“涪陵榨菜为什么好吃?首先,在原料选材上,我们只收早菜,保证榨菜的品质;然后不断创新腌制、发酵工艺,优化它的口感;未来顺应消费升级和健康化趋势,我们不断调整盐度,研发了低盐度、小包装的休闲榨菜系列,更适应佐餐、旅游、休闲零食等场景。”涪陵榨菜集团分管研发的副总贺云川介绍,如今,涪陵榨菜不仅仅只拥有榨菜一个品类,还延伸至泡菜、海带丝、萝卜丝等多个佐餐开胃菜品类,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5.jpg

销售:我走遍全球身价逾百亿

时间:2019年5月

地点:重庆永辉超市货架

事件:我感到既兴奋又紧张,尽管身在仓库之中,但心已经飞向了外面广阔的世界,希望立刻能与消费者见面。不久后,我听到了来自汽车的鸣笛声,并感受到了运输的颠簸,几经辗转,最终我被送入了重庆永辉超市的仓库里,登上了货架,见到了来来往往的消费者。

现在,我不再是一颗不知名的青菜头了,我的名字叫做“乌江”牌涪陵榨菜(鲜脆)菜丝,一袋规格为80g,售价2.8元,是不少人居家旅游的佐餐好伴侣,可以炒肉、烧汤、夹馒头、送粥、泡面、下米饭……

 作为全国有知名度的佐餐开胃菜,涪陵榨菜如今已成为“国民下饭菜”,享誉海内外。

贺云川介绍,涪陵榨菜集团在全国有1500多家一级经销商,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300个地市级市场,1000多个县级市场,产品远销欧盟、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集团在全国设有8个销售大区、36个办事处,通过对渠道的精耕细作,己建立起多层次、长短渠道相结合的销售网络,畅销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全球知名连锁卖场、全国各大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等零售终端。

涪陵榨菜为何能够广受消费者欢迎?贺云川说,除了涪陵榨菜自身保持着出色的品质外,集团近年来还一直在不断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例如在产品研发上加大投入,不断推陈出新,并对包装进行升级,形成了袋装、罐装、听装等多种包装,并且致力于向品牌化、高端化、健康化发展,持续挖掘海内外市场潜力。

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到成为榨菜走上餐桌,涪陵榨菜历经了播种、移栽、收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一颗小小的青菜头,不仅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还经过最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加工生产,通过四通八达的物流进入各地的零售终端,成为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在涪陵,有72万余亩榨菜,每年产量达160多万吨,源源不断地走向更多的餐桌,共同推动涪陵榨菜成为一个年产值达到百亿元的产业。

QQ图片20190512172052.jpg

链接

涪陵榨菜发展历程

1898年,涪陵商人将青菜头“风干脱水”加盐腌制,经榨压除去卤水(盐水),制成一种新型的腌菜,由于制作过程中要在木箱里榨除盐水,故取名榨菜。利用长江航运的优势,将涪陵榨菜传播到了众多地区,成为了一道驰名的地方美食。在此后长达百年的历史里,涪陵地区形成了种植青菜头的习惯,并延续了原始的风脱水及三腌三榨加工工艺。

进入90年代,涪陵地区形成了数百家乡镇榨菜企业,从小作坊升级到了公司化竞争阶段,经过不断竞争和淘汰,剩下了50到60家左右的企业持续经营。初步打响了涪陵榨菜地方美食名次,影响力辐射至周边地区。

进入2000年,以涪陵榨菜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开始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标志着榨菜产业进入工业化时代。截至目前,涪陵区拥有榨菜生产企业37家,年成品榨菜生产能力60万吨以上,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酱腌菜行业首家上市企业。此外,涪陵区还拥有“涪陵榨菜、Fuling zhacai、涪陵青菜头”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区有常年半成品原料加工户近2000户,年半成品加工能力在60万吨以上。

目前,该区已形成从青菜头种子选育、青菜头种植、榨菜生产加工、榨菜附产物开发、产品销售市场拓展等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化经营格局。预计到2020年,涪陵青菜头种植面积将达到73万亩,总产量达到165万吨,实现产业总产值150亿元。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唐小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