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国内主流媒体观点聚合:
冰墩墩霸屏背后,是北京冬奥的热度和中国科技的“硬度”
“冰墩墩”霸屏,不仅因为它萌出新高度,更因为它的背后是北京冬奥会的热度和中国科技的“硬度”。它超酷的外壳、超强的运动能力,承载了中国人“科技强国”“体育强民”的希望,它传递了中国人美美与共、“一起向未来”的心愿。
北京冬奥热度不断升温,人们期待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兴则国运兴。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17岁的小将苏翊鸣收获了中国男子单板滑雪第一枚冬奥会奖牌,任子威夺得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军,被认为是夺金热门选手的谷爱凌晋级决赛,中国人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不断升温。中国科技“硬度”令人惊艳,人们希望科技成为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成为民族进步之魂。从机器人做饭到智能遥控床,冬奥村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了科技感十足的服务。而在展示“中国式浪漫”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超大的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人工智能实时捕捉技术,裸眼3D视觉效果,氢燃料安全利用、储存,5G信号覆盖国家体育馆等技术,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流光溢彩、精彩纷呈的开幕活动,科技、实力等关键词一再被点亮。新华每日电讯认为,“冰墩墩”和“雪容融”是人们冬奥热情的一个出口。正如设计者所言,“冰墩墩”的冰壳之下有一分暖和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的世界中,但愿“一起向未来”的这声呐喊,能温暖更多愿意听到的人。
村干部经商,究竟好不好?
为提升发展经济的能力,不少地方在村两委换届中,都把在外经商办企业的能人乡贤作为鼓励参选的重点对象,倾向于让先富起来的村民担任村级组织带头人。这些先富起来的人同时也有较强的参政意愿。然而,村集体资产和土地确实也存在被少数村干部谋私的空间。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离村经商、公私不分、政商关系不清三种倾向,是当下值得担忧的问题。
一是村两委干部离村经商,难以形成带动村民致富的真正力量。一些缺乏资源的村庄,村集体经济薄弱,吸引外出经商人员回乡当村干部本就很难,即使动员回来,也难以长久。二是警惕优质村集体资产被经商村干部以权谋私。在一些资源丰富的村,其矿产、土地的附属价值高,开发潜力大。一般来说,村干部会参与到项目招标、开发等诸多环节中。在一些城中村或城乡合部,有的村干部既负责具体的土地出让工作,做裁判员,又成立企业投标土地,做运动员,很容易产生风险。三是警惕经商村干部在与乡镇、县公务人员交往中出现政商关系不清。相对来讲,目前公职人员有健全的行政监督体系,约束比较强,但村干部的监督约束较薄弱,容易产生权钱交易、贪污等问题。
从黄健翔到王濛:尊重个性让运动更精彩
王濛在“解说界”属于“素人”“小白”,她的优势源自对冬奥运动的专业积累,多年制霸世界冰场的“前一姐”,对场上运动局势自然能够洞若观火,并且对许多国外运动员的名字能够脱口而出——这样的专业人士有不少,但难能可贵的是,王濛个性洒脱率直,无拘无束,为千万观众带来了一场在自家客厅似的“沉浸式观赛”。这种观赛体验充满惊喜和共情,得益于解说员的激情迸发,不可排练和预设,与体育竞技的变幻莫测相得益彰,可遇不可求,走红也在情理之中。
而一旁“捧哏”的黄健翔,当年又何尝不是因极富激情和个人倾向的解说走红。黄健翔因解说走红后,遭遇了一些批评和质疑。到了15年后的冬奥会,舆论场上几乎看不到批评王濛的声音。以严格的解说标准来看,王濛的解说“不够客观和中立”。但更多的评论赞王濛的解说接地气。观众们就像坐在同一张沙发上听她唠嗑。中国青年报评论认为,这源自中国社会进一步的开放、包容和成熟,底色是中国人的自信和乐观。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种底色越来越充盈。反过来,这种底色将会激发更多独具个性的“黄健翔”“王濛”出来,也许在直播节目中,也许在冬奥赛场,也许在你我之间。
女足夺冠,是加快解决中国足球痼疾的契机
没有等出来的希望,只有拼出来的未来。中国女足勇夺亚洲杯冠军,让全体中国人都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企业声明,将给予中国女足队员和水庆霞教练团队共2300万人民币的夺冠奖励,这是对中国女足骄人成绩的犒赏,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女足长期缺乏投入的一种补益。当然,亚洲杯夺冠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女足要继续向着新的高峰攀登,就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荣誉只属于过去,寻找差距、弥补不足,才能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
光明网评论员认为,对中国足球来说,更应趁着女足夺冠的良好势头,努力加快解决中国足球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尊重职业规律,让干事的人懂行的人履职尽责,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扩大足球青训队伍,打通职业发展路径,改变女足长期缺乏投入的状况等等,这些早有共识的方案,都应加快纳入议事日程上来。
科学公开课为每一个“为什么”插上翅膀
自1月25日起中科院《科学公开课》在全网首推以来,不少家长和学生被这一课程“圈粉”。节目的出圈,离不开科研院所专业人士的良苦用心以及多家网络平台的鼎力支持。而节目的创新意义以及受欢迎的密码,值得深入探讨。
首先,节目针对孩子们的好奇心,为每一个“为什么”插上翅膀。在节目中,中科院的科学家将化身科学老师,以中小学生能理解、愿意听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普及基础及前沿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好奇心。其次,节目没有大纲,亦无考点,而是以趣味性科学知识和前沿科学热点为切入点,对学校教学体系形成有益补充。其三,节目是顶尖科学资源下沉到青少年群体的有益探索。授课科学家将科学研究“做出来”的同时还“讲出来”的实践,让人们看到在科普领域,庞大的科学智库可以发挥更强大的作用,也能够产生更大的辐射力、影响力,有力推动科普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工人日报社论认为,如此喜闻乐见的课程,主办方“每年制作不少于50期网络课程、每期邀请一位专家,注意结合社会热点话题讲述,并向青少年公开征集课程选题及问题”的品牌建设计划,令人充满期待。
上游新闻评论编译部综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