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无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还是创造更宜居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更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满足更富裕富足的农民生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服务支持都是其资金投入保障的主渠道。当前,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致使融资可得性不够、金融支持的着力点不清制约服务的可持续性、银企信息不对称和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了银行风险管理难度、农村金融承载力不足制约金融机构网点下沉等问题给银行业服务的积极性和支持的可持续性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银行业需要从四个方面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
坚持以组织完善和专业建设为基础,健全多层次服务体系。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专业性和可持续性,需加快设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完善专业化工作机制,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在信贷审批、产品研发、考核激励、内部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升专业化水平。一是政策性银行要坚守政策性金融定位,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中长期信贷和债券融资等支持。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充分把握辐射范围广、创新能力强优势,设立专门的乡村振兴金融部或在相关部门下单列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条线,找准服务定位、下沉服务重心、延伸服务半径,保持农村地区尤其是脱贫地区网点基本稳定,支持打造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特色支行或网点。三是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强化支农定位,充分发挥深耕当地的地缘、人员优势,优化资金投向,促进金融活水精准流入田间地头。
坚持以重点领域和全产业链为核心,实现精准聚焦前后联动。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要牢牢抓住产业这个关键点,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从信贷额度、内部定价、考核激励、人力资源、尽职免责等方面予以倾斜,推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一是从授信政策导向上优先支持乡村产业振兴。要科学制定涉农贷款信贷计划,持续加大三农信贷投放力度,在优先匹配粮食、种业、农林牧渔等基础产业融资意愿条件下,重点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二是单列乡村振兴相关信贷额度并匹配专项考核激励。要围绕粮食安全、“菜篮子”工程以及地方特色农业产业,优先满足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智慧农业建设、农业科技提升等领域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创新支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康养、海洋牧场等新产业新业态的有效模式,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三是加大供应链金融服务供给力度。要加强与核心企业协同配合,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倍增作用,赋能农业供应链资金流、商流、物流深度融合,更好推动产业前后联动,通过助力农业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做优做活来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以产品和服务创新适配为目标,完善三农金融产品体系。一是积极拓展涉农信贷增信方式,逐步提高信用贷款、首贷占比。在农村产权确权登记、价值评估、交易流转和处置变现等配套机制完善基础上,加快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自然资源产权等抵押融资,大力开展保单、农机具和大棚设施、活体畜禽、圈舍、养殖设施等抵押质押贷款业务,依法合规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农村资产抵质押融资模式。二是开发专属贷款产品,提升金融服务与农业适配度。针对县域优势特色产业以及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创设专属产品,运用金融产品引导和促进工商资本下乡;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资金需求特点,大力发展“一次授信、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的小额信贷模式。三是完善“三农”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支持基础设施、污染防治、清洁能源、节水、生态保护、绿色农业等领域。四是做好城乡融合发展的综合金融服务。依法合规开发适应城乡融合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县域打造特色主导产业和各类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完善针对农村电商的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
坚持以科技支撑和平台赋能为保障,助力线上线下有机融合。一方面,持续用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强化与各部门信息共享沟通,通过整合产业链核心企业上下游经营数据,构建农村金融市场主体信用画像。创新涉农主体信用评价模式,优化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推广“整村授信、集体守信、个人用信”模式,提高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能力,解决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风险等问题,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逐步提高发放信用贷款的比重。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依托5G、智能终端等技术,开发线上服务平台或移动应用程序,支持涉农主体通过线上渠道自主获取金融服务,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破解农村偏远地区网点布局难题。探索开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打造空中柜台、方言银行、生猪养殖监管平台等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甘志航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