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这一年,这个大洋洲国家唯一有神外专科资格的医生来自重庆
07-08 21:25:40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周日,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黄警锐抬起头看着天空,有一点怀念万里之外,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简称巴新)的晴空万里,“那儿不算太热,但太阳,是真毒辣。”

转眼,40岁的黄警锐和同事唐万丽已经从巴新回国半个月了,这些天一边休整一边工作,让他们体会到了从医多年来难得的放松,也有时间慢慢整理过去一年难忘的他乡记忆。

条件艰苦的首都总医院

2017年4月,中国援巴新医疗队到达了巴新首都莫尔比兹港,接下来一年,黄警锐和同事们都战斗在莫港总医院。

att_1032675_副本.jpg

△医疗队部分队员和当地人合影(左三黄警锐,左六唐万丽)

“作为首都甚至全国最好的公立医院,他们条件可能还比不上我们县医院。”手术室里的无影灯,有的灯泡都已经不再亮了,医院的工作人员似乎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是国外捐助的,我们这边修不了。”国外捐献的做手术的腹腔镜,因为没有人懂得如何安装,已经在角落了落了厚厚的一层灰。

“他们有国外捐献的最先进的设备,却没有技术来使用。”中国医疗队到达后,第一时间将这些器械组装起来,开始帮助莫港总医院的医生学习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开始教他们如何进行微创手术。

黄警锐记得,刚到莫港总医院的时候,时常看见有被森林砍刀砍伤的病人。在国内,头部外伤的病人会立刻抢救,伤口清洗、缝合,而在当地,即使被砍得脑内血管外漏,医生也会用纱布将伤口紧紧包扎起来,只要看不见出血,“就能等个两三天再做手术。”

针对这样的情况,作为医疗队里唯一的神外专家,黄警锐建议当地医生,这样的病人必须马上清创,进行手术,“我跟他们说,就像缝衣服,必须缝起来。”

唯一具有专科资格的神外医生

莫港总医院的医护们很信赖黄警锐,因为在他到来之前,莫港总医院没有一位具有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资格的医生。

att_1032673_副本.jpg

△黄警锐(中)做手术

除了资格,更多的是他展现的技术,在医疗队正式进入临床工作第二天,他就主导了一场当地人完成不了的手术。

2017年5月11日,黄警锐正在手术室熟悉环境,观摩当地唯一的神经外科医生DR.APUAHE进行一场手术。这是一个创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手术,然而手术中出了岔子。

手术过程中突然发生大出血,血压迅速下降到60/30mmHg,病人随时可能心跳停止。主刀医生DR.APUAHE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束手无策,他呼喊站在一边的黄警锐,“I need help!”

黄警锐紧急上台,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迅速发现病人的颅内出血点并予以妥善止血,最后成功完成了手术。

“这之前,我们介绍自己的履历,当地医生都只会微笑倾听,但那次手术以后,他们对我们的态度明显不一样了。”黄警锐觉得,那是因为对方终于见到了“真本事”。

给小女孩起名“木兰”

在随后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当地医务工作者主动来找医疗队队员咨询、求助,只要是神经外科的病人手术,莫港总医院都会请求黄警锐参与。

att_1032674_副本.jpg

△黄警锐(左三)在门诊看病

2017年7月5日,神经外科专家黄警锐像往常一样莫尔兹比港总医院坐诊,突然收到新生儿病房医的紧急求助,一名出生仅两周的女婴头部长了巨大囊肿,并溢出脑脊液,情况十分危急。

黄警锐迅速带领巴新神经外科团队前去会诊,发现女婴头枕部的囊肿有20厘米。因为囊肿曾发生过破溃,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反复引起颅感染,导致婴儿死亡,必须尽快手术。

因为从未做过如此年幼的新生儿病例,且婴儿因疾病和营养等原因极度瘦弱,当地神经外科医生顾虑很大,都打起了退堂鼓。黄警锐却坚持要救:“虽然我不相信上帝,但是既然上帝把这个孩子送到这个世界上来,那我们就该留住她”。

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黄警锐第二天安排进行手术。手术非常顺利,用时不到1小时,孩子救下来了。此后,他还坚持每天亲自给女婴换药,当地医护人员都觉得顾问级别的医生这样不可思议,竖起大拇指称赞:“ China,so great!”

8月18日,女婴要出院了,她的母亲请求黄警锐给女儿取一个中国名字。黄警锐思考了一会儿,最终给女孩取名 “木兰(MULAN)”,他告诉孩儿的母亲,“木兰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是勇敢与力量的象征。我希望小家伙能像木兰一样勇敢,战胜疾病。”

随后,巴新主流媒体刊登了中国医生和“木兰”的故事。报纸发行那天,中国医疗队驻地门口的保安Daniel拿着报纸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从此以后,黄警锐从之前他口中的“Boss”变成了“Dr Huang”。

1500平方米的日常生活

在莫港总医院的一年,治病救人和技术培训是他们最主要的事情,离开医院后,黄警锐和同事们大多数时间只有待在面积1500平方米的医疗队驻地里。

因为当地治安情况较差,医疗队队员离开驻地稍微远一点就需要聘请带枪保安陪同,“我们平时不能出门,最多就是去超市,坐车去坐车回。”医院、超市、驻地,三点一线,是医疗队队员的日常生活。

怎么在这1500平方米的小院子里让生活更丰富一些,队员们各出奇招。黄警锐把楼内的一小片空地变成了健身房,没事儿就举个重,和同事比赛一下平板支撑。

护士唐万丽则在小院的一角开出了一溜小小的菜地,种上辣椒、西红柿、藤藤菜等农作物,每天细心浇水施肥。

他走哪里儿子都想跟着

今年6月26日,经过400多天的跨国援助后,黄警锐所在的援巴新医疗队回到重庆,一下飞机,黄警锐就找了一家串串店大快朵颐,“想了一年,那感觉就是舒服。”

对于儿子小皓来说,这是出生以来,爸爸离开得最久的一次,即使过年的时候,一家人也只能通过视频互相问好,爸爸的四十岁生日,他也只能隔着屏幕说一声“生日快乐。”

回国后,正值暑假,黄警锐上哪儿,儿子都要跟着,如果不能跟,还会专门问他,“你什么时候回来?会很久吗?”黄警锐出门时间长一点,儿子就打来电话,“爸爸你在哪儿,什么时候回来?”黄警锐每次都会很耐心地回答,让他安心等自己回家。

远离故土,无法照顾家人,是黄警锐和医疗队队员们共同的遗憾,但在黄警锐看来,这段旅程的意义,比起遗憾,分量要重许多,“作为治病救人的医生,作为中国的医生,在巴新的那一年,是我职业生涯至今为止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闻多一点>>

中国医疗队援巴新16年

救助人员近10万人

根据我国政府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签署的议定书规定,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重庆市独立承担了中国援巴医疗队派遣任务。

自2002年11月组派第1期援巴医疗队以来,重庆至今已派出了9期医疗队,共计80人次,每期卫生援外任务为期一年,16年间,为巴新人民提供了近10万人次的医疗服务,为当地医务工作者提供了上千人次的培训。

第8期援助巴新医疗队共有10名队员,其中有8名医生,他们分别是神经外科专家黄警锐、心脏病专家兼队长柯大智、泌尿专家赵涛和肖卫忠、放射专家黄兴涛、麻醉专家杨洪军及手术室护士陆婧和唐万丽。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