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 > 正文
身患骨癌 三圆琴之父木匠教授何夕瑞的绝唱
05-18 18:09:02 来源:上游新闻

木匠、教授、民族乐器改革家……重庆荣昌的何夕瑞穷其一生,充满传奇,只为心中一份对琴的热爱与梦想。图为2018年5月4日,每当疼痛来临何夕瑞手里总是拿起他的三圆琴,他说这是抵抗病魔的最好方式。

身患骨癌中晚期的何夕瑞,在人生最后时刻希望举办一场提琴音乐会和研讨会 ——用自己一手制作的三圆琴和钟鼎琴来演奏,但如今困难重重!图为5月4日,曾经身健力壮的何夕瑞如今病魔缠身,体重不足百斤,连走路都非常困难。

何夕瑞12岁辍学随父母下乡学习木匠,无论做家具还是做装修都是一把好手。小提琴风靡上世纪六十年代,何夕瑞开始琢磨动手做琴。人生的第一把琴做出来后,送到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手中,得到的答复是:“你这个琴不叫提琴,叫板胡。”提琴不仅是外表,更注重的是音色。乐理靠自学,乐器靠自作。图为1996年,木匠出生的何夕瑞在木工房内制作提琴面板,因为爱琴,这样忘我的工作一干就停不下来。

何夕瑞多次深入大山寻找适合制作提琴的木材,甚至有一次在西藏的山里遭遇群狼袭击,爬悬崖几乎滚落进深渊……几历生死,提琴也制作的越来越像样。2003年,何夕瑞制出了能完美展现高中低音的“何氏三圆琴”。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琴身由上大下小三个圆弧构成,故名“三圆琴”。图为2013年9月,何夕瑞手拿两把用泡桐木制作的大提琴准备在户外演奏,调适音色。

何夕瑞的三圆琴与传统小提琴不同还在于侧板一边厚一边薄,目的是把高音做薄、低音做厚,让高音更集中,同时增大了低音共鸣,让高音清澈透明、低音浑厚有力。这一年,何夕瑞被四川音乐学院聘为提琴制作专业的特聘教授。这是学界对他的最高认可。图为2013年9月,何夕瑞享受他自己制作出的世界第一把泡桐木大提琴弹奏出来的优美音色。

2007年,世界小提琴演奏大师克莱默来华,在试用了何夕瑞的三圆琴之后说:“没想到中国还有这么好的提琴,我很喜欢这种有东方色彩线条的造型。”他甚至把“何氏三圆琴”称作“东方维纳斯”。图为2013年9月,何夕瑞制精益求精的考量制作提琴。

何夕瑞还制作了充满中国元素的钟鼎琴,“这是一只民族低音提琴,用的是本地泡桐木,外形上部是商朝的编钟造型,下部分采用的是楚鼎造型,周围也是点缀了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不管到哪里,只要一打开琴盒,就知道它来自东方的中国。”

5月4日,何夕瑞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每天用钟鼎琴拉曲子的习惯一直没变。

著名大提琴专家董金池认为,“何夕瑞一生都致力于民族乐器改革,自己投入上百万的资金来开发研究,他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十几年前有幸拉过他制作的钟鼎琴,钟鼎琴的问世是民族乐器改革成功的一个先例,填补了中国民族乐器无低音的空白。”图为5月4日,何夕瑞的家门口竖着一块的自己的荣誉墙,上面的每个奖项都是自己的创业史。

九死一生的制琴经历,何夕瑞坦然面对骨癌中晚期的病魔,“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民乐》杂志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民族乐器十大改革家,我和我的三圆琴入选。我完成了在制作民族低音乐器上对后人的奠基。”图为5月4日,何夕瑞专门为三圆琴琴板发酵打造的地下室。地窖内放满了各种酒,为的是酒能在地窖内发酵,增加琴板的应力。

“我希望能开一个何氏提琴的演奏会,让世界上提琴大师们使用我制作的提琴来演奏,感受到东方民族低音乐器的魅力。”何夕瑞知道,这对于他来说,已是毕生的绝唱。图为5月4日,荣昌籍演奏家刘京生是何夕瑞的挚友,每当有一把提琴制作完成,刘京生总是第一个试琴。何夕瑞在刘京生的音色中沉醉,仿佛回到了制琴的最初时光。

5月4日,何夕瑞的徒弟已跟随他学做琴20多年,这也是何夕瑞唯一的徒弟。

5月4日,何夕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里,他将制琴技艺毫无保留的传给徒弟。

5月4日,何夕瑞将最后的绝活传授给徒弟,他说,哪怕一片木工刨沫也是制作三圆琴的关键。

何夕瑞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说话没有以前那么大声,说上10分钟就得休息一会,平时医生会要求他每天不能过度运动,走路也不会超过10分钟。但是谈到琴,他总有说不完的话。

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矿闻讯后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从木匠到教授和民族乐器改革家,何夕瑞的一生本就是传奇,他一生都在为了民族乐器改革孜孜不倦的努力,并用自己的执着和努力成就了一番事业,他觉得所有文艺工作都应该向他学习。他的最后愿望如果不能实现个人觉得是重庆文艺界遗憾!所以他愿意为这件事情奔走呼吁,用自己的力量来推动和促进,圆他的人生梦想 。如果能够成功,也是重庆文艺界的一件幸事。

大提琴家董金池得知何夕瑞患有癌症之后非常痛心,“也希望社会各界都来支持和关心何夕瑞最后的人生愿望。如果何夕瑞的制琴研讨会和演奏会能够举行,我愿意亲自登台给大家演奏他的钟鼎琴。”图为1996年,何夕瑞演奏出悠扬的琴声伴随着荣昌的溪水流向远方。

上游新闻记者 鞠芝勤 周本帅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