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年营业额近3亿 大学食堂界的“黄埔军校”牛在哪
04-07 09:39:47 来源:上游财经·重庆商报

西政渝北校区“快乐食间”

“快乐食间”装修很有文艺范

“快乐食间”自动餐具回收系统

大学食堂应该长啥样?重庆一家低调的本土企业默默耕耘十余年给出答案。他们打造的“快乐食间”定位新一代大学食堂,成为高校学子除寝室、教室以外的第三空间,成为“新一代大学食堂”名副其实的开创者。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创业15年来,“快乐食间”有过一段非常煎熬的岁月。因为理念过于“超前”,前5年曾连续亏损,累计超过500万。在对产品和商业模式不断升级之后,他们终于迎来“风口”,经过多年发展,2017年公司营业额近3亿。

这样一家看似做普通“食堂承包”业务的企业,却被竞争对手称为大学食堂界的“黄埔军校”,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他们到底牛在哪儿?

现场打探

隐藏校园的“第三空间”

4月3日上午10点半,位于西政渝北校区的“快乐食间”已经有不少同学光顾,他们有的在长条桌上开社团会议、有的拿着课本自习、有的边喝饮品边用笔记本电脑上网。

整个“快乐食间”总共两层楼,圆弧形设计,落地窗让阳光随时都能洒进来。在大厅一角,是一个舞台,投影仪、音响应有尽有。纵观整个大厅,上档次的实木桌,充满设计感的灯饰,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

“FOOD&FUN 新一代大学食堂。”虽然很难想象,可是这幅巨型装饰墙告诉所有人,这里的确是一个大学食堂。中午11点30分,音乐开始播放,“快乐食间”所有档口开张营业,到了中午12点,人头攒动,变成食堂该有的“模样”。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个档口都有特色品种,冒菜、铁板烧、各类炒饭,只要同学们能想到的,这里几乎都能吃到。31岁的善承荣是西政店的店长,他告诉记者,他们曾经统计过,所有档口提供的产品有300多种,“一个同学在这里吃饭,365天可以天天不重样。”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厅一角专门安装了餐盘回收传输带,同学们吃完饭之后,将餐盘放在传输带上,就会自动传进后厨。“我第一次进来也震惊了,这哪里像食堂,我以为到了宜家。”该校大一学生田俊松告诉记者,无论是就餐环境,还是功能分区,都颠覆了自己对食堂的传统印象。他称,自己每天都来这里吃饭,室友们还喜欢在这里自习,比较自由休闲。另外,这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从一些细节可见一斑。记者在二楼看到,有两间全透明的玻璃房向同学们开放,这两间玻璃房分别是看贩式仓储和食品安全管家,据介绍,在这里除了每天会直接通过透明玻璃展示食物原材料,还会对当天食品留样、农残测试、餐具余氯进行抽样检测,确保食品安全。

善承荣说,西政这个店总共有1600个座位,其中1/5规划的是自习区域,每天这个店接待的用餐人数达到1.6万~1.8万人次,19点以后来自习的大概400人。他称,在食堂一边设置的舞台和会议区域,安装有舞台灯光、投影仪和音响等设备,这些都是供同学们免费使用的,“这里不再是一个传统食堂,更是为同学们打造的除寝室、教室以外的第三空间。”

创业故事

校园餐饮领头羊是这样“炼”成的

杨婷婷是“快乐食间”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目前在公司任职副总。一路走来,她经历了公司从低谷到发展壮大。现在很多人说公司太“牛”了,可是回忆起过往经历,如今她仍很感慨。

意识:超前预判学生需求

2003年,高校里并没有“快乐食间”,它的前身叫“半更食间”,第一家店开在西南大学里,因为食堂有一款需要半夜就做的煨汤,创始人杨光给这个食堂取了一个今天听起来也很文艺的名字。

和当年整体大学食堂相比,“半更食间”的装修已经很上档次,“有一点当年乡村基的装修风格,整个店堂温暖、明亮。”杨婷婷说,第一家店有1000多平米,花费不低于100万。不过,这个店承担的主要功能仍旧是“吃饱饭”,只是在为学生提供的品种上,丰富了很多。

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来“改造食堂”?杨婷婷说,最初高校食堂只是为了满足大学生的基本就餐需求,物美价廉,品种相对单一。一个很突出的案例是,普通食堂开始卖街边都能吃到的钟水饺后,就迅速成为“爆款”。最初,学生对食堂品种多元化的渴求,让他们嗅到商机,预估这会成为一个趋势,并在高校复制。

坚持:5年亏500万仍重品质

在接下来的5年,从西南大学到重庆师范大学,再到重大A区,5家“半更食间”在高校食堂开启。小的1000多平米,大的超过2000平米。

“我们一直坚持走差异化路线。”杨婷婷回忆,除了装修上“不像食堂”,为了提高学生的用餐体验,他们首创在食堂里装音响,学生用餐时能听到时下最流行的歌曲;供学生选择的就餐品种越来越丰富;同时对食堂员工增加满意度考核。她称,因为巨大的投入,直到2008年,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累计超过500万。直到今天,很多员工都记得在2017年年会上,创始人杨光讲的一件事:2008年过年,把员工的工资发完,自己的存折上只剩2块钱。

另一方面,公司对品质的要求反而越来越高,“当年,普通食堂还在用1.2元/斤的普通大米时,我们早已开始用1.8元/斤的东北大米,还管饱。”

“那个时候员工的抱怨声是很大的。”杨婷婷说,整个公司100多号人,很多人根本不理解老板的想法,常常能听到员工议论,“食堂的米用这么好怎么赚钱?”“把食堂装修这么好干啥子?还不如把钱给员工加工资!”

