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正文
“科幻大神”刘慈欣:人类可能活在一个“假宇宙”
11-06 10:35:41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downLoad-20181106103020_副本1.jpg

没有人知道那个自称粉丝发帖的楼主,最后有没有去阳泉找到刘慈欣:2008年12月,百度贴吧“阳泉吧”里出现了一个标题只有一句话的帖子《谁知道刘慈欣住在哪??》,帖子“第3楼”楼主解释:就是娘子关电站的那一个,我要具体地址,电话也行。

彼时,神作《三体》才刚刚出到第二部。鲜有人理解发帖人想见偶像的“热切”。

10年后的今年7月,3位一看就是粉丝的网友翻出这个帖子,简短地附上一句足以表达自己对“大刘”崇拜之情的回复后,帖子再度归于沉寂。

帖子沉了的另一面,“找刘慈欣”在过去十年间成为了一种飞速增长的潮流——“中国科幻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全球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首位中国得主”等等光环,让粉丝找他,签名合影,甚至谋求沾光合作;媒体找他,对话、专访,展望中国科幻之未来;影视公司找他,买版权、给职位……喧嚣之下,我们也趁第九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在重庆颁奖之机,找到刘慈欣聊了聊。

脑洞大开、惊世骇俗终究只属于书中故事,世俗的朴素似乎才是“装在格子衬衫里”的“大刘”最真实的底色。

downLoad-20181106101919_副本1.jpg

他是偶像

所有人都在找刘慈欣

“不好意思,我去不了。”尽管没有数据支撑,但接触过刘慈欣的人应该心里都有点数,这应该是2015年8月获颁全球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后,他说的频次最高的一句话。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今年已经第九届颁奖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他就几乎从未拒绝过。

“每个得奖的孩子都想要他颁奖,他累到汗流浃背,也没有拒绝过。”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之一董仁威始终记得这一幕。董仁威说,“大刘”乐于见到新生力量的不断崛起、成长。

正因如此,我们得以和他对话,并在现场直击了所有人都在“找刘慈欣”!

从2日晚上落地重庆,到4日一早离开,记者粗略算了一下,刘慈欣本次重庆行前后滞留时间不到40小时。他的忙碌几乎从一抵达酒店就开始了:2日晚,6家重庆本土媒体的专访排起了长队。

3日活动当天,找他的人又变成了粉丝、科幻迷。希望能找偶像签名、合影的人一直追到会场外自助餐厅的门口,抱着《三体》守在餐厅门口想着等他吃完饭出来再签的人也大有人在。

不知是否刻意,吃饭时刘慈欣选了一张一侧靠墙、不太显眼的桌子。但很快同在餐厅里用餐的的其他参会人士和工作人员还是发现了他,刘慈欣又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筷子,逐一满足了大家的要求。遇到对方希望签上指定名字的,刘慈欣也会仔细聆听对方解释某个字怎么写。

前来参会的学生科幻迷喜欢递上准备好的签名本,但《三体》出现的几率明显更高。仔细留意可以发现,市面上能买到的3个版本的《三体》都被粉丝们搬到了现场:彩色封面的老版、最常见的黑色封面版,以及厚重如砖的精装收藏版。

更有意思的是3日下午的媒体群访,除了《三体》同行们涉及的话题更好似一场大型的科幻粉丝见面会:埃隆·马斯克到阿西莫夫,几乎无所不包。最后,甚至有提问者和刘慈欣聊起了量子力学。

downLoad-20181106101915_副本1.jpg

他是常人

得奖带来的生活落差不大

阳泉、娘子关电厂……这些地名在刘慈欣出名之前,绝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留意到。但就像本文开头所说的那个帖子一样,因为《三体》、刘慈欣,这里成了粉丝们心中的圣地。听说它闭塞的,有人会觉得这和“大刘”笔下太空的孤寂相契合,但事实是刘慈欣多年前就说过,那里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堪”。

和大家想象并不一致的,还包括如今的全球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得主、阳泉市作协副主席、腾讯移动游戏“想象力架构师”、山西省作协副主席,电影《三体》《混沌之城》监制、中国“火星大使”、IDG资本“首席畅想官”刘慈欣,依然住在阳泉这个小地方。

