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铜梁举行铜梁区民营企业座谈会暨走访服务民营企业动员会。 上游新闻记者 杨新宇 实习生 邓雨笛 摄
铜梁天齐锂业厂区。
铜梁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
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当前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三座大山”,已引起中央高度关注,并提出了减轻企业税负、破解融资难融资贵、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针对性措施。
在民营经济比重高达八成的重庆市铜梁区,2017年底,拥有民营企业10093户;而一年后,这一数量增至10934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近1倍。
在多数地方民营经济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之际,铜梁区民企数量不降反增,企业发展全面向好。
近日,重庆晨报记者在该区进行深入的调查走访,探究他们破解难题、助推民企发展的“奥秘”。
记者发现,今年初以来,由该区区委书记、区长等区领导带队,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密集调研全区民营企业207家,梳理意见建议380个,总结出当前民企面临落地难、用工难、融资难、转型升级难、降本增效难、政策落地难、创业难等“七难”,并见招拆招地亮出了解决民企难题的“七招”。
铜梁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
11月21日上午,位于铜梁高新区的重庆会通科技有限公司1.5万平方米的厂区内,60多名工人正有序地在车间生产线上忙碌。
隔壁办公室,总经理张洋满脸喜气:“我们正在加足马力扩大生产、迎接扩产提能,目前,公司已在铜梁新征地368亩,马上投资10亿元建设新厂房,两年后建成投产……”
“会通科技”落户铜梁才一年多,厂房是临时租的,工人也是就近招的。“你们哪来的勇气和信心逆势扩张?”面对记者的疑问,张洋没有当场回答。
当天下午2点,张洋和记者一起参加了铜梁区民营企业座谈会暨走访服务民营企业动员会。200多位当地民营企业家和铜梁区主要领导全部出席。
“通过前期的大走访,我们对当前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起来有七个方面。”铜梁区委书记唐小平在会上说,对于这些问题,区委区政府将分门别类,认真研究,落实工作组,逐一破解,“铜梁人是有本事有精神的,无论多难,我们将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和民营企业家一起面对,一起解决!”掷地有声的话语,使现场顿时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张洋说,铜梁区委区政府的态度和决心就是企业敢加大投资的原因。
第1招
破解落地难 推出服务专员全程包办 精准服务留住行业龙头企业
重庆会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隶属合肥会通新材料股份公司,是其第一个省外基地,产品主要覆盖西南、西北片区。
为了寻找合适的落地地点,从去年4月开始,张洋就被总公司派遣,到重庆寻找合适的建厂地点,并以此辐射西南。
为此,他在重庆近郊7个区县奔波考察营商和投资环境,与当地政府招商部门洽谈,条件都不错,“但最后还是铜梁打动了我们。这里除了交通便利,立即可以提供修建厂房所需要的大片土地之外,更主要的是这里的环境和服务,尤其是他们的专业招商方式,能精准找到并有效解决企业发展的痛点,这才是打动我们的关键。”张洋说。
张洋所说的专业招商,是铜梁区根据规划确定的六大主打产业定位,对应成立的六个招商对接小组,从专业的角度,引入上下游企业,并帮助企业在其所在行业里“做大”,抓好了企业招商落地的“第一公里”。
搬进高新区的过渡厂房后,铜梁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就派来一名工作人员,定点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全程代办了各种手续证件。从签约到用过渡性厂房投产,仅用了20多天时间。张洋说起这事很兴奋。
铜梁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谷俊说,给会通科技派出工作人员包办手续并非特殊照顾,而是当地出台的例行服务措施。从2017年开始,铜梁区为了吸引投资,对企业投资落地的审批流程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所有审批流程按照法定工作日走完,最少需要193天。
时间就是金钱。对企业来说,早一天开工,就可以早一天有收入。铜梁随即实行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从今年5月开始正式上线运行“361度企业服务系统”,实现“一窗通办、一网通联、三级联动、限时办结”等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其便捷高效受到了企业的高度称赞。
“如今审批事项极大压缩,原来的55个办理环节优化到21个,审批时限由以前最少193个工作日压减到20个工作日,减幅达89%,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互为前置、重复审批、过度审批等问题。”铜梁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铜梁区361度企业服务系统除了办证办件、审批事项,还能办理企业税务服务、法律咨询、子女入学、职工社保等服务事项。
