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琅琊诸葛氏的500年悲歌:鞠躬尽瘁的岂止孔明一人?
05-07 22:50:06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号

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号消息,诸葛亮有一句经典名言,同时也是他的座右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注1)

他一生都是这么说,他一生也都是这么做的。

事实上,从秦末到西晋五百年的时间里,整个琅琊诸葛家族每代人都是这么做的。

诸葛家族的祖先叫葛婴,本是安徽符离人,听到这个地名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烧鸡,但在中国历史上,这个地方更有名的是大泽乡。

没错,公元前209年七月,一支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的九百人小部队在路过符离镇大泽乡时突遇暴雨,沼泽难行,秦法暴虐,误期当死,于是大家在陈胜吴广的带领下开始反抗暴秦,史称“大泽乡起义”,当地人葛婴听闻消息,立刻率领族人起兵响应,陈胜见葛婴足智多谋英勇善战,便让其独当一面,率军南征九江郡(治今安徽寿县)。葛婴不辱使命,一直打到东城(今安徽定远),遇见楚国后裔襄疆,大概当初陈胜也表示过要拥立楚国后裔的意思,葛婴便率众拥襄疆为楚王。

随着陈胜势力壮大,他自己有了称王的意思。陈胜是古陈国的贵族后裔(注2),陈县的豪杰愿意拥立他为王。消息传来,葛婴愕然,所谓一臣不能事二主,他也只得杀掉襄疆,返回陈县拜见陈胜以示忠心,但陈胜还是认为葛婴背叛了他,而将葛婴处死。

葛婴的忠心用错了地方,屈原所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注3)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所以,一个人,特别一个忠诚的人,最开始的择主最重要,若是身家错付,则再无回头之路。

好在汉家重功念旧(注4),西汉初年,汉文帝追录葛婴反抗暴秦的功劳,赐封葛婴之孙为琅琊郡的诸县(今山东诸城西南)侯,并世居于此。葛氏遂将“葛”姓与地名合并改称“诸葛”,后又因故失爵,逐渐迁徙到了阳都,这就是琅琊大姓诸葛氏的由来(注5)。

西汉末年汉元帝时,诸葛氏又出了一位牛人,此人便是司隶校尉诸葛丰。诸葛丰是个有名的刚直之臣,从不徇私情,司隶校尉又乃汉朝最高监察官,专门负责对京城三辅的监察,上至皇后太子,下至公卿百官,都可以监督检举,所以公卿贵戚们对他又恨又怕。

然而,诸葛丰这次又错付了忠心,因为汉元帝刘奭柔仁好儒,实非一明君,而是一个耳根子很软的书生皇帝。当初汉宣帝重用文法吏,以刑名绳下,时为太子的刘奭就跟父亲说:“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汉宣帝听了这话脸色大变,心急之下不由怒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然后看着刘奭一脸懵的样子,不由恨铁不成钢的一声长叹道:“乱我汉家者,太子也!”

汉宣帝对儿子很失望,对大汉前途也深深担忧,但他最终仍没改立太子,因为他对太子死去的母亲许平君“故剑情深”,又怕废长立幼乱了法度,结果最终把大汉帝国带上了绝路。

太子刘奭即位后,果然重用腐儒,纯任德教,治国也完全以经学为指导,结果整个朝廷充斥着尸位素餐的老夫子、以及骄横不法的外戚勋贵,而对此稍能遏制的,也只剩司隶校尉制度以及刚直不阿的诸葛丰这最后一道防线了。

但幼稚柔懦的汉元帝连这最后一道防线也不要了。一次,诸葛丰持节逮捕奢淫不法的外戚许章,许章拒捕逃窜,不是逃到深山或国外,而是逃到了汉元帝的皇座前寻求庇护,诸葛丰追进宫里,向汉元帝历数许章之罪,没想到汉元帝不但没有交出许章,反而痛斥了诸葛丰,收走了他的符节。从诸葛丰开始,西汉朝的司隶校尉便不再掌握符节了。

符节,是司隶校尉这个职务的关键,没有符节,司隶校尉就等于没牙的老虎,根本起不到震慑豪强勋戚的作用,与摆设无异。诸葛丰痛心疾首,遂上书辞职以表抗议,此书全文便收录在《汉书》之中,其中有一句经典名言说:

“夫以布衣之士,尚犹有刎颈之交,今以四海之大,曾无伏节死义之臣,率尽苟合屈从,阿谀奉承,官官相护,互相包庇,念私门之利,忘国家之政。”

然而,汉元帝收到诸葛丰的辞职信后,根本不予理会,甚至也不批准辞职,就把诸葛丰晾在那里任人取笑,过了一段时间又将他贬官为城门校尉,本以为这会让他消停些,不料他还是一个劲的上书弹劾,汉元帝生性柔惰也懒得处理他,便干脆将诸葛丰免官贬为庶人,图个耳边清静。诸葛丰政治生命终结,最后抑郁的老死在琅琊老家。

诸葛丰可以说是西汉历史上最后一位司隶校尉了,自他被夺去符节,之后的司隶校尉便愈发虚弱,以至名存实亡,先是被去掉校尉头衔而单称司隶,而后哀帝时权臣王莽干脆杀掉了最后一位司隶鲍宣,并取消了该官职的设置。

诸葛丰之后,诸葛氏在琅琊仍是官宦世家书香大姓,只不过高官显贵并不多,大多数只担任一般的地方官,如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乃泰山郡丞,后因遭逢泰山之难(曹操父亲曹嵩在泰山郡被陶谦部将追杀而死),泰山太守应劭与郡丞诸葛珪都受到牵连,只得带着一家人奔命,诸葛珪或许身体本就不太好,结果在逃亡途中病逝,临死前将诸葛亮等儿女托付给弟弟诸葛玄抚养(诸葛珪另有一长子、时年二十岁的诸葛瑾早已分路逃往吴中避乱,故未托付于诸葛玄)。

诸葛玄本是荆州刺史刘表的属吏,后因豫章太守(治今江西南昌)周术去世无人接任(适逢董卓执政朝廷一片混乱而无暇顾及),刘表便任命诸葛玄为豫章太守,以抢夺江东地盘,过了段时间,由凉州军把持的汉朝政府又派了朱皓来当太守,两守相争,结果诸葛玄大败被杀。十七岁的诸葛亮遂担起了一家的重任,带领兄弟姐妹们跑到荆州投靠了叔父诸葛玄的故主刘表(注6)。

与孙策、孙权兄弟一样,诸葛亮也是早早担起了一家的重责,扛起了整个家族的未来,他到达荆州后,一面读书,一面交游,还一面种地,躬耕于南阳,养活一个弟弟两个姐姐。随着诸葛亮交游于荆州上层名流之中而名气越来越大,各大家族也都争着与他交好。于是,诸葛亮的长姐嫁给了襄阳第一大豪门望族蒯家的公子蒯祺(后任曹操手下房陵太守,被孟达所杀),二姐嫁给了襄阳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统的堂兄,后任曹魏吏部郎),诸葛亮自己则娶了襄阳名士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这黄月英虽然号称丑妇,但温柔贤淑、才华过人,更重要的是,荆州刘表乃是黄月英的姨夫,二把手蔡瑁,乃是黄月英的舅舅。

诸葛亮通过与荆州的豪门望族结亲,非常顺利地与刘表、蒯越、蒯良、蔡瑁等首脑人物搭上了线,那他为何不出仕于刘表阵营,为刘表出谋划策呢?

很显然,诸葛亮已然吸取了几位先祖的经验教训,不愿将自己的一片忠心轻易托付,所以他二十岁及冠之年,自我取字孔明:孔者,洞也;明者,察也。诸葛亮这是希望自己能擦亮慧眼,洞察一切。而他将其子取名为诸葛瞻,也是希望他能看得远一些,不要被眼前之事所迷惑。

诸葛亮早已洞察:刘表性疑多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并不是一个好主公,结亲可以,效忠就算了。

归根结底,诸葛亮和刘备一样,都拿刘表当一块踏脚石,登高望远,方知去路,也方能成就这鱼水相契、君臣一体之千古佳话。

只可惜,刘备与孔明这对千古君臣相遇太晚,十余年后,刘备驾崩,刘禅即位,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未能让刘禅成为一代明君,终至蜀汉灭亡,诸葛瞻父子也壮烈殉国。

