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大国行长周小川:中国技术官僚的高峰
03-19 10:06:00 来源:澎湃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消息,他是中国金融改革进程中主要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他手握中国央行行长帅印长达15年,他也颠覆了外界对中国官员的刻板印象。

他是刚刚卸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周小川。

在周小川担任央行行长的15个年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2万亿元增长到了82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同时也成为全球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在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的同时,周小川也逐渐成为全球经济金融界不可忽视的发言者,他的只言片语都常常成为媒体头条。也正因为此,谁来接替周小川也是此前全球媒体广泛关注的话题。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69岁的周小川曾戴上了一块时髦的苹果手表。而在2015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温文尔雅的周小川被发现在西裤内穿了条秋裤。这两个小小的细节,都曾被拍成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

亦中亦西的周小川

手表与秋裤或许正是周小川身上亦中亦西的一种写照,也展现出周小川在中国和世界金融体系中所独具的形象。

在周小川任上,中国金融业在改革和开放两个维度上都获得了巨大突破:一度陷入“技术性破产”状态的国有银行实现了股份制改革并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人民币被纳入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都行过半途。

央行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央行将重新统领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并履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此前,负责统筹金融发展和监管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已将办公室设在了央行。这些或许都意味着央行在未来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和监管中的地位稳步提升。

周小川与郭树清

与此同时,周小川也逃不过各种非议。中国虽未出现恶性通胀事件,周小川却背负着“货币超发”的指责。在这15年间,广义货币(M2)从18万亿元膨胀到了168万亿元。此外,周小川也因2015年“8·11”汇率改革,一度造成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贬值和资本外逃,备受质疑。

“很难挑出哪件重要,哪件不重要”,在今年全国两会的记者会上,在被问及15年央行行长生涯中最难忘的事情时,周小川如是说道,“有幸跟大家一起在金融改革开放方面做工作,向前推进,是很有幸的一件事”。

书斋中挥斥方遒

周小川出身于1948年,籍贯江苏宜兴。父亲周建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建国后曾担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周小川的父亲周建南建国后曾担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1968年,20岁的周小川与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上山下乡”,到黑龙江建设兵团接受锻炼。

1972年作为第二届工农兵学员,周小川被送到北京化工学院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自动化技术研究系统研究室工作。两年后,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周小川考上机械研究院系统工程应用工业研究生。

在2010年接受央视专访的时候,周小川曾回忆钱学森对他的启蒙。

钱学森等一批系统工程学者倡导,要运用系统工程解释社会发展问题、人口问题以及经济问题。在前辈们的指导下,周小川从那个时期开始从事经济方面的应用开发。

1985年,周小川从清华大学经济系统工程专业博士毕业,毕业论文为《国民经济模型与经济大系统的分解途径》。毕业之后,周小川担任了国务院体改领导小组成员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

这里虽不是一个权力机构,却“谈笑有鸿儒”,在此周小川与当时中国顶尖的学者一同挥斥方遒。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吴敬琏、周小川、楼继伟、李剑阁、郭树清等被称为“整体改革论者”。

“改革派”:郭树清、吴晓灵、吴敬琏、楼继伟、李剑阁、周小川

1996年他们的代表论文也集结成《建设市场经济的总体构想与方案设计》一书出版。关于外汇管制与人民币等问题的改革路径,周小川在彼时就已论述成形。这期间,周小川也走向金融工作愈发重要的岗位。这些“整体改革论者”此后也一直活跃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工作的一线。

《建设市场经济的总体构想与方案设计》,1996年出版,吴敬琏、周小川、楼继伟、李剑阁、郭树清等著

2015年习近平赴俄罗斯出席金砖峰会,周小川、楼继伟陪同出访

1986年走出书斋后,周小川历任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助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委员。从1991年开始担负金融管理重任,任中国银行常务董事,1991年至1995年任中国银行副行长。从1995年起,周小川出任国家外汇局局长,第二年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周小川论文《企业与银行关系的重建》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政策建议》分获1994年、1997年度中国经济学界最高荣誉奖“孙冶方奖”。

