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美心红酒小镇的梨香溪廊桥上,一对夫妻正在自家的店铺前忙活。这家店铺叫“王家铺子”,男主人王军今年52岁,妻子刘仕兰今年49岁。夫妻俩都是涪陵蔺市镇人,这么些年,他们的门店从一间7平米的铺子发展到了近200平方米的7间铺子;几百米外的曹国蓉,也正在自己的米线摊前忙碌,曾经是下岗工人的她,因为这家米线店,到如今年入超20万元;把眼光再投向一公里外位于凤阳大道的佳旺鱼府,老板蒲先生也正在招呼过往顾客……而改变他们生活的,则是一碗“旅游饭”。
外漂夫妇扎根家乡
从借钱起步到拥有7间店铺
王军、刘仕兰是涪陵蔺市镇人,早年外出打工。
2009年,偶然的机会,他们回乡探亲,听说美心集团要到涪陵蔺市镇开发红酒小镇景区。决定改变思路,自己做点生意,就在梨香溪廊桥上租了一个铺面。
吸引他们做出如此决定的,一方面是对于家乡的思念,另一方面是景区的政策:景区对于租房有两种政策,一种是按月/季/年给付租金,另一种则零租金只用给付保证金,但需保证在期限内(3年或5年)店铺不搬走,做满期限以后,保证金全额退还。
▲王军夫妇在自己店铺忙碌
王军夫妇选择了“保证金”模式,两人觉得,自己是本乡人,无论怎样最后都要回来的,这样的投资划算,而且只要把生意做好了,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最终,他们以每平米3000元的价格,租了一个7平米的铺面,做起了比较容易上手的儿童玩具。
“别看(保证金)才两万多块钱,我们都拿不出来,还找亲戚借了好几千块。”王军说,自己早年在外打的是散工、零工,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余钱。
但随着生意越做越熟练,景区发展越来越成熟,这些年,王军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和行业,除了儿童玩具以外,他还做起了零售、工艺品、食品。如今,经营规模已从当初的7平米、一个铺面,升级为一两百平米、7个铺面。
家门口变身旅游景区
下岗工人开起两家店
“家门口上班,而且收入也不错。”今年60岁的曹国蓉,同样是涪陵蔺市人,如今,她在红酒小镇,拥有一家玩具店和一家餐馆,年收入超过20万元。
但时间若倒回到十几年前,曹国蓉却还在为生计发愁。
彼时,曹国蓉和丈夫双双下岗。后来,丈夫又患上了直肠癌。丈夫治病要钱,孩子上学也要花钱——如何挣钱,成了曹国蓉心里最担心的问题。
一心谋出路的曹国蓉,最终也选在了在景区开玩具店。
“我要是不干了,保证金也还能退。”曹国蓉心里想到。
▲曹国蓉在给顾客煮米线
随着红酒小镇渐渐红火,曹国蓉的生意也水涨船高,于是又盘下一间餐馆。如今,她的丈夫经过手术,身体日渐硬朗;老两口也抱上了孙子,“日子越过越顺当”。曹国蓉说,如今家里添置了新房、购了车,还买了一个门面,这已经是自己憧憬的“小康”生活了。
旅游扶贫
村民日子越过越甜了
像王军、曹国蓉这样因旅游带来致富的,在红酒小镇还有很多。
蒲建国夫妇在蔺市凤阳大道经营着一家渔府,近两年,同样因为周边旅游的发展,店里游客如织,还有不少人从外地特意赶过来用餐。
“游客多了,店里顾客也增加了一倍,收入也多了。”蒲建国笑着说道,如今虽然每天很累,但是心里很甜,自己会一直把渔府开下去,打造成品牌老店。
▲蒲建国在为顾客煮鱼
“小镇里大大小小的经营店铺有300户,如今80%店铺已经出租,其中70%以上都是本地村民开店。”美心红酒小镇打造方美心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打造红酒小镇时,景区便提出了“打造利益共同体、让红酒小镇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参与者”的“共赢”解决方案。除了提供免租金门市外,景区用工也最大限度就近招聘。
例如,在红酒小镇景区有一个占地近15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目前,车间解决周边村民42人就业,优先选聘建卡贫困户和残障人士,现有建卡贫困户11人和残障人士3人,平均工资3000元左右,并购买了“五险一金“。
同时,景区还设置有“脱贫攻坚集市”,共设置有约50个摊位,供周边村民免费摆摊。
“2020年,景区还将不断加大投入,带动当地更多人一起致富。”据介绍,2019年,在推进与涪陵区政府合作共建的“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红酒小镇发展基础上,景区宣布投资8亿元,在涪陵蔺市镇泡桐村投资建设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田园综合体项目。该项目一期预计今年就可以亮相。
今年,涪陵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同意该景区“服务区综合体”项目立项,该项目总投资76000万元人民币,位于涪陵区蔺市镇梨香社区,用地面积约400亩,建筑面积约107000平方米。旨在通过高速公路“服务区+景区”模式,将交通与旅游进行融合升级,建成多功能、多层空间、多维度风景的综合体。
“服务区与红酒小镇、泡桐村刚好位于一条直线上,届时将通过2.1公里左右的空中索道实现三大片区无缝衔接,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丰富红酒小镇的业态,进一步提升涪陵红酒小镇的服务能力,助推涪陵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也将带动更多人致富。”红酒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田园综合体项目为例,全部建成后,预计就可带动就业2000人,收入10亿元,带动片区近万名农户年均增收10000元以上。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孙琼英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