情怀:方便学生花百万修电梯

多年坚持在2010年终于有了起色。“半更食间”更名为更加容易记住和传播的“快乐食间”,在理工大学花溪校区打造了第一家旗舰店,当时的餐桌椅找的是肯德基的供应商,一套木质餐桌椅就要花费1500元。最重要的是,这一次“快乐食间”第一次在食堂做了功能分区,并对餐饮业态进行了调整,首次引进技术合伙人,除了重品质同时更加注重品牌的打造。

“一开业就引起轰动,很多竞争对手来参观,同时开始模仿我们的模式。”杨婷婷说,这家店一天营业额3万~4万,公司第一次开始赚钱了。之后,他们更多地了解学生需求,不断提升服务。事实上,每进驻一个高校,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位置不好,大部分是之前食堂做不走撤场的。”令杨婷婷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是,2013年,重庆科技学院给他们的地点在食堂3楼,“那个地方很多团队都不愿意接招,有这么多食堂选择,还爬楼梯去3楼吃饭,谁愿意?”可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他们不仅接了下来,还做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公司出资100多万,给食堂安装了两台西子奥的斯观光电梯,“我们就是服务学生的团队,他们有需求我们就做。”

川外开店时,“快乐食间”增加了自动餐具回收系统,将食堂定位为“第三空间”,同时细化功能分区,衍生服务更加突出。对模式重新定位调整升级之后,“快乐食间”终于迎来“风口”,不仅经营上有了起色,名气也越来越大。

接下来的几年,他们先后通过公开竞标拿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项目,同时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和深圳大学达成合作,甚至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己出资800万装修费邀请他们入驻,自此“快乐食间”正式开始向全国布局。

格局:孵化食堂餐饮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快乐食间”正逐渐由重资产企业转型为孵化平台。

在高校食堂,各档口的餐饮“小而美”,却不乏非常受欢迎的品类,很多学子即使毕业之后也非常留恋学校的“味道”。注意到这一现象后,杨婷婷团队将平台上的技术合作伙伴进行了梳理,开始注重对他们各自餐饮品牌的孵化和管理,其中“豆浆记忆”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记者了解到,虽然只是一杯豆浆,可是在学生中口碑非常好,经过孵化,目前“豆浆记忆”在全国已经开设150家店,一年营业额超4000万。

记者了解到,所谓技术合作伙伴就是由“快乐食间”投资或收购引入的具有品质竞争力和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小品牌,给予其更大的管理自主权,但是仍然属于“快乐食间”自营的业态。这也就是孵化自有品牌,这些品牌只会在高校食堂这个细分领域里经营,有些品类还是“快乐食间”独有的。

“这解决的是行业痛点,可以帮助有潜力的产品迅速成长。”唐鉴在“快乐食间”经营“煮打哥冒菜”,在这个平台上,他们不仅获得流量,更实现了品牌的快速成长,半年时间已经开业5家店,他告诉记者,这种模式是技术合伙人非常需要的,除了解决现金流问题,在食品安全把控和管理提升与经营服务上,对他们都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

据透露,重庆快乐食间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在重庆、上海、深圳、成都、哈尔滨的高校开设20余家“新一代大学食堂”,另外还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深圳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服务,公司规模由原先的100人增加到现在的1000人,现在每天为60万大学生提供差异化就餐选择服务,2017年全年营业额近3亿元,成为重庆校园餐饮的领头羊。

模式分析

从基本需求到优质服务

高校食堂竞争进入深水区

在采访时,学生表示:“这不再仅仅是一个食堂,是他们休闲聚会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场所。”与“快乐食间”合作的高校后勤领导也曾表示:深受学生欢迎,对学校整个餐饮的定位提高了一个档次。在竞争对手口中,这里是打造高校食堂的“黄埔军校”,一直走在高校食堂未来发展的前列,是“新一代大学食堂”实至名归的开创者。

杨婷婷在对整个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时坦言,他们可以说是从传统的餐饮行业逐渐发展起来的,公司也正探索提供更优质的差异化的服务。记者采访时注意到,各方评价最多的“良好的体验”以及“多元化服务”,包括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承办了国际石墨烯高峰论坛,接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安德烈·海姆先生;在深圳大学城承接世界植物性大会用餐服务,接待了13位诺贝尔获奖者,并深受主办方的好评;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承办了成渝外交官联谊活动,为21国外交官服务……在传统印象中,这不是“食堂”能做的事。但这正是“新一代大学食堂”应该为高校承担的新任务!

建议

清晰战略定位 强化自身品牌

创业导师、中以基金高级投资经理滕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快乐食间”要持续发展,目前最需要的是清晰的目标。他称,在一个领域,只有做得足够深,足够大,未来的商业价值才会更加凸显。

滕剑建议,“快乐食间”既然面向高校学子,就应该更加深入了解他们在学生中的口碑,正面的,继续强化;消极的,及时调整。同时,将目标锁定全国高校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强化自身品牌特点,扩大优势,而不是急于横向发展。  

上游财经·重庆商报记者 谈书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