奏响变革的序曲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涉足金融界,周小川先后任中国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建设银行行长,亲身参与制订中国银行业十年改革历程的每一个关键决策。

而在这期间,音乐一直伴他左右。

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在他的《与中国打交道》中这样评价他的老朋友,“我认识周是在1998年初,……他身长而优雅,多才多艺:英语流利,1980年代学会打一手好网球,热爱西方古典音乐、歌剧和百老汇音乐剧,持久不衰,曾在研究生的协助下边写了一本西方音乐指南。”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右)评价老友周小川:他身长而优雅,多才多艺……热爱西方古典音乐、歌剧和百老汇音乐剧。

新世界出版社的责任编辑王勇告诉媒体,当时的周小川行长除了担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外,还在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剧的相关课程,由于自身对音乐剧感兴趣,做过相关研究,就与时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副主编、后任《比较》杂志执行主编的肖梦共同写作了《音乐剧之旅》。

王勇介绍,《音乐剧之旅》1998年初版印了有二到三万册,后于1999年、2002年多次再版。王勇说,当时国内还没有人对音乐剧有系统的了解,作为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音乐剧的书,八个章节里既有音乐剧的基础知识,也涉及到了许多著名音乐剧剧目,如《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

1998年周小川接替王岐山,出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2000年,周小川任中国证监会第四任主席。

2000年,周小川与吴晓灵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

周履新后,提出众多改革思路,较之前封闭的资本市场来说,这些前沿思路很有挑战性,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向前迈进:变“审批制”为“核准制”、引进国际会计准则、出台“退市令”、对操纵股价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2002年11月,周小川推出他在证监会主席任上最后一项重大改革:引入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

2002年12月,即将离任证监会主席的周小川在《欧洲货币》、中国工商银行和汇丰银行共同举办的“中国:资本之年”国际研讨会上做了题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组织结构》的演讲,他说,“市场机制能够调节的,就让市场去调节,解除管制也就成为必然的趋势。证监会取消了32项行政审批事项,就是解除管制的重要体现。”

同年12月28日,周小川被任命为央行行长,再次被推到中国金融改革的前沿。

周小川执掌央行后第二年,2002年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上决定,撤消中央金融工委,成立银监会,央行原有的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能被剥离,并成立国有银行改革领导小组。同年底,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启动,周小川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启动,央行大刀阔斧动用外汇储备注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首批试点,至2010年农业银行在内地和香港挂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顺利改制上市。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著名经济学家曹远征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参与了中国银行的改制工作,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银行业的股份制改革是周小川对中国金融业的最大贡献,“90年代的国有银行都已经资不抵债了,因为这一重大改革,此后中国的金融业才能讨论利率市场化,才能讨论汇率改革,我们也才能成功地抗击金融危机。”

2008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小川再次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2013年周小川正好年届65岁,先是当选为政协副主席,不受65岁退休年龄限制的他再次接受执掌央行的任命。

2013年年届65岁的周小川当选为政协副主席

曾在央行货币政策部门任职十余载的经济学家伍戈向澎湃新闻肯定了周的坚持与执着,“周小川自始至终贯穿着市场化的理念,这在技术性官僚中是很难做到的,也很务实,采取渐进和务实的策略,在中国的国情下时不时还有计划经济思想占上风,如何与计划经济思想作斗争是需要智慧的。”

盛名之下无虚士

外媒将周小川称为“中国的格林斯潘”。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近20年,亲历了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四任总统。

周小川与格林斯潘(左)

曾供职于央行的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向澎湃新闻表示,“说他是‘中国的格林斯潘’对他而言是低估了。”

丁爽称,周小川在这个位置上坐了15年,其影响力不用比作谁,从任期的时间和影响力上就已经不证自明。更何况在中国,央行的工作比美联储要难很多,美联储在美国是独立的机构,而央行在中国直属于国务院,此外还要协调与包括三会在内的其他部门的政策,难度比美联储大很多。

“很少看到央行行长全世界跑的,是个很不容易的央行行长,很愿意去学习。”伍戈说,周小川的另一大特点是非常国际化,可以说是几大央行行长中最国际化的。周经常在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后抵达国外某城市参加数小时的国际会议,随后不停歇地飞十几个小时赶回北京。