流程压缩了,但企业依然对许多流程不懂,为此,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专门成立了一支由12名企业服务专员组成的专业化企业服务队伍,专门对接企业和政府审批部门,为企业包办落地手续。服务专员从项目签约开始到项目落地生产,实施全程跟踪服务。“有困难找专员”成了当地企业最响亮的口号。据了解,如果服务专员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要上报给分管主任,如果还是无法解决,就汇报给区里专门成立的落地保障组,而保障组领导就是区领导,他们会召开专门的协调会来及时加以解决。
服务专员每天和企业在一起,不仅提供各种服务,更是成了招商引资的“情报员”。去年一位服务专员偶然得知辖区内的一家专业生产金属锂及锂系合金新材料企业遭遇资金困境,目前正在与有业务扩张计划的中国锂业龙头天齐锂业洽谈并购事宜,但面临夭折的风险,原来,通过多轮尽调和协商谈判,天齐锂业当时发现对方的债务关系非常复杂,导致并购进程一度处于踟蹰不前状态。他随即将情况向区里作了汇报。
面对这起龙头上市公司主动投资铜梁的并购机会,善于筑巢引凤的铜梁区委区政府看到了更大的商机。
为此,铜梁区很快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唐小平牵头的协调工作小组,带领经信委、招商、法院等部门主动上门,专门协调处理相关事宜,力促并购成功。
有感于铜梁区大力倡导的“说了就算、定下就干、干就干好”的务实作风,以及真心为企业的服务理念,天齐锂业决定重新启动并购前期工作,并最终取得重大进展。
天齐锂业重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最后并购成功,缘于唐书记的“穷追猛打”,天天追问进展和成效。这既增强了公司坚定收购的信心,又展示了铜梁别具一格的营商环境。
借助天齐锂业在全球的行业地位,铜梁区更是坚定了“借鸡生蛋”的决心,因此在今年10月举办了重庆市锂电产业发展资本峰会。国内锂电行业资深专家、行业协会和125家相关企业负责人等500余人到场,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动力锂电池技术、西南锂电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等话题进行深度探讨和主题演讲。
峰会期间,市领导向铜梁授予重庆市新能源产业园、重庆两江新区铜梁产业园两块匾牌,铜梁签署了总投资220亿元人民币的13个项目。以天齐锂业为龙头,铜梁将布局正极材料、隔膜材料、新型电池材料等相关企业完善新能源产业链,并迎来大批上下游企业落地,未来铜梁的金属锂产业将不可限量。
第2招
破解用工难 把老乡留在老家
企业成功落地了,但工人从哪里来?铜梁是传统的劳务输出型城市,每年有20多万人在外地务工。统计显示,目前高新区有400多家企业,用工缺口高达6850人,其中普工5309人、技工1427人、高层次人才114人,本地企业招工难问题较为突出。
铜梁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谷俊说,从去年开始,由高新区和铜梁区人社局牵头,发起成立了“把老乡留在老家”大型用工招聘活动,一方面让各个村社干部摸底村里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另一方面对接企业需要的用工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工作,一旦外出民工返乡回来进本地工厂,政府按每人3000-4000元工作补贴发给引入村(社区)。
同时,在今年春节期间,利用民工返乡过年,区里组织了近30场春节用工招聘会,鼓励民工返乡就业,同时就近照顾家庭,效果非常明显,1.5万多名民工春节后留在了老家就业,其中到铜梁高新区企业就业的有4000余人。
在高新区雷炬电子科技公司,41岁的工人李家平正在车间埋头工作,他就是一名返乡的工人。“虽然和在外地打工相比,每月收入差一点,但不用租房,而且可以照顾家里老人小孩,回来很值得。”
李家平所在的东城街道花院村支部书记王科富介绍,从去年开始,随着在铜梁落地的企业越来越多,用工机会越来越多,在村干部们的劝说下,村里陆续有40多人从外地返乡就业。“他们有的在本地企业可拿到月薪5000多元,几乎与在外地打工差不多。”
据悉,铜梁区人力部门每月举行两次招聘会,为企业解决用工问题搭建了很好的平台。“现在,全区各镇街已经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各种形式‘把老乡留在老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铜梁区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副局长谢斗贤介绍。
除了让外出民工回流,铜梁区也积极培训本地人才,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政策,支持区内职业教育做大做强,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有计划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真正将区内职业院校打造成为高新区“人才的摇篮”。
同时,铜梁也大力引进优秀人才,整合出台了《龙乡人才政策十条》。依托这一政策,仅今年上半年,铜梁就引入高端人才19名,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引才总量。
第3招
破解融资难 建起政银企“铁三角”
除了用工问题,融资更是民营企业的又一大拦路虎。铜梁区委书记唐小平介绍,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铜梁区金融办负责人介绍,铜梁高新区有近400家“规上企业”,在之前的走访调研中,他们了解到49%的企业反映“融资门槛高、利率高”。