“说实话,我觉得科幻离我都有一定的距离。”穿着大家最熟悉的格子衬衫的刘慈欣坐在记者面前,扶了一下眼镜说。

“我并没有变得特别忙,现在的生活和以往区别也不太大。甚至可以说得奖给我生活带来的变化,还不如我们电厂关闭了给我生活造成的落差大。”

这种朴实更近距离的观察是,记者专门留意了一下,在重庆的30多个小时里,刘慈欣只有两套装束示人:2日晚接受记者采访时是标志性的格子衬衫,3日出席颁奖礼里面换了一件牛仔衬衫、外套一件西装。除了登台,他还随身挎着一个最简款的帆布袋。没有助理,有人帮他背帆布袋他也会很快接到自己手上。

更有现场找他签完名的学生粉丝,笑着小声嘀咕:“真像我们物理老师。”

downLoad-20181106103206_副本.jpg

他是科技控

人类可能活在一个“假宇宙”

关于3年前的“雨果奖”领奖,粉丝们最津津乐道的是其中的阴差阳错——没去领奖的刘慈欣坐在电脑前看到颁奖礼上《三体》获奖的消息是由美国航天局宇航员Kjell Lindgren 从漂浮在地球之外350万公里的国际空间站里用视频连线宣布的。他事后受访直言:“说(没去现场领奖)不后悔那是假的。”

对科技控来说,得奖可能还在其次,视频连线国际空间站这一点就足以令人血脉喷张。“大刘”不装,大叹后悔自然是情理之中。

“我是一个科学主义者,科技的绝对拥护者。”刘慈欣跟记者解释,无论读者、粉丝对自己作品里流露出的种种观点有何不同解读,这点都不会改变。

他在作品《镜子》中描绘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其运算能力强大到可以模拟出不同宇宙创生及其以后的所有事情。自然人类所在的宇宙也被模拟了出来,人类社会也因此消亡。有读者觉得,刘慈欣似乎想用笔表达科技高度发达的疑虑。

“‘镜子’只是使用不当。再说我可能有写得比较黑暗的地方,但那不代表我的世界观。我一直坚持,科技发展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它可能会带来的危险、灾难,但人类该做的也应该是勇敢面对,减少灾难的影响,而不是怀疑、阻碍科技发展。”

和无数数码控爱折腾手机、电脑相仿,笔下脑洞大开的刘慈欣在日常阅读中,最关注的是世界上真实发生的最新科技研究成果。

“你有没有试想过,和你写的地外文明极其发达相反,宇宙中根本就没有其他文明。”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刘慈欣时,他稍作迟疑就说:“前不久我才看到英国(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有研究说,人类很可能是宇宙中的唯一智慧文明。但我并不认同。”

“我的看法是,现在人类觉得已知宇宙很“安静”,很可能是我们并未掌握和其他超级文明交流的方式而已。”说到这里时,刘慈欣举了一个例子,“我们每天无数人用手机、电脑联络,电磁波通讯非常喧闹。但对一只黑猩猩来说,它就完全无法接收、理解,它的世界是完全安静的。同理,也许其他文明的交流方式和我们完全不同,我们才觉得整个宇宙是安静的。但这其实是‘假象’。”

走得还不够远,也是刘慈欣“担心”的一点。“现有技术下我们了解到太阳系最可能有生命的是木卫二,上面有液态的水,但现在人类就连钻探数百米冰层的技术都没有。所以,是否存在外星文明真不好说。”

downLoad-20181106103413_副本.jpg

他有点俗

最期待科技带来“寿命延长”

粉丝们爱叫刘慈欣“大刘”,多少是取接近“大神”之意。但现实中的刘慈欣,明显更世俗一些。

“我的想法可能有点俗。”记者问他最期待哪种科技突破给人类带来改变时,他最先脱口而出的是这句话。

“我最想看到的技术成果当然是延长人类寿命。因为没有人比科幻作家更想看到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活得更长意味着可以到更远的未来、享受到未来才可能有的成果。这就像那个经典的故事:神问凡人,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时,最好的回答是我希望能满足我所有的愿望。”

但需要说明的是,刘慈欣口中“延长寿命”又不同于科幻作品中大热的话题“永生”。

“我觉得延长寿命未来是可以做到的,”在他看来,医学的分子生物学、基因学上都可能获得突破,“(通过)改变人的基因、人机结合(坏掉的部分用机器代替),把人的寿命延长到500年、1000年我觉得是完全可能的。”

