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上午,重庆市第七届红樱桃“冬日针爱”走进巫山捐赠仪式,在巫山双龙镇乌龙学校正式启动,众多志愿者来到现场用爱心撑起孩子们的暖冬。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主办,巫山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教委、团县委、双龙镇党委、双龙镇政府承办,渝中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红樱桃义工协会作为爱心单位参与。
一群平均65岁以上的孃孃们 已经参与6年
活动中,渝中区为巫山县送来了大量物资。“我们在渝中区发动了社区、企业、大学生、爱心妈妈等六支志愿者队伍,总计300余人参与加入了红樱桃‘冬日针爱’活动,今天带来了750套帽子、围巾和手套。”渝中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文介绍,渝中区不仅给孩子们送来了保暖装备,还有许多其他捐赠物品,有30箱卫生用品、400支笔、350套文具袋、100套保暖用品......还有企业带来的国家高级验光师,将会为50名同学免费验光和配赠眼镜。
在渝中区带来的礼物中,其中有一部分是由渝中区邢孃孃编织队提供。在这个编织队里,队员们平均年龄已经是65岁以上,从第二届红樱桃“冬日针爱”活动开始,每年都在积极参与这项公益活动。
“我们这些老太婆一听说红樱桃‘冬日针爱’活动开始了,就赶紧组织大家去统一采购了毛线。”渝中区邢孃孃编织队队长王庆华说,队里现在有25名骨干成员,年级最大的已经82岁,年级最小的也已经61岁,大家都是有孙子孙女的年纪。想到是给山里的孩子们打毛线,她们在编织的时候都觉得是在给孙儿孙女们送礼物,心里能感受到无比的乐趣。
毛线都是精挑细选
每一年,她们采购的毛线都是经过“懂行”的孃孃们精挑细选,质量必须要好,并且采购回来后,要经过“熟手”先打出样品,将针法、思路讲给其他队员们,大家才一起动工。
邓孃孃家里有人患有气管炎,因为怕影响到家人的健康,所以她只好利用走路、和姐妹们散步聊天等零散时间来进行编织,有时候,她会一个人跑到楼顶去编织毛线。即便如此,邓孃孃却是队里编织出成品最多的队员之一。
“希望山里这些孩子们能体会到全社会带给他们的温暖,这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王庆华说,对于她们来说,能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也能让她们感觉到自己在发光发热。
全家动员 为山区小朋友送来心意
在当日活动中,来自交通银行渝中区分行的志愿者马亦希带来了3套特殊的“保暖套装”,看似普通的帽子、围巾和手套,是她73岁的母亲在听说她要来看望山区小朋友后,亲手赶织,并且交代她一定要亲手给孩子们戴上。
而马亦希正在读高三的女儿听说妈妈要去巫山看望那里的小朋友,拿出了自己的压岁钱买来了毛线,想请外婆帮忙,织几件暖暖的“心意”,让妈妈带去。73岁的外婆一听,欣然应允,在家紧急赶工,用了几天时间就织出了3套帽子、围巾和手套。马亦希出发时,母亲叮嘱她,一定要把这三套保暖装备亲手给山里的孩子们戴上,并且带去她的祝福。
“这个活动我已经参加了6届,它让我找到了另一份快乐和感动。”在马亦希的带动下,她身边的同事们纷纷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每年一到红樱桃“冬日针爱”活动的举办时间,同事们就会主动的开始“打毛线”。
这一份温暖的意义何在 班主任这样说
男孩子戴黑色、青色、棕色、明黄色的帽子,女孩子戴粉色、紫色、草绿色的帽子......在乌龙学校操场上,班主任王明芳正耐心地为孩子们系好围巾,戴正帽子。她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心中一阵感动。
“班级里留守儿童很多,我们做班主任的要熟悉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王明芳说,她现在有三个结对帮扶的学生,除了学习上的关心以外,其实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最需要的是对他们精神上的抚慰。
她觉得,这些由志愿者为孩子亲手戴上的帽子、围巾和手套,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一定会不断地温暖着他们幼小的心灵。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宋剑 刘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