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今日夏至,养身更要养心
06-21 07:03:54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人们说,理想的夏日生活,便是“古藤老树昏鸦,晚饭有鱼有虾,空调WiFi西瓜,夕阳西下,有你,有家。”今日夏至,小编陪伴着大家,安然度夏。

1.jpg

夏至的到来,是不是意味着夏天来了?夏至真的是夏天的开始吗?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夏至到来,代表着夏天已经过半了好吗!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这表示,夏至,是夏天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至”是极致的意思。太阳照射在北回归线在,昼长夜短。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至,极也,天地间的阳气在这一天达到极致,阳气盛草木茂,自然界一副郁郁葱葱的景象。

“宵漏自此长”“微阴生九原”,夏至时,阳气到达极致,阳气的极致下阴气开始产生,也因此有了夏至三候。

2.jpg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鹿是阳性的山兽,夏至阳气盛极而衰,鹿角感阴气而脱落。

二候:蝉始鸣。蝉鸣里树影明灭,忽觉夏长。

三候:半夏生。再五日,半夏生。意味着夏天已过半,后半夏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半夏是一种野生中药草,夏季过半时,最适宜采集它地下的块茎。

夏至风俗

3.jpg

祭神祀祖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所庆祝的节日中大部分与农业有关。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现代虽然没有这么隆重的祭神典礼,不过夏至前后,我国多地还是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这便是古代“夏祭”活动的另一种延续。

4.jpg

消夏避伏

在古代,夏至时,妇女们相互赠送折扇、脂粉等物品,借折扇生风,以脂粉散体热所生的浊气,防生痱子。《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在当代,虽然我们已经不需要储存冰块来消夏,但是自夏至前就全天运行的空调不过是这个传统在现代的另一种体现而已。

5.jpg

食“麦粽”与“夏至饼”

《吴江县志》记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俗谓“夏至饼”。

6.jpg

冬至馄饨夏至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以及“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7.jpg

夏至小游戏

夏至日,有个特别的小游戏可供大家娱乐——“立竿无影”。

在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正午时分呈绝对(接近)直射状,北回归线地区就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现象。生活在北回归线上及其以南附近区域的朋友们,可以在夏至日的中午在太阳下立根竿子,观察一下“立竿见影”如何变成“立竿无影”。

夏至美食

夏至已至,气温攀升,难免令人食欲不振,这些美食或许可以让你舒心开胃。

8.jpg

凉茶

凉茶在我国粤港澳地区很盛行。在香港大大小小的凉茶铺中,廿四味凉茶、葫芦茶、金银菊五花茶、苦瓜干凉茶等是常见的品种。

凉茶虽然以“茶”为名,但既不凉,也不是茶,而是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而成的饮料,可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顾客可以在凉茶铺随买随饮。店铺的柜面上会摆放着已经盛好凉茶的小碗或塑料杯,一口气饮尽便可接着赶路。如果还想尝试其他小食或休息片刻,也可以在铺中坐着品味。

9.jpg

杨枝甘露

杨枝甘露是适合在夏季闷热时节品尝的消暑甜食,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香港的粤菜酒家。这道甜点所需的主要食材为芒果、椰浆、西米和柚子,配料繁多却分工有序。以芒果为主导,西柚为辅佐,西米担任“配角”,颇有中医中“君臣佐使”的味道。

很多人是杨枝甘露的忠实“粉丝”,但对其名称的由来所知不多。“杨枝甘露”原本的含义是“观音用杨柳枝撒下甘露般令人神清气爽”。有着这样浪漫的名称,这份酸甜可口的点心也能在热情似火的夏天给人们带来一丝清爽。

10.jpg

龟苓膏

天气炎热时,吃龟苓膏也是一种清热解毒的方式。

龟苓膏是以鹰嘴龟、土茯苓、生地、蒲公英、银花等药材做出的中药冰品,因为味苦,不少店家还在其中加入甜甜的红豆沙,使这款中药也有了甜品的味道。

且读消夏诗

进入炎热的夏季,消暑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吃了一些清心凉爽的食物,平心静气也很重要,所谓“心静自然凉”嘛!

在夏季,调整情绪非常重要。酷暑伤津耗气,人易疲乏,更应注重情绪养生,顺应夏天阳气旺盛的特点,振作精神,注意调整情绪,莫因天气炎热,工作繁重而生急躁、恼怒之情,怒气一发,肝气上逆,人的心情不舒畅则伤气,最终导致伤身。

当你碰到一些想不开的事情时,当你想为某些不值得生气的小事而不由自主地发火时,就要权衡一下,这件事和自己的身体,到底哪个更重要?这样就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了,保持心境平和、愉悦。如果你凭空想象也控制不住情绪,或是当你感到暑热难耐时,不妨念念这些跟夏至有关的消夏诗歌吧,基本都关于农事与养生,或许能助你宁神静心。

11.jpg

1.歌谣

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

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

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

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

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

还有这首广为流传的《夏九九歌》: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夏九九”是以夏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

12.jpg

2.诗歌

盛夏烈日炎炎,人们也文思泉涌。你知道夏至和“杯弓蛇影”也有关系吗?

汉代

汉朝应劭在《风俗通》中记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唐代

唐代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云:“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由于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宋代

宋朝张耒《夏至》诗:“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夏至之日,食杨梅,品荔枝,酸甜味蕾,亦如品尝酸酸甜甜的人生。再来一个冰镇西瓜,一刀下去,咔擦一声,散开一屋子的冰凉,一口下肚,从味蕾舒爽到心田。

夏至之日,为家人做一顿饭,四菜一汤,幸福满满当当。半年将过,只愿下半年家人依然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夏天那么美好,就应该出来散散步,遛遛狗,赏赏花,吹吹风,读读诗,制造一些比夏天还“温暖”的事情啊!

来源:淄博信息网、天气网、人民网、长沙晚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