另外,诸葛亮从兄长诸葛瑾那边过继而来的长子诸葛乔,贵为丞相公子,却同士兵们—起,参加与督运军粮的艰苦工作(注7),结果在北伐过程中因公殉职,英年早逝。

季汉灭亡之前,魏军兵临城下,成都一片亡国论调,诸葛瞻父子却斩使拒降,死守绵竹,最终皆以身殉国;另外张飞的孙子张遵,赵云的次子赵广也在此战中为国捐躯;还有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誓死不降,于是在昭烈庙大哭一场之后自杀,与此同时刘禅的老婆李昭仪也自杀殉国。

绵竹诸葛双忠祠

与此同时,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倒是在东吴当上了大将军。

不过,诸葛瑾的儿子,后任东吴丞相的诸葛恪,却又因独断专行、力主伐魏,而卷入了东吴的宫廷斗争之中惨败,结果全家都被吴主孙亮所杀。

另外,在魏国也有琅琊诸葛氏的一旁支,名诸葛诞,在曹魏晚期当上了征东大将军,执掌十余万淮南大军,当时司马昭已有篡魏之心,乃遣心腹贾充去见诸葛诞,借机探其口风道:“洛中诸贤,皆愿禅代,君以为如何?”诸葛诞厉声道:“卿非贾豫州(曹魏名臣贾逵)之子乎?世受魏恩,岂可欲以社稷输人乎!若洛中有难,吾当死之。”

影视剧中的司马昭

一年后,司马昭篡魏之举愈发急迫,诸葛诞遂联结吴国发动叛乱,司马昭率领二十六万大军亲征淮南,诸葛诞坚守一年最终还是兵败被杀,实现了自己两年前的诺言。

最终,诸葛诞全族被诛,只有其次子诸葛靓逃到东吴,任后将军,后官至大司马,然而天下归晋已是大势所趋,诸葛靓几番伐晋,仍是无力回天,最终东吴灭亡。

晋武帝司马炎与诸葛靓小时候曾是好朋友(诸葛靓的妹妹嫁给了司马炎的叔叔),如今时过境迁,劝他归顺:“卿故复忆竹马之好否?”诸葛靓哭道:“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诚为惭恨!”为自己不能报父仇、殉旧国而深深惭恨。司马炎不死心,还是一次次来劝他,诸葛靓只得躲到厕所,吃喝拉撒睡一起解决,全身臭翻天了也不肯出来。司马炎没辙,最后只得放他回乡。诸葛靓于是回到琅琊老家,惭恨而死。

注释

注1:出自诸葛亮《后出师表》,载于三国时期吴国张俨的《默记》

注2:陈胜,字涉,算是拥有贵族的标配。而据《后汉书·百官志》云:“屯长一人,比二百石”。由于汉承秦制,秦军中的屯长,大致是俸禄二百石、有编制的正式军官。另据《韩非子·定法篇》说:“商君之法,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稍加计算一下,陈胜应该已升了四级爵位,也就是“不更”爵位,再上一级就是大夫了。

注3:出自《楚辞·卜居》

注4:事实上,汉朝向来有表彰旧功与先烈的传统,这要从刘邦说起了。刘邦虽狠,但那只是针对威胁其统治的异姓王而已;而对那些对反秦抗楚作出过贡献的旧先烈、老兄弟们,则是极尽照顾:如陈胜后被汉朝追封为隐王,项羽的族人亦被封侯,另外纪信之子、郦食其之子及其弟、周苛之子及其堂弟、奚涓之母等烈属也都被封了侯。

注5:出自东汉末年泰山太守应劭(诸葛亮父亲诸葛珪的同事)所著《风俗通义》:“葛婴为陈涉将军,有功而诛,孝文帝追录,封其孙诸县侯,因并氏焉。””

注6:据《三国志 诸葛亮传》注引《献帝春秋》

注7:据《诸葛亮集》诸葛亮写与兄诸葛瑾书信:"乔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於谷中。"

原标题:琅琊诸葛氏的500年悲歌:鞠躬尽瘁的岂止孔明一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