从铜梁的情况看,2018年1-10月新增贷款108亿元,其中民营企业贷款23.9亿元,仅占各项贷款的22%,这与民营经济在全区GDP中超过80%的占比有很大反差。解决好融资难问题,是帮助民营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此,今年6月,铜梁区创新建立了政银企“铁三角”制度。铜梁区经信委李伟科长介绍,政银企“铁三角”就是每月由政府牵头,定期召开由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参加的联席会议,及时收集民营企业反映的融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为民营企业搭建便捷高效金融服务通道。“企业提出融资要求,金融机构就现场对企业的抵押物和资产进行评估,提出意见,然后点对点匹配,寻找解决路径。如在以前,许多企业与金融机构负责人连见面都难。”
重庆新民康科技有限公司就成了这项政策的受益者。公司负责人李顺庆介绍,新民康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零配件的企业。年初,企业因扩大生产,迫切需要一笔资金,但缺乏抵押物,融资因此成了一大难题。
得知区里出台政银企合作制度,可以帮企业通过“助保贷—购置贷”获得急需资金后,他当即向当地金融部门申请。不久前,新民康公司成功通过“助保贷”获得贷款2000万元。李顺庆介绍,“助保贷”贷款流程不但得到简化,且贷款额度和利率还有优惠,放款时间也缩短了,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大幅缓解。
今年以来,铜梁全区连续9次开展政、银、企对接沟通会,同各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积极引导和调动各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融资的支持和投入。今年前三季度,铜梁区发放企业贷款98亿元,协助企业融资56亿元,大大缓解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
同时,铜梁区今年成立了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资金,规模3亿元,专门用于当地民企作为过桥资金,防止民企资金链断裂,用于企业救急。目前,已有6家企业在使用这笔过桥资金。
此外,铜梁区还研究出台了扶持企业上市政策,并设立36亿元股权投资和产业引导基金,目前,10家企业在OTC或新三板挂牌,设定上市培育目标企业库企业30家。
为拓展更多企业融资渠道,铜梁区还新引进了“重庆银行互联网金融铜梁结算中心”,为全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随着大力引进培育金融机构,铜梁区现有各类金融机构43家,共有网点128个,形成了协调发展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为企业持续发展壮大铺就快速通道。
第4招
破解转型升级难 打造创业创新平台
铜梁区委书记唐小平介绍,当前,铜梁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实有数为44517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8.4%。当地民营企业发展存在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等问题,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不到10%,一些企业小富即安,不愿意进行技术创新,错失发展良机。
为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铜梁区政府继续深化与北京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合作,推动“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构建面向民营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着力推动市级、国家级创新平台、科技服务机构有新突破,让更多民营企业努力了解和掌握更多优势专利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除了提供技术平台支持,铜梁区也加大创新支持力度,持续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扶持,用好用活种子基金、科技创新券等方式,支持企业实施大数据智能化升级改造,引导企业做大做优主业,鼓励企业自主建设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鼓励支持企业广泛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改造提升现有产业,今年以来铜梁区实施工业技改备案项目30余个,投资超过5亿元。
着力培育壮大重点企业,辖区企业庆兰实业成功进入全市“100户成长型工业企业”,南雁集团、重变电器、新红旗缸盖、普利特、澳彩科技、威斯特电梯6家企业跻身全市100户“专精特新”中小工业企业。
与此同时,铜梁开展领军工业企业、明星工业企业评选并给予重奖,起到了很好的导向激励作用。出台扶持企业上市政策,引导本土企业上市融资、做大做强,庆兰实业、“巴川教育”有望年内上市。铜梁还清理闲置土地1022.35亩,消化闲置厂房10.1万平方米,进一步拓宽了发展空间。
铜梁区还主动帮助企业拓展市场,鼓励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发挥政府专业团队作用,帮助企业抓宣传、找订单、拓市场,主动跑上级部门对接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积极创建、实时更新本地企业产品数据库,为政府本地采购提供方便。
第5招
破解降本增效难 规范收费减税降成本
