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 | 川美“81”级 艺术与改革开放同行
11-25 06:52:40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QQ图片20181125072015.png

1978年,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恢复招生,40位少年走进了川美,成为了附中恢复招生后的首批学生。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不少人在川美一待就是40年。

1981年从川美附中考进川美,他们成为了川美历史上著名的“81级”,最权威的《美术》杂志曾在1985年第10期发表他们的毕业作品,《中国美术报》则在1985年第9期头版头条称他们为“第四代画家”。

本科毕业后,部分同学继续考研,然后留校任教,从学生到老师,他们是活跃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艺术家,更是川美的中坚力量——比如庞茂琨、张杰、冯斌、翁凯旋、李强、杨述……

这些艺术家们,以他们的青春参与了中国美术的开放之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行。他们的艺术之路,从微观层面呈现了中国美术教育和创作的40年巨变。

40年从附中学生到川美院长 庞茂琨:我还要继续为川美奋战

downLoad-20181125065453_副本.jpg

△庞茂琨在工作室里创作。上游新闻记者 高科 摄

“咚咚咚……”当记者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庞茂琨工作室门口时,敲门后并没有人开门。发了微信,过了几分钟,庞茂琨从里面打开了门。原来趁着等记者的时间,庞茂琨正抓紧时间在画画,一个多小时之后,他还要去出席一个重要展览的开幕式。

当了川美院长后,教学以及各种行政工作占满了庞茂琨的时间,画画他只有找空隙进行。成为院长之后,庞茂琨对自己的专业要求似乎更加严格,“我现在代表着学校,要继续为学校的荣誉奋战。”

说这话时,庞茂琨已经在川美待了40年,从附中的学生,一直到川美院长。

1978年考进川美附中

1978年,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恢复招生,但庞茂琨并不知道,他甚至不知道川美这个学校。“我一直就喜欢画画,但直到1978年年初,才晓得在黄桷坪有一个川美。”也就是那一年,中学老师建议他去考川美。

老师的建议让庞茂琨决定考川美附中。庞茂琨在学校里经常画黑板报,对于创作没有太大问题,但从未接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素描还要加强,于是庞茂琨跟着艺术家杨必位突击学习了两三个月的素描。当时庞茂琨展示出来的天分就让杨必位惊叹:“这个小娃娃反应太快了,讲的东西一下子就明白了。”

参加川美附中的考试时,庞茂琨正在认真画画,突然发现身后围了很多的老师,原来是监考老师招呼大家都来看看,“这里出了个天才,画得太好了!”最终庞茂琨的素描和创作成绩都是95分,拿下第一名。

“幸好没考色彩,不然我肯定不得行。”庞茂琨感叹着自己的幸运,那一年中考也不用考文化课,只需要初中的成绩单就行,“我真的很幸运,以前只知道画画,不知道未来能干什么。从那一年开始,我就知道,考上川美才是我的正道,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大学老师要求他报考川美

进入川美附中,对于喜欢画画的庞茂琨来说,就是进入了一个乐园。“学习气氛真的很好,白天到处看得到在校园写生的同学,在食堂里大家也都在讨论画画,晚上图书馆里挤满了人,不知疲倦地进行着创作。”在川美附中的三年,庞茂琨的绘画专业得到了快速提高。

3年的川美附中学习,庞茂琨保持了在素描和创作两门专业课上的优势,素描甚至经常能得100分,他中学的毕业作品、油画《僻壤之乐》,还入选了省级美展。到了1981年参加高考,庞茂琨其实有机会考到中国美术学院。不过庞茂琨最终还是选择了考川美,“那时候从没出过远门,不想离家那么远。”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中考成绩出众,很多川美大学部的老师都知道庞茂琨,一些老师也专门来给他“打招呼”,要他报考川美。

当年川美油画专业只招收12名学生,庞茂琨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油画专业,创作、素描、色彩三门专业课,总分300分,他考了280分。

