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外卖小哥雷海为“一战成名”,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诗词达人”是如何练成的?背这么多诗词有什么用?5月5日晚,在重庆市奉节县奉节中学举行的“登临三峡之巅,寻胜中华诗城”中华诗词文化分享会上,《中国诗词大会》的诗词达人们分享了他们的心得。
背诵诗词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快乐”
一位外卖小哥竟然能在全国诗词比赛中过关斩将闯入决赛,并凭借丰富的诗词积累赢得桂冠,令人惊讶。
“我从来没考虑过背诗有没有用。”分享会上,今年37岁的雷海为言语不多,谈吐间流露着质朴。他出生在湖南省洞口县,父亲是当地少有的高中毕业生,爱好文学。为了锻炼儿子的记忆力,父亲把诗写在纸上,让雷海为从小背诵。
然而,雷海为真正爱上诗词,却是在2003年上海打工期间。他在电视剧中偶然听到李白《侠客行》中的两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顿觉心潮澎湃。“写得太好了,充满豪迈之情!”他跑去书店找到原文,当场就背诵下来。
工作之余,他经常往书店跑,看见喜欢的诗词,就记在心里,回家写在纸上。那个时候,因为打工收入不高,他还不能把喜欢的书都买回家。
“你是不是从古代穿越来的?”不少朋友都开他玩笑。雷海为不以为然,独自沉浸在浩瀚而又富含意境的辞藻里。为了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快乐”,他连送外卖的间隙,都在翻看手机背诵诗词。
诗和远方都不可或缺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中三次攻擂的90后美女选手陈珏如,也把吟诗诵赋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也不记得什么时候与诗词结缘,感觉它们就是那样悄无声息地闯进了我的生活。”
陈珏如上小学时就很喜欢宋词,后来读完《红楼梦》,让她对诗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喜爱。“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小梅正吐黄金蕊,老榕先掬碧玉心。”她在微博上经常以诗传情、以诗交心。
“诗词让我心境愉悦,诗和远方都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陈珏如不仅喜欢诗词,还喜欢弹古筝、穿汉服,也喜欢旅行,传统文化让她的生活充实而又丰富多彩。
兴趣是爱上古诗词最好的老师
作为《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季军,18岁的四川大学大一新生韩墨言念的是中文系,同样喜欢穿汉服和唐诗宋词。
“父母都从事文字工作,他们很注意培养我的兴趣,我从小就开始背《三字经》、《弟子规》等。如今,背诗可以说是我的一大爱好。”
在同龄人看来,韩墨言有一些“另类”。然而,她却不以为然。在她看来,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工科、理科学生,或许很难对诗词歌赋产生兴趣。还有很多人会现实地觉得诗词“过时”了,背诵那么多也不会有什么实际的用处。
“其实,吟诗享受的是字里行间的韵味。对于一首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韩墨言说,正是由于从小培养起了对诗词的兴趣,让她今天沉浸其中。但许多人并非如此,而是从上学读书死记硬背开始的,“如果把坚持的动力消磨殆尽,还谈何兴趣可言。”
已连续举办三季的《中国诗词大会》,让一首首千古绝句重新传诵,让饱含智慧与深情的诗词重新“火”了起来。此次奉节之行,雷海为、陈珏如、韩墨言三位“诗词达人”在交流中深有同感:吟诗诵赋自有快乐!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