生产经营成本高,也是压在不少民企身上的一块“巨石”。铜梁区坚持精准施策,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铜梁区全面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的行政审批和涉企收费,规范中间环节、中介组织行为,加快出台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拓展困难企业社保缴费政策适用范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稳岗补贴。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高新技术企业补贴等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企业的另一个成本就是物流成本。为此,铜梁区加快推进西部生态农产品交易中心、城乡物流共同配送中心、电动车摩托车等9个专业市场建设,鼓励企业间运力资源共享,抱团降价。并全面兑现落实货运车辆高速通行费优惠政策,对企业“油改气”货运车辆给予补贴,切实破解企业物流成本高、运输效率低的问题。
全面清理规范企业用能收费标准,放宽企业“直购电、直供气”准入门槛,鼓励中小企业打捆团购能源消费,以增强议价能力,切实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此外,铜梁区以降低物流、能源和制度性交易成本为突破口,帮助企业减轻负担;与供电企业价格谈判,今年已有116家企业用上直供电,企业每年节支近5000万元。
第6招
破解政策落地难 订任务清单层层捆绑
有了切实可行的好政策,关键在于如何将政策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项目中去。紧扣“最后一公里”,铜梁采取层层捆绑责任的做法,着力解决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问题。
今年三月以来,铜梁区根据重点工作任务,建立了发展、民生、安全稳定、环保、改革、党建工作“六张清单”,细化503项重点任务,逐一指定牵头区领导、责任单位和项目负责人,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各级责任人按照清单的时间表、路线图,以上率下,挂图作战、打表推进。
在考核上也实行捆绑,围绕“六张清单”,对77个部门、28个镇街量身定制“一户一表”考核内容。考核问责从领导问起,使分管区领导与责任部门、镇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防止“成绩都是领导的,问题都是基层的,板子都打在基层身上”的现象发生。
此外,为使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更快更好落地,该区还成立了书记、区长“双组长”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建立重大项目推进微信群,区领导每天进群发声、点评,跟进听取反映、跟进抓好落实、跟进指导纠偏,督促推进重点工作,使铜梁招商项目签约率、转化率、落地率持续提升。
为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防止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现象,铜梁区创新采取了给工作推进不力的牵头区领导“亮牌”的做法。
铜梁区对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实行黄、橙、红“三色”亮牌管理,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每半月通报一次任务推进情况,每季度开展一轮作风效能督查,对在督查中被点名批评者,予以黄牌警示(对分管领导发提示单、对相关部门镇街发提示函);对在当月督查中排名靠后者,予以橙牌警示;对连续2次或1年内累计三次排名靠后者,出示红牌,并对相关责任人追责,区领导整改不力的,由区委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在此推动下,今年上半年,铜梁签约项目59个,金额317亿元,开工建设区级重点项目108个,完成投资91亿元。
第7招
破解创业难 重点扶持五类人创业
创业是富民之本、发展之基、活力之源。截至今年10月,全区市场主体总量比2017年末增加3445户,增幅8.2%,但依然存在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偏小、结构不合理、生命周期短等问题。
为此,铜梁重点支持五类群体创业:发动能人创业,培养更多能工巧匠、有一技之长、会做买卖的能人,造就更多的致富带头人;鼓励大学生创业,加快创业园区和“双创”基地建设,让大学生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降低创业门槛和创业风险,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支持妇女创业,大力实施创新创业龙乡巾帼行动,推动手工艺品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科技人员创业,发挥高新区、产业园等创业平台的作用,引导科技人员利用科技成果创办民营企业。
后记>>
亮真招,方能筑好巢引凤还
当铜梁“亮七招”“解七难”,“把民企的事当事,把企业家的话当话”,换来的是民企投资纷至沓来。
今年前三季度,铜梁区新签约招商项目94个,计划总投资460多亿元,其中联合京东打造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聚集智能制造企业数十家,铜梁区的投资营商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好。
重庆会通科技公司的总经理张洋说,除了自己会扩大投资规模之外,自己也在劝说行业更多的上下游企业搬到铜梁来,“因为这里是一片真正的投资热土”。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长发 范永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