2009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周小川发文建言改革国际货币体系。雷曼兄弟倒闭后,全球流动性随即告罄,国际贸易几乎停摆,彰显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的脆弱性和隐含的系统性风险。周小川提议创造一个超脱于任何一国经济状况和利益的国际货币,发展“超主权储备货币”,以克服“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

英镑“狙击手”索罗斯2009年来到中国,他认为周小川对金融市场有独特的理解,美国滥用了美元作为主要货币的优势与特权,人民币可成为更为强势的货币,他也赞同可以由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几种主权货币组成一个特别联合货币,但仍需解决如何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问题。

“过去15年中国都没有出现金融危机,就是周小川最大的成就。” 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告诉澎湃新闻,这15年来,中国经历非典、全球金融危机等等“威胁”,每过几年海外都会有唱衰中国的声音,中国都幸免于难正体现出中国央行政策的前瞻性。

《时代》周刊2009年“年度人物”,“中国工人”和周小川同时上榜。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经济部主任Paola Subacchi在其著作《人民币的底牌》中写道,放眼全球历史,像20世纪后半期这样以一国经济和军事强权发行的单一支配货币,是少有的特例。国际货币体系在改变,尽管步伐缓慢,全球经济秩序、国家治理、地缘政治也在改变。

货币等同于一国的地缘政治实力,泱泱大国自有泱泱货币。

人民币的崛起攸关经济状况和金融,周小川也被冠上了“人民币先生”之名。

人民币国际化政策从2003年开始。当年底,央行开始为香港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的银行提供清算安排。从2007年首只人民币债券登陆香港到2016年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再到欧洲几个央行宣布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人民币正在向世界各个角度蔓延。

但只用一条腿走路是不行的。中国的金融和银行体系改革才是中国经济下一步转型的重大关键,周小川也在多个场合强调,人民币多快蜕变成完全的国际货币,完全取决于国内金融改革的步调和深度,而中国决策层似乎默认人民币并不是非要走英镑和美元等其他主要国际货币所走的路。

无论如何,人民币制衡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之大势已定。

誉满天下,谤亦随之

周小川任职的15年是中国过去30年中通胀水平最稳定的时期。

利率市场化也取得重要进展,2013年至2015年间,央行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取消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制,被市场认为是利率市场化实质性的一步,推出短期流动性调节政策、常备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中期借贷便利,临时流动性便利等工具。

货币政策上已越来越多地从量化指标转向使用以价格为基础的工具,工具种类也有所增加;双支柱体系的建立也是一项重大的金融改革,发挥了央行在金融稳定方面的职能。

但是,央行资产负债表快速扩张,央行资产超过美联储成为“全球第一大行”,他因此也背负了“货币超发”的指责,也将带着汇率改革尚未完成的遗憾卸任。

金融危机后,伴随着人民币地位的日益显要,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升,周在国际上赢得很高的声誉,但在国内也引起了争议。

评价中国政府过去10年的经济政策,无法绕过2008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推出的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政策。5年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基本上都是围绕4万亿政策的推出、执行、退出及应对其副作用这一主线展开,周小川也是这一政策的最重要决策者之一和最主要的执行者。

不过,周小川却把这些对4万亿政策的批评比作“事后诸葛亮”。

他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称,决策的核心是做出明智的取舍:“现在回头看,适时退出还可以做得略早一些、略鲜明一些。但也不要当事后诸葛亮。……不能既要好效果,又要零代价;也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

曹远征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货币是否确实“超发”还得看物价指数,而过去十年来通胀没有高企,物价很稳定。

2005年7月央行宣布开启汇改,人民币从此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人民币汇率也从此“浮”了起来。2015年8月11日,中国央行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下调1000点,正式走向浮动汇率安排,但是人民币一次性贬值2%,创下历史记录,也引发了全球市场波动。此后央行不得不动用大量外汇储备,实行外汇管制稳汇率。

