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看效果 | “巧姐”杨秀燕 带上千姐妹用苗绣织出幸福路
11-24 18:00:36 来源:上游新闻

76dd941f9846f4c5ed27d0a9a5ca3998.jpg

att_1345726.jpg

“支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发展家庭手工旅游产品,让女性敢于创业创新。”11月24日,来自秀山县的杨秀燕带着自己的姐妹们和作品来到重庆市首届“巴渝巧姐”手工作品展。据了解,本次活动是市妇联联合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委、市扶贫办、渝北区委区政府在渝北区新光天地商业街举办,38个区县妇联代表,市手工编织协会、市女企业家协会、电商联盟等手工爱好者等近400余人来到这里,共同用巧手编织幸福梦。

幼时学绣,如今带动上千妇女脱贫

来自秀山县梅江镇民族村的杨秀燕,是地地道道的苗族姑娘,现任麻汝庄园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

“梅江镇民族村苗族聚居,苗绣是当地人民世代传承的刺绣技艺。”在杨秀燕身上的服装,有“穿在身上的史书”之美誉。

从6岁就随母亲学习传统苗绣的杨秀燕长大后常年在贵州湖南等地学习交流刺绣,在2016年,杨秀燕的刺绣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年产值达500多万元。

“我的特长是双面异绣和双面双色绣。把在生活、劳动中的所见、所感自然生动地描绣在画布上,让产品更加逼真、传神、有立体感,并保证每一件产品的唯一性。现在我们团队的苗绣产品主要有旗袍、手包、屏风、人物肖像、围巾、披风、枕套等50多种,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也有现代的时尚气息,深受广大市民及游客的喜欢。”

2014年,杨秀燕带领村里的妇女们成立了晶珠苗绣工艺品合作社,入社社员56名。为了更好更快壮大合作社,她利用“巾帼创业孵化基地”服务平台,采取“妇联组织+公益性服务+市场化运行”模式,建立了苗绣体验馆、苗绣展示厅、苗绣培训基地。共培训贫困妇女728名、培训残疾妇女187人,其中23人加入了合作社,先后带动3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作品《卧虎》在香港拍卖高价148万人民币、《牛春图系列》被北京中科院收藏、《牛角国衣》参加英国礼服展览会得到高价好评。绣娘伍云娅,杨巧娥荣获市妇联主办的重庆手工编织技能大赛金奖、银奖;2018年全国妇基会挂牌“妈妈制造”合作社,现在,苗绣产品已经成为了秀山的主要旅游商品。

“今天我带着我们的心血之作来参加重庆市首届“巴渝巧姐”作品展,欢迎大家到秀山展区参观品鉴,希望能为更多手工业姐妹们搭建项目合作的平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5000余件手工作品展示当地特色

在活动现场,“巴渝巧姐”手工作品展设有区县特色作品展区和脱贫专题展区两个部分,共计展出来自我市特有的编、织、绣、画、刻等共31类技艺近5000余件优秀手工作品。区县特色作品展区主要展示展销当地女性制作的特色手工作品,并开展现场互动、展演等活动;脱贫专题展区展示展销重庆市妇联“巧手脱贫”项目作品,这些作品都凝结了巴渝巧姐匠心独具和勤劳智慧。

据悉,近年来,市妇联紧紧围绕中心工作,通过实施“手工编织‘巧手脱贫’技能培训”,举办技能大赛、“巴渝巧姐”主题展等方式,引导妇女大力发展绣、编、织、剪等特色手工业,培育了一大批“巴渝巧姐”,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辐射带动了近百万名贫困妇女、农村留守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满足了妇女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的需求,帮助贫困乡镇、少数民族地区妇女找到了巧手脱贫的新路子,产生了手工小产品、就业大舞台的综合效应。

“手工创业女性传承手工技艺,传授创业经验,带动更多的妇女巧手创业、脱贫增收。”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本次活动,未来将努力搭建更多工作平台,开展提升妇女技能等活动,帮助更多贫困家庭通过手工编织增收致富,促进女性居家灵活就业。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