生活和科技都在创作中体现

1983年,还是川美大二学生的庞茂琨,完成了他的成名作《苹果熟了》,作品还入选了第六届全国美展。画面中一位彝族中年妇女蹲在一棵苹果树下,双手放在眼睛上,望着远方。这是庞茂琨开始尝试用西方古典绘画的方式去表现彝族妇女,自此大家也给庞茂琨贴上了“古典油画”的标签。当然,这只是庞茂琨作品的一种表现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庞茂琨的作品也一直坚持关注当下。

2013年7月21日,庞茂琨的个展《浮世·游观——庞茂琨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出现在庞茂琨作品中的,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游客照”。那次的作品不同于以往的典雅气质,甚至一度让喜欢庞茂琨作品的观众难以接受。批评家俞可做了一个有趣的解释:“大家一直都认为庞茂琨画得太好了,这一次他就是要改变大家过去的印象,画一些‘不好的’。”

“我不想守着纯语言的东西一成不变。”在庞茂琨看来,“游观”系列作品表现的是经济发展以后,温饱问题解决了,但很多人的内心其实是空虚的,作品是在表现和批判这类浮躁的心态。

科技也在影响着庞茂琨的创作。2015年5月,庞茂琨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征集令”,称最近正在创作自拍题材,希望大家提供自拍照片,后来庞茂琨用朋友圈征集到的素材创作了100件“自拍”系列作品。这是庞茂琨“镜像”主题创作的一部分。庞茂琨说,“现在的自拍就像是以前的人照镜子,不同的是自拍可以找自己最理想的角度,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寻求最理想化的自己,但这和真实客观存在的你可能是不一样的。”著名批评家殷双喜就认为,庞茂琨的“自拍”系列更像是一个行为创作,“艺术家其实关注的是自拍这个行为本身,通过艺术家的再创作,让大家对自拍这件事产生反思。”

当了院长还要继续为川美奋战

2015年11月,庞茂琨接班罗中立,成为了川美新院长。“说实话,一开始很有压力,觉得自己并不善于做管理。”

在庞茂琨看来,川美的硬件设施已经很好,他只有想办法进一步加强川美的“内功”。“时代不同,对学校发展的要求也不一样,以前也许是只要画得好就行了,但现在主题创作、科研成果、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都要加强。”庞茂琨说,“川美已经形成了一个开放、自由、包容、多元的格局,强调创新,奖掖新人,这个学统一定要坚持。当然还要做到平衡发展,传统优势的学科要保持高精尖的状态,同时要给其他专业、新的系科一定的扶持。”

当然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除了繁杂的行政工作,创作也是他们必须要面对的。庞茂琨也承认,行政工作和个人创作确实有一定的矛盾,“只有在完成好各种公事后,找零散的时间来画画,所以现在寒暑假对我来说特别宝贵,必须集中画作品。”庞茂琨没有荒废他的手上功夫,不论是在等车候机的时间,还是在开会的间隙,他都会随手画一些小作品:“没办法,专业不能丢,川美院长的水平要是差了,会给学校丢脸。我现在代表着学校,我还要继续奋战。”

人物简介

庞茂琨,1963年生于重庆,1985年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1988年获硕士学位。现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重庆美术馆馆长,重庆画院院长。

40年创作不断发展变化 张杰:艺术家应该关注时代焦点

downLoad-20181125065739_副本.jpg

△张杰在工作室里作画。

来到张杰的工作室,画架上放着一幅还未完成的作品。与以往我们常见的风景系列作品不同,这件作品画面上有很多位神态各异的人物,他们都背着大包小包,眼神迷茫但又充满期待地看着远方。“其实这也是我‘城市’系列作品的延续。”手上拿着的画笔没有停,张杰对记者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近10年的创作我都在关注中国的城市化,不论是前面的风景还是现在的人物。”

从1978年川美附中恢复招生第一年考入附中,到1981年考进川美,再到研究生毕业留校,直到现在成为一名活跃的艺术家,并担任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已经在川美待了整整40年。这40年中国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张杰的创作。

