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一代格力手机通过了工信部入网许可,这距离格力上一次发布手机产品已经过去了约一年。尽管家电企业推出手机产品已经不足为奇,但是格力手机选择在这个时间点重新回归大众视线,依然让人颇感意外。
一直以来,格力在外界的印象中都是作为一家传统的家电企业存在。但随着近年来格力推出手机产品,以及最近试图收购珠海银隆等动作,格力的想法显然不止是立足于家电领域,其也想要在当前的手机红海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分得一杯羹。
对于格力手机,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甚至曾喊出“三年不用换”,“要卖1亿部”的豪言,其野心可见一斑。
虽然“董小姐”向来敢闯敢干,也始终坚信格力手机迟早会成功,但是在如今日趋饱和的手机市场来说,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恐怕比“董小姐”预想的要大得多。
尽显颓势
早在2015年初,当格力宣布推出第一代格力智能手机之时,业内已经有不少家电同行在该领域涉足。且不论海尔、长虹等企业在几年前涉足手机市场,TCL、海信等老牌企业更是在本世纪初功能机盛行的时代便已经开始经营手机业务。
在众多的家电企业当中,TCL手机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家。2001年至2005年期间,TCL彩电销量连续5年蝉联中国榜首,一时风光无两。也就是在这个阶段,TCL宣布收购法国电信巨头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从而进军欧洲手机领域,成功地在海外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不过,反观国内,由于小米、荣耀等新兴的互联网手机厂商的崛起,这些家电企业在产品竞争力上相对偏弱,在国内市场上始终处于三四线厂商的水平。
根据赛诺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国内手机销量中OPPO、vivo、Apple、华为和荣耀位列前五,其中OPPO2018年第一季度销售量达到1852万,业绩非常可观。然而,在这份报告当中,并没有看到有一家家电企业能够上榜,销量数据不甚理想。
对于这一现象,产业专家刘步尘表示,格力去年整个手机的销量都没有超过20万台,这个数字对国内手机销量来说,可以说是微乎其微。除此之外,其他的家电企业在品牌打造和产品本身,都难以让消费者认可,这也是家电企业难有在手机领域做大做强的原因。
打造物联网入口
尽管家电企业在手机领域表现不佳,但家电企业做手机并非没有优势可言。刘步尘认为,家电企业做手机的优势在于可以和自家的其他产品构建一个生态,利用黏性吸引已有的消费者。
格力对手机业务也抱有很大的期待。在格力2014年公布的年报当中,其对于手机业务有这样一段阐述:“格力手机即将面世,作为承担链接和控制智能家电产品的载体。格力会抢先争夺智能家居入口,成为连接各个家电设备并搜集数据的平台,帮助用户时刻关注家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最终达到远程可视化控制目的,未来还可进入大数据服务领域。”
从格力的这段愿景中,可以看到格力对于未来布局智能家居的设想。“其实家电企业做手机主要是想做一个入口,进入智能家居需要手机做一个入口,它要通过物联网来控制所有的家电板块。”家电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对此分析道。
作为智能家居生态的核心硬件,手机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尽管目前格力手机在市场上并没有形成气候,但是对格力的战略布局而言,格力手机却是不容忽略的一步棋。因此,无论是格力,还是其他家电企业,做手机在很大程度中还是为了今后进入智能家居领域做前期准备。
认知度偏低
今年5月份,董明珠曾宣布,格力今年的营收目标为2000亿。然而,对于眼下的格力而言,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
格力去年公布的财报显示,其在2017年的营收达到1487亿元,格力空调业务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为83%,而生活电器和智能装备分别仅占总营收的1.55%和1.43%,对业绩贡献相当有限。
格力要想实现大幅度的增长,就必须要在空调以外的领域扩展业务。从最近一段时间来看,格力不仅试图收购银隆,也在手机、生活家电、智能装备等领域进行拓展。
但是对于手机市场而言,格力进入该领域已经有些为时太晚。“对于已经日趋饱和的手机市场来说,家电企业的发展空间已经非常狭小。如果没有颠覆式的创新设计、极具差异化的产品,这些家电品牌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有所突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洪仕斌说道。
如果回过头来看家电企业做手机的种种案例,基本上除了TCL在海外市场有所收获之外,并没有太过成功的案例,业界对此也并不看好。
刘步尘认为,之所以家电企业做手机难以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家电企业给公众留下来的印象是技术含量不高,而手机是现代通讯科技最新技术的产品,家电企业做手机在公众的品牌认可度上偏低。
在华为、vivo和OPPO等手机厂商不断展示最新科技产品的当下,格力新一代手机的入网许可消息显得底气不足。尽管董明珠的豪言壮语言犹在耳,但不得不说的是,留给格力这些家电企业做好手机业务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至于布局智能家居的胜算几何,眼下依然还是一个未知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