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美国又闹起来了,这会是最后一次吗?
06-15 23:19:31 来源:海外网

image.png

资料图:亚特兰大示威者被警方逮捕。(图源:美联社)

海外网消息,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抗议示威活动还在持续,当地时间12日晚亚特兰大市又发生非裔青年布鲁克斯被警察击毙的事件。《纽约邮报》14日撰文称,这起新案件让因弗洛伊德之死而烦躁不安的亚特兰大陷入了更广泛的动荡中。

在反种族歧视、反暴力执法的美国社会大背景下,警察枪杀黑人事件显得尤其敏感。从当地时间13日开始,亚特兰大市发生大规模抗议活动。当晚,示威者们走上高速公路,导致公路交通被阻断;布鲁克斯被打死的现场附近的餐厅也被人纵火。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4日报道,美国亚特兰大市警方发言人称,至少已有36人被逮捕。

争议

不同于弗洛伊德案中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一些美国政治人士对布鲁克斯之死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英国《每日邮报》14日报道称,前纽约市市长鲁迪·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认为,警方枪击布鲁克斯与弗洛伊德在明尼阿波利斯市死亡的情况有所不同。他声称执法记录仪拍摄的视频“可能证明了警方当时使用致命武力是合理的”。

image.png

资料图:非裔青年布鲁克斯(图源:Reuters)

据佐治亚州调查局披露的录像显示,布鲁克斯抢夺了警方的电击枪后,跑过7个停车位左右,然后转过身来,拿电击枪指向一名警员。该警员随即开枪击中布鲁克斯。调查局称,有目击者证实了事件经过。

对此,布鲁克斯家庭的代表律师斯图尔特表示,开枪的警员应被控“错误使用致命武力,等同于谋杀”。他表示,在佐治亚州的法律中,电击枪是非致命性武器,因此警方开枪的理由站不住脚。

迈阿密警长科利纳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批评了这种“上帝视角”。他认为,在布鲁克斯案中,现场警员无法像观众一样得到全面信息,甚至可能不知道对方抢走的是什么。在他们眼中,面前就是一个醉酒、拒捕、抢夺警方武器反过来指着警方的男子。

现实

尽管布鲁克斯案还有诸多细节尚待厘清,但美国黑人在警察执法过程中遭受不公平待遇几乎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华盛顿邮报》6月12日援引一项针对全美近1亿个交通检查站点的调查显示,黑人司机比白人司机更容易被拦下。

有趣的是,这一差异到了夜间便会缩小,因为警察在夜间很难辩别驾驶员的肤色。美媒称这显然不是巧合。调查还显示,黑人和西班牙裔司机“被搜查的概率是白人司机的两倍”,尽管黑人和西班牙裔司机被毒品发现的可能性比白人小。

“有色人种一生都面临着被警察杀害的重大危险。”美国国家科学院一项关于警察开枪的调查发现,非裔美国人被警察击毙的概率比白人高约2 .5倍。仅占美国总人口13%的黑人,却在枪击受害者中占到了四分之一。

改革

从美国弗洛伊德之死,到布鲁克斯遭枪杀,反种族歧视的抗议活动推动了人们的态度转变。美国Vox新闻网援引美国在线调查公司Civiqs的数据称,抗议活动爆发的两周时间里,反种族歧视问题活动的支持率猛增,几乎相当于与过去两年的上升幅度。

image.png

资料图:亚特兰大示威现场。(图源:美联社)

在抗议浪潮中,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民主党人6月8日提出《警察执法公正法案》草案,重点加强对警察执法不当的问责制,其中也对警察部门的种族偏见提出关注。

这项名为《警察执法公正法案》的草案由参众两院200多名民主党议员联署,重点是加强对警察执法不当的问责制。根据草案,执法不当的警察较过去更容易受到起诉,民众也更容易因警察侵害其法律权利获得赔偿。

除此之外,科罗拉多州参议院3日提出了一项增强对执法者问责的法案——《加强执法诚信法案》。明尼阿波利斯市也宣布禁止警察使用“锁喉”手段,警察看到同伴过度使用暴力时要进行劝阻并报告。

忧虑

对于美国警察屡禁不止的问题,《纽约时报》记者谢拉·德万在近日的播客节目中表示,“警察基于合理恐惧的行为可被谅解”的观念普遍存在。如果警察能合理解释自己的行为,证明在某一个时刻认为自己或同事的生命受到威胁,那么陪审团通常就不会给警察定罪。

《纽约时报》还关注到,随着科技发展及执法者的军事化,要求收紧警察执法“豁免权”的呼声在高涨,最高法院即将处理的一些案件可能会成为关键。

事实上,警务改革议题,某种程度上已经卷入了党派对立。CNN报道称,就民主党人8日提出的《警察执法公正法案》的草案,多名共和党国会议员提出批评,认为草案限制了警察打击犯罪的权力。另据美国VOX报道,除了警务改革方面在联邦层面陷入两党对立争执外,以削减预算为代表的地方层面的警务改革也面临实际操作上的困难。

《纽约时报》6月13日刊文对弗洛伊德之死是否能够带来美国执法机构真正的改变感到忧虑。文章称,“他的死亡就像一个判决书:重塑美国警务的计划已经失败”。

原标题:美国又闹起来了,这会是最后一次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