改革开放后才看到了油画画册

“在改革开放以前,可能很多老先生画了几十年的油画,但却从来没有看到过西方油画的原作。”张杰这样说并不夸张,在他开始学油画时,不要说西方的油画原作,画册都很难看到。

“我们上了附中后,川美终于买了一套《世界美术全集》,是进口的,一套20多本。”这一套画册,要满足川美附中和大学所有的学生、老师使用,于是图书馆想了一个办法,放在玻璃柜里展出。“就在川美老校区的图书馆,一进门的过道上,有三个展柜,图书馆的老师会带着白手套,每天翻一页。”为了看画册,所有的学生每天都去图书馆:“我们个子小挤不进去,前面全部被大学部的学生们霸占了,根本不能直接临摹。我们就只有挤进去,看一眼,然后出来画一下,再想办法挤进去。”

看到了画册,学生还不满足。1982年3月27日,《哈默藏画500年名作原件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外国名画原作展,张杰和同学准备去北京现场看展览。“那个时候没有钱,我记得家里还找亲戚借了50块钱,加上我妈妈给的30块钱,凑了80块钱,我们就出发去北京了。”

在火车上,张杰和同学3个人只舍得点一菜一汤吃,“连最后的豆腐汁都要抢着倒进碗里拌饭吃”;到了北京,因为没钱,大家只能住在地下室。但这个画展却影响了那一代的艺术家们,“这个展览可以说影响了我一生的艺术道路,第一次亲眼看到了油画的原作,明白了油画是什么样的。”

从汽车到飞机创作视角不断改变

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买了车,有了飞机、高铁,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生活半径扩大,更加方便了,但对于张杰来说,这些都影响甚至改变了他的创作。“一开始画风景题材,就是画重庆的风景,最多是重庆周边的一些地方。”从小就喜欢汽车的张杰,在1993年买了一辆红色的奥拓车,他也成为了川美第一位买汽车的老师,“有了汽车,我可以去到更远的地方写生。我开着奥拓去过四川、云南、贵州和新疆等很多地方,看到了更多的大自然奇观。大自然的山水是能够打动人的,会让人有一种创作的冲动。”

再到后来,因为展览和工作的原因,张杰经常乘坐飞机,这也改变了他创作的视角。“第一次从飞机上看大地,视野更加开阔,体现在作品中就是有了更多的大画面作品。”在张杰看来,从最开始的固定位置写生,到汽车的流动视角,再到飞机的高空俯视,“完全改变了我的创作视角。”

当然随着去到的地方越来越多,张杰的作品中不再只有中国的风景,意大利、印度等全球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地质奇观,也进入了张杰的创作中,“了解了以前未知的世界,也让我的创作内容更加丰富。”

最新作品关注城市化进程

张杰的40年艺术历程,正好与改革开放的40年完全重合。“其实我也梳理了自己各时期的创作,发现竟然也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其实艺术家的创作,就是时代和生活的反映。”张杰跟记者分享到。

1988年刚毕业时,张杰的创作关注的是农村生活和少数民族的生活,“那个时候处于一个自己创作技巧提高的时期,在尝试各种语言表达,当时乡土绘画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张杰开始关注城市人的生活。“改革开放后国外的明星和电影开始进入中国,城市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我的作品中出现了很多年轻人,他们也会穿着喇叭裤。”到了90年代后期,张杰开始关注环保。“社会高速发展,对大自然过度开发,当时坐在飞机上,能看到青山绿水,也能看到满目疮痍,所以开始关注生态环境。”

近10年来,张杰的作品开始关注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的符号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张杰回忆,“我看到了生命的活力,房子在不断生长,也在不断刺激着我的创作欲望。”

现在的作品张杰开始关注来到城市中寻找梦想的人。“城市化进程中很多的外来人口,他们背着大包小包,通过汽车、火车来到城市,他们怀揣着梦想。”张杰说这也是他“城市”系列作品的延续,“我要关注他们如何创业,如何实现梦想,他们的情感,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

人物简介

张杰,1963年生于重庆,1985年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1988年获硕士学位。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美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孔令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