2017年4月,美国财长姆奴钦与周小川、商务部长肖捷“商谈”汇率与贸易。

周小川多次强调,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向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而这次以市场化方向为初衷的变革却被视为走向了市场的对立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一方面肯定了金融领域改革取得的重大进展,但也指出2015年的“811汇改”的时机选择不当。“在人民币贬值压力最大的时候搞汇改,这个时机选错了,造成了金融对外开放的反复,其后不得不进行外汇管制。”

中国金融40人论坛撰写的《径山报告》亦分析称,汇率制改革的配套措施不够,金融改革领先经济改革,人民币国际化领先金融改革,由于配套措施跟不上,令金融开放政策事倍功半。

金融危机后央行行长们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而人民银行在主要央行中的地位愈发不容忽视,与其他央行风格的不同也进而凸显。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和耶伦在美联储“去格林斯潘化”,增强政策透明度上,做出了很大努力,而格林斯潘则是出了名的“晦涩难懂”。

周小川也因说话爱绕弯子,被称为“难搞懂”“难猜”的行长。他的每次公开演讲都备受关注,市场竭力挖掘、揣测他一字一句间的信息。

“难懂”也“难追”的央行行长

2012年在回答“人民币升值是否已经结束”时,他说,“我想这个事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不会那么简单。”次日英国《金融时报》刊发了《中国暗示人民币可能停止上涨》一文,而《华尔街日报》的标题则是《北京暗示人民币的上涨尚未结束》。

曾先后供职于芬兰央行和欧洲央行的沈建光说,从国内的视角看,人民银行在与市场沟通上已经进步了很多,公开市场操作也在增加,过去几乎没有沟通,但与海外央行相比,人民银行与市场的沟通还不够,仍然缺乏一个明确的沟通机制。

在金融改革推进的同时,金融风险却在蔓延,金融业脱实向虚之势愈演愈烈。争议声中,过去总是“很难搞懂”的周小川在即将离任之际,发表言论更为频繁,也更为直率。

他直接使用“明斯基时刻”来警示过度负债与投机性投资的风险,他也进一步敦促应进一步放开资本管制,他警告称,如果不允许外国银行更多进入中国市场会导致国内银行“懒惰”“竞争力更弱”。

他鲜有的直率似乎也暗示了部分改革没有达到他的目标,而这也是为他毕其一生所倡导的金融开放与改革最后的呼吁。

开启技术官僚的时代

“周行长不仅热爱经济和金融,也热爱音乐。思维敏锐,才华横溢,能力全面,思想开放。”IMF总裁拉加德如是评价周小川。

周小川与拉加德

“他有一点儿理想化,不腐败、执着、谦恭、儒雅,也不像当官的。”这是国务院参事夏斌眼中的周小川,他曾于周共事过。

而在美国前财长保尔森眼中,周小川像是一个可以给自己出主意的朋友,周小川劝他接受财长任命的话语令他记忆犹新。周当时说,“我是一个为政府工作了一辈子的人。你是一个有公共精神的人,我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有很多你可以施展拳脚的地方。”

当然,在那些认为央行过度“放水”进而推高房价的人心中,他们对周小川不会有很高的评价。

我们无从得知周小川最看中哪种评价,兴许,他并不在乎。毕竟,这位从知识分子成长起来的中国政府官员,已经出色地完成了关乎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多项改革任务。

英国金融时报就把周小川称作是“中国最有能力的技术官僚”。实际上,周小川在中国央行系统开启了技术官僚的时代。

随着银行家鲍威尔接替经济学家耶伦成为美联储新一任主席,美联储暂时告别了技术官僚引领的时代。相形之下,周小川辞任央行行长后,他在央行打造的技术官僚传统或许将延续下去。

在周小川担任行长的15年里,中国央行除了研究局等专门从事研究的部门之外,其余部门也都有很强的研究能力,这些司局长们也都带有很强的研究者气质。

过去40年中,技术官僚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先行者,他们游走于官僚与知识分子的两端之间。他们既“坐而论道”,也“起而行之”, 以“经世致用”的精神与务实的作风为中国带来了变革。

周小川无疑是这场变革浪潮中的佼佼者。

原标题:大国行长周小川①|中国技术官僚的高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