“但永生的情况就很复杂了。” 记者留意到,说到这里时,刘慈欣皱了皱眉头。“永生对个人、对社会都有很多难以想象的后果。比如对个人而言,记忆就是一个问题,如果保持现在的记忆水平,时间足够长之后,人的记忆都换了好几轮,相当于活过好几个人的人生,这还算是同一个人吗?而如果什么都能记得永远不忘,这样的人生质量如何,难以预测。而对社会而言,人拥有永远的的生命,那么新的生命几乎是不能产生的。而获得永生后,人类是否还有足够的创新能力,也是一个问题。”

说得更具体一点,“如果通过载体的更新,来延续记忆、意识,获得永生,比如把人的意识拷贝到计算机中,要想实现还面临非常多的重大技术障碍。”让刘慈欣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他认为“人类目前对自身大脑运作机制的研究,其实仍然处在很原始的阶段。”

他也耿直

“冷冻人体再复合”是骗人的

回到可以随时随地让人脑洞大开的科幻故事本身,被粉丝们视为“大神”的刘慈欣依然在创作上有非常现实的困惑和无力——包括他的《三体》在内,似乎成功的科幻大作中都没有外星人到底长什么样的呈现。

“我在《三体》中丝毫没有描写三体人的形象,其他很多经典科幻作品都是类似的处理。”刘慈欣说,自己一直认为我们对外星人的描写,就像是“维纳斯的手臂,感觉怎么装都不对。”他直言,人类很难用画面来表现超级文明,所以只能尽量写得比较文艺和抽象一些。“你像有过的ET,是一个儿童漫画式的外星人,我们很难相信成年人的外星人是那样的。”

在他印象中,稍显成功的外星人形象是《异形》,但“那种形象是没有太多智慧、根本无法交流的。而实际上,我们根本无法判断外星人是不是有我们理解的智慧。”

脑洞大开终究只能归于书里的故事,很难真正照进现实的还不止于此。

3年前,重庆的儿童文学作家杜虹因癌症去世,她和女儿选择了将大脑冷冻,以期未来技术成熟“重生”。这其中还和刘慈欣颇有渊源:不仅杜虹曾是《三体》的编审,冷冻遗体期待重生几乎就是《三体》里云天明复活的翻版。

记者重提这个时,刘慈欣坦言,即便自己是写出这个情节的人,但自己也认为“超低温冷冻人体再复活的技术现阶段肯定是骗人的,最多能算是给亲人的一个特殊的葬礼。恢复起来太难了。”在他看来,低温“冬眠”反倒现实一点,“四五度、十度左右,把人的新陈代谢降到最低就像电脑的待机状态,十年、二十年倒更容易实现一点。”

但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比如,如果民用了,谁都想‘冬眠’到未来,现在谁来建设?未来大量人‘冬眠’醒来世界怎么接纳?‘冬眠’的人思想也是停滞的,他醒来后也是老人了。”

世俗、现实的“无力感”在另一个层面,也有体现——众所周知,刘慈欣坦言过自己并不喜欢全球吸粉无数的漫威式的科幻,但他也深知“我的作品,乃至中国的科幻文学距离构建起漫威那样的体系、‘世界’还很远。”

不过,末了,“大刘”说:“中国科幻文学的前景我看不清楚。读者规模小,作者群体小,状况并不乐观。但另一方面,我却认为中国科幻影视在不久后的将来会迎来极大的繁荣。”

downLoad-20181106101923_副本1.jpg

刘慈欣说重庆>>

“重庆是一个很有现代感、科幻感的城市,它的地形很独特。”

大咖档案>> 

刘慈欣,1963年6月生于山西阳泉。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九届全委会委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包括7部长篇小说,9部作品集,16篇中篇小说,18篇短篇小说,以及部分评论文章。作品蝉联1999年-2006年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2006年5月,他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第一部开始在《科幻世界》上连载,同年凭借该作品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2010年10月《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出版,再度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2011年《三体》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

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也被誉为中国科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2019年,由刘慈欣作品改编的两部电影《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将相继上映。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 高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