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消息,一幅花镜和一个围裙,就能让曹立熹在工作室坐上一天。“我都这么大岁数了,也不图别的,只想让更多打球的人用上好球拍,我不要他们钱。”曹立熹,是一位退了休的老军工。出于兴趣,他帮人修了60多年乒乓球拍。
曹立熹把花园和阳台改造成了乒乓工作室,墙面挂满了他手工制作的各式球拍,不大的桌子上摆放着电子秤、尺子、锯子、刨子、锉刀等中国精致小巧的工具。虽然略乱,但他总是第一时间能找到想要的工具。
早上7点半,曹立熹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工作起来的他经常忙到晚上11点,即使在酷热的夏天也从不间断。曹立熹跟乒乓球拍的缘分,得追溯到60多年前。1953年,他16岁初中毕业,报名参军后,被分配到南京某炮兵部队。当时有6块钱的津贴,拿到津贴不久,他就花5元买了人生中第一副乒乓球拍。在部队期间,他开始研究乒乓球拍,甚至突发奇想取出胶鞋中的海绵垫,贴在球拍上。“那时候觉得,打起来特别舒服,没有声音,对手不容易察觉。”曹立熹说。
曹立熹用自己改装的锯子切割球拍。从选料到切割底板。再到打孔、贴合、制作一只乒乓球拍,82岁的曹立熹全靠手工,再用简单机械进行压力辅助。一支乒乓球拍,要进行上百道工序,耗时数天才能制作成曹立熹满意的球拍。
街道社区为曹立熹提供了乒乓研创室,帮他更好的修复乒乓球拍。尽管自制球拍的两项技术获得过国家发明专利,但他却高兴不起来,“我担心我的技术后继无人,只停留在书本上。”
乒乓研创室常常吸引社区里的小朋友来观摩。
平日里很多乒乓球爱好者,都把球拍送给他维修。在维修过程中有心的曹立熹记录每个球拍的重量、海绵层数与技术特点绘制出自己的乒乓球拍大数据,制作出《百人百拍集锦》免费的借人阅读学习。
年轻时,曹立熹自己动手绘制的logo。
在曹立熹的维修记录上,无数乒界大腕:世界冠军成员邱怡可、世界冠军朱雨玲、国家乒乓球队女队教练肖战、邓亚萍曾经的教练李共鸣、世界冠军陈龙灿的启蒙教练黄德儒……很多还来维修过多次。
曹立熹还为乒乓球大型比赛刻章。
除了修复球拍,曹立熹自己也喜欢打乒乓球。如今,曹立熹不仅有了自己的乒乓研创工作室,还找到了满意的徒弟。“工匠精神就是用最简单的工具,通过双手来做出比造价高昂的机器还要好的作品。”他的心愿是以后的中国球员都能用上本土的球拍。
(原标题:82岁的乒乓爷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