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90后“社交降级”:同住不说话、点赞不聊天、记不住同事的脸......
11-15 21:17:37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前几天,同事突然跟我说她有个想法:

“我好想给公司的每个人都拍张照片,然后让他们给我签个名啊。”


我挺奇怪的。结果她说,刚刚有个同事跟她打招呼,她想了半天对方的名字,愣是没想起来。

简直像网友一样。熟悉所有同事的微信昵称,却不熟悉他们的脸。

这几乎完全违背了爸妈对我们的嘱咐:跟同事搞好关系,跟室友搞好关系,跟大家搞好关系。

但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能把所有关系都活成网友关系。

朋友圈网友:50 个人点赞,半数都是陌生人;

公司网友:熟悉同事的方案,但不熟悉同事的脸;

恋爱网友:比起陪伴身边,更喜欢远程互道晚安;

租房网友:平时互不打扰,只在群里交电费时出现;

……

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想见随时能见。

但彼此的沟通,我们似乎只愿停留在网上。


2018年,我们终于回到了网友时代

— 1 —

我在北京跟人合租三居室,前几天我妈来我这住了几天,震惊了。

原因是下面一番对话:

——你室友都是哪儿人啊?

——不知道啊。

——你室友是做什么工作的呀?

——没问过呀。

——你跟室友一起做饭不呀?

——不一起做啊。

最后我妈神色复杂地质问我,你为什么不跟室友搞好关系?

我哑口无言。

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室友,才是真正的网上邻居

比如我是因为系统短信,才知道室友退租的。

又是因为系统短信,才知道新室友入住了。

短信里说,碰到 Ta 记得打个招呼哦~

但关键是,也没啥机会打招呼啊。大家都不熟,工作又很累,回家还要社交,那也太麻烦了。

大家都在努力维持着自己 “一个人生活” 的感觉。

出去洗澡上厕所煮水,先偷偷听听外头有没有人。

听到外头没动静了,再放心大胆地走出去。

我们生活上的一切事情都可以在微信群里解决,所以干啥都是默默的。

交电费。


帮开门。


还有默默帮扔垃圾,默默帮收快递。还有个室友搬走之前把所有的食物库存都留给了我,即使我们话都没说过一句。

“我们不是保持冷漠,而是温暖地保持距离。”

“活在线上,是我和室友最完美的默契。”


— 2 —

我和同事的关系,基本都是网友。

公司就像个大网吧,每个人都在对着屏幕网聊。

表情看似平静,其实正在公司群里跟数名同事 “哈哈哈哈”。

但跟你一起 “哈哈哈” 的人,你并不清楚他长什么样。大多是时候都是线上沟通,最熟悉的是彼此的微信昵称。

聊天时小姐姐长小姐姐短,但去厕所路上和人打个照面,跟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

有一次我在公司要替票,就在群里问,谁有打车票,充值卡票?

就有人回:我在前台后面,xx 办公室门口,来找我拿吧。

然后我就去认亲了:

——我在这!穿黄衣服那个!

——啊啊,原来是你哦!

之后还是线上交流。

相对比较熟悉的同事,也对他的名字不太清楚。

前几天我和实习生下楼,正巧碰到一个经常打招呼的同事。

我就开始介绍,这是我们策划组的同事,他是负责做视频的!

但说到他的名字,我卡壳了。

——我不知道他的真名是啥。

偶尔在附近的饭店碰到,大家也友好地挥挥手就算了,并没有坐下来硬凑一局的意思。

“活在微信,是我们最美妙的距离。”

— 3 —

前几天闺蜜说我从来不在朋友圈发自拍,会没有“桃花运”。

我就让她修了一下,发出去了。结果反响格外热烈,236 个点赞,246 个评论。

但仔细一看,全是网友啊。

满满两屏的好友头像,只有 1/4 是现实里熟一点的。

很多人三年都见不了一次,还有一半是从来没见过面的。

有的我备注了真名都想不起来是谁,而且互相也没有线下见面的意思。

毕竟一个搞不好,就可能出现这种局面。

比如我通过朋友的朋友认识一个聊得来的姑娘,但大家都很忙,出来见不见面也无所谓了。

知道你好就行,偶尔聊聊天,吐槽一下失恋。最近的话题是互相分享搞笑视频和搞笑图。

就算没法从她的朋友圈合影中认出她,我们的点赞评论聊天还是很亲密。

“生活并不相接,话题就那么多,干嘛要急着消耗完呢?”

“跟很有趣的人在朋友圈里做网友,我觉得挺好的。”

— 4 —

我有差不多十几个兴趣功能群,里头都是一个圈子的人。没事儿就往里咔咔发消息。

游戏群,不见不聊天,但每天会一起上分。

外卖红包群,里面都是很穷的互联网民工,咖啡优惠券,蛋糕优惠券,粤菜优惠券,助我每顿午饭都能省下十几块钱。

表情包群,就比赛似的发表情包,不讲任何别的事情。

还有北京上海的跳舞群,我们就每年大活动时见一次,其他时候都活在网上, E 网情深。

最近沉迷的是北京猫爸猫妈群,大家都是养猫的,备注都是这样的:中华田园猫儿女双全。

天天互相发猫的照片,一人发照,造福全群。

有次我说:猫一天没方便了。担心。

不到一分钟,三个人在线解答了我的问题。

一帮不想见面的人,天天热闹得像过年。

想想其实挺奇妙的,十几年前,我们用 QQ、论坛、MSN 这些仅有的手段,在网上互相认识,渴望现实相见。

“十几年后,我们却只想享受距离的快乐,网络是我们穿上的最便捷的保护色。”

延伸阅读

“一人餐”“一人住”……好多人说,这就所谓的“社交降级”,那种被营造的这样那样的“一人份”生活。有人说,这个横空出世的定义,似乎体现了网络进入生活后那些年轻人的孤独感。甚至,很多商家以“社会降级”的概念作为引导大众“消费升级”的手段。“一人”,被作为90后、00后的标签,被各种各样的目的渲染着。

然而,被网络拥抱的90后们并不完全这样孤独。

新媒体中心里的小A这样讲:现实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的距离感。适当借助网络,你不仅能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也能拉近彼此心的距离。

我们可以与千万里之外的家人,朋友们交流,还会在网络上交到更多的朋友。当然,如果放下手机出去走走,那样可触摸的感觉真的会更好。

田欢,一个年轻的铁艺匠人,顶着质疑声,将面临没落的手工铁艺拾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一个90后匠人心中的那份坚守。

汪星宇,一个90后复旦大学毕业生,他带领一帮年轻人,回农村创业,他说,成才最重要是拥有更宽广的视野,这个视野是双向的,不仅是向上的,是人们追捧的名校投行、纽约巴黎,更应该有向下的乡村田野、乡土中国。

当然,还有那么多的90后,西部志愿、扶贫济困、大型赛会、抢险救灾、助老助残……在奉献中找寻自我价值。

……

这么多的90后,他们真的没有“降级”,他们一路打怪升级,打走那些丧的、颓废的所谓“气质”,披上向上向善的七彩祥云,这样的青春,多么精彩啊。

原标题:【荐读】90后“社交降级”:同住不说话、点赞不聊天、